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二 (1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十二 (12)

1. 治痎瘧諸方

夫痎瘧者。夏傷於暑。其病。秋則寒甚。冬則寒輕。春則惡風。夏則多汗者。然其蓄作有時。以瘧之始發。先起於毫毛。呻欠乃作寒慄鼓頷。腰脊疼痛。寒去則外內皆熱。頭痛。如渴欲飲者。此乃陰陽上下交爭。虛實更作。陰陽相移也。陽並陰。則陰實陽虛。陽明虛。則寒慄鼓頷。

巨陽虛。則腰背頭項痛。三陽俱虛。陰氣勝。勝則骨寒而痛。寒生於內。故中外皆寒。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外內皆熱。則喘渴欲飲。此得之夏傷於暑。熱氣盛藏之於皮膚之內。腸胃之外。此榮氣之所舍。則令汗出肉疏。腠理開因得秋氣。汗出遇風。及得之以浴。水氣舍於皮膚之間。

與衛氣並居。衛氣者。晝行陽。此氣得陽則出。得陰則內。是以隔日作也。

治痎瘧。積年不瘥者。宜服知母飲子方。

知母(半兩),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恆山(一兩銼),烏梅肉(七枚微炒),豉心(一百粒),粳米(一百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川大黃(半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童子小便一中盞。浸一宿。五更初煎至六分。去滓溫服。臨發前再服。以利為度。每日發與不發。皆得服之。待遇發後。即得吃食。

又方。

恆山(半兩銼),甘草(二兩生用),川大黃(半兩),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空腹溫服。欲發前再服。

治痎瘧久不瘥。虎頭骨丸方。

虎頭骨(二兩塗酥炙微黃),硃砂(半兩細研),恆山(一兩銼),甘草〔一兩(半)銼生用〕,牡蠣(二兩微炒),桂心(一兩),知母〔三分(二兩)〕,香豉(一合炒乾),烏梅肉(二兩微炒),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木香(一兩),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桃仁(三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硃砂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發前。以桃符湯下十丸。

治痎瘧。或發或歇久不瘥。烏梅丸方。

烏梅肉(二七枚),恆山(三兩末),香豉(二兩),桃仁(四十九枚湯浸去皮尖雙仁)

上件藥。都搗如泥。以少許蜜。和搗二三百許。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三十丸。日三服。

治痎瘧。連年不瘥。服三七日定瘥。蜀漆丸方。

蜀漆(一兩),烏梅肉(一兩微炒),石膏(二兩細研水飛過),知母〔二(一)兩〕,白薇(一兩),甘草(三分炙微赤銼),恆山(一兩半銼),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川升麻(一兩),葳蕤(一兩),豉(一合炒乾),地骨皮(一兩),麥門冬(一兩去心焙乾)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二十丸。日三服。

白話文:

治痎瘧諸方

瘧疾是夏天受暑邪所傷引起的疾病。秋天症狀較重,冬天較輕,春天怕風,夏天容易出汗。它的發作有規律,一開始會從毛髮豎立開始,接著發出呻吟,出現寒顫、牙關緊閉、腰脊疼痛等症狀。寒顫退去後,則渾身發熱、頭痛、口渴想喝水。這是因為陰陽氣機升降失調,虛實交替轉換,陰陽互相影響所致。陽氣與陰氣相爭,則陰盛陽虛;陽明經虛,則出現寒顫、牙關緊閉;巨陽經虛,則腰背頭項疼痛;三陽經都虛弱,陰氣佔據優勢,則骨骼寒冷疼痛。寒邪內生,所以裡外都覺得寒冷;陽氣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裡外皆熱則會喘息口渴想喝水。這是因為夏天受暑邪侵犯,熱邪蓄積在皮膚內、腸胃外,這是榮氣所居之處,導致汗出、肌肉鬆弛、腠理開合。等到秋天,汗出遇風,或用冷水洗澡,水氣停留在皮膚之間,與衛氣同處。衛氣晝行陽,得陽則外出,得陰則內藏,所以瘧疾是隔日發作。

治療多年不癒的瘧疾,宜服用知母飲子方:知母半兩,鱉甲一兩(醋炙至黃色,去掉邊緣),恆山一兩(銼碎),烏梅肉七枚(微炒),豉心一百粒,粳米一百粒,炙甘草半兩(微赤,銼碎),川大黃半兩。以上藥物細銼,混合均勻。每次服用半兩,用童子尿一小盞浸泡一夜,五更時煎煮至六分,去渣溫服。臨發作前再次服用,以通便為度。無論發作與否,每日都應服用。發作後即可進食。

另一方:恆山半兩(銼碎),生甘草二兩,川大黃半兩,桂心半兩。以上藥物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小盞煎煮至六分,去渣,空腹溫服。發作前再次服用。

治療久治不愈的瘧疾,可用虎頭骨丸方:虎頭骨二兩(塗酥炙至微黃),硃砂半兩(細研),恆山一兩(銼碎),生甘草一兩半(銼碎),牡蠣二兩(微炒),桂心一兩,知母二兩,香豉一合(炒乾),烏梅肉二兩(微炒),附子一兩(炮製去皮臍),枳殼半兩(麩炒至微黃,去瓤),木香一兩,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桃仁三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至微黃)。以上藥物搗碎過篩,研磨加入硃砂混合均勻,用蜂蜜調和,搗三百下左右,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於發作前,用桃花湯送服十丸。

治療瘧疾時好時壞,久治不愈,可用烏梅丸方:烏梅肉二十七枚,恆山三兩(研末),香豉二兩,桃仁四十九枚(湯浸去皮尖,雙仁)。以上藥物搗碎成泥,加少量蜂蜜,和勻搗二百下左右,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粥送服,一日三次。

治療多年不愈的瘧疾,服用三七天即可痊癒,可用蜀漆丸方:蜀漆一兩,烏梅肉一兩(微炒),石膏二兩(細研,水飛),知母一兩,白薇一兩,炙甘草三分(微赤,銼碎),恆山一兩半(銼碎),鱉甲一兩(醋炙至黃色,去掉邊緣),川升麻一兩,葳蕤一兩,豉一合(炒乾),地骨皮一兩,麥門冬一兩(去心,焙乾)。以上藥物搗碎過篩,用蜂蜜調和,搗三百下左右,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丸,用溫酒送服,一日三次。

另一方:鯪鯉甲二十七枚(炙至黃色),生鱉甲一兩,烏賊魚骨一兩,生附子一分(去皮臍)。以上藥物細銼,用酒三盞浸泡一夜,發作前,用溫酒一次服下。一日禁食。

另一方:硃砂一分(細研),恆山末三分。以上藥物研磨均勻,用蜂蜜調和製成丸藥,如綠豆大小。發作當天清晨,用溫水送服五丸,直到晚上才能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