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九 (30)
卷第四十九 (30)
1. 經效化氣消食丸方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糯米飯和。搗三二百杵。丸如麻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橘皮湯下三丸。至五丸。
治化氣消食。治心腹氣痛。麝香丸方。
麝香(一分細研),木香(半兩),檳榔(半兩),五靈脂(半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巴豆(半兩去皮心),硫黃(一兩)
上件藥。先以生絹袋盛硫黃巴豆。同納湯中煮。懸袋於鐺上。勿令著底。可半日久。去硫黃。取巴豆。曬乾。與木香四味搗羅為末。次入麝香同研令勻。用水浸蒸餅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橘皮湯下五丸瘥。
化氣消食。赤丸子方。
巴豆(半兩去皮用冷水內浸一宿取出去心膜於紙上陰乾後溲麵作餅子攤巴豆在內如作夾子厚著面勿令薄於熱油內煮直候黃色濾出去面取巴豆於乳缽內一向手研以細為度),檳榔,肉豆蔻(去殼),木香(細研),桂心,乾薑(炮裂銼),青橘皮(湯浸去白瓤焙以上各半兩),硃砂(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更研令勻。以醋煮麵糊和丸。如麻子大。以硃砂末內滾過。曬乾。每服以橘皮湯下三丸。
化氣消食。五靈脂丸方。
五靈脂,巴豆(四十枚去皮心膜以濕紙三重裹於煻灰火內煨令熟取出細研壓去油),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巴豆令勻。以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橘皮湯下五丸。
治冷氣。破積聚。消宿食。巴豆丸方。
巴豆(一兩去皮以漿水煮一復時不住添熱水後去心膜紙裹壓去油),硫黃(一兩細研水飛過),木香(一兩),桂心(一兩),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檳榔(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硫黃。同研令勻。用軟飲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生薑湯下五丸。
白話文:
經效化氣消食丸方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務必研磨均勻。加入糯米飯混合,搗打三、四百下,製成如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生薑橘皮湯送服三到五丸。
功效:治療化氣不良、消化不良、心腹氣痛。
麝香丸方
麝香(一分,仔細研磨成粉末)、木香(半兩)、檳榔(半兩)、五靈脂(半兩)、陳橘皮(半兩,用熱水浸泡去除白瓤後烘乾)、巴豆(半兩,去除皮和內心)、硫黃(一兩)。
先用生絹袋裝硫黃和巴豆,一同放入鍋中煮。將袋子懸掛在鍋上,不要讓它接觸鍋底。煮約半日後,取出硫黃,留下巴豆曬乾。將曬乾的巴豆與木香等四味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接著加入麝香,一同研磨均勻。用水浸泡過的蒸餅和成藥丸,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用橘皮湯送服五丸即見效。
功效:化氣消食。
赤丸子方
巴豆(半兩,去除外皮,用冷水浸泡一晚,取出後去除內心膜,放在紙上陰乾。將巴豆放在麵餅中包住,像夾子一樣,麵餅厚度要夠,不能太薄。放入熱油中炸,直到麵餅變成黃色,撈出,去除麵餅。將巴豆放入乳缽中,仔細研磨成粉末)、檳榔、肉豆蔻(去除外殼)、木香(仔細研磨成粉末)、桂心、乾薑(炮製後切碎)、青橘皮(用熱水浸泡去除白瓤後烘乾,以上各半兩)、硃砂(半兩,仔細研磨成粉末)。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加入巴豆粉,再次研磨均勻。用醋煮過的麵糊和成藥丸,大小如麻子。在藥丸外滾上一層硃砂粉,曬乾。每次服用,用橘皮湯送服三丸。
功效:化氣消食。
五靈脂丸方
五靈脂、巴豆(四十枚,去除外皮和內心膜,用濕紙包裹三層後,在熱灰中煨熟,取出後仔細研磨成粉末,壓去油)、木香(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加入巴豆粉,研磨均勻。用麵糊和成藥丸,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用橘皮湯送服五丸。
功效:化氣消食。
巴豆丸方
巴豆(一兩,去除外皮,用米漿水煮一次,不停添加熱水,之後去除內心膜,用紙包裹壓去油)、硫黃(一兩,仔細研磨成粉末,用水漂洗)、木香(一兩)、桂心(一兩)、附子(半兩,炮製後去除皮和臍)、檳榔(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加入巴豆粉和硫黃粉,一同研磨均勻。用溫水或軟飲和成藥丸,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用生薑湯送服五丸。
功效:治療冷氣、消除積聚、消除宿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