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九 (23)
卷第四十九 (23)
1. 治酒癖諸方
夫酒癖者。因大飲酒後。渴而引飲無度。酒與飲俱不散。停滯在於脅肋之下。結聚成癖。時時而痛。因即呼為酒癖。其狀。脅下弦急。脹滿而痛者是也。
治酒癖。因酒後飲水。停留於胸膈之間。及兩脅下痛。短氣而渴。宜服海藻丸。
海藻(一兩洗去鹹味),漢防己(一兩),甘遂(半兩煨微黃),吳茱萸,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甜葶藶(一兩隔紙炙令紫色),芫花(一兩醋拌炒令乾)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七丸。日三服。
治酒癖痃水不消。兩脅脹滿。時復嘔吐。腹中如水聲。宜服乾薑丸方。
乾薑(一兩炮裂銼),葛根(一兩銼),白朮(二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甘草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三十丸。日三服。
治酒癖。痰吐不止。兩脅脹痛。氣喘上奔。不下食飲。大黃丸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乾薑(三分炮裂銼),高良薑(三分銼),甘草(三分),芎藭(一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三十丸。日三服。
又方。
栝蔞瓤(一兩),神麯末(半兩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蔥白酒調下二錢。
白話文:
治酒癖諸方
酒癖是因為大量飲酒後,感到口渴而大量飲水,酒和水都不能代謝,停留在脅肋下部,積聚成疾,時常疼痛,因此稱為酒癖。症狀是脅肋下部緊繃、脹滿疼痛。
治療酒癖,如果飲酒後喝水,停留在胸膈之間,以及兩脅下疼痛,呼吸短促且口渴,應該服用海藻丸。
海藻(一兩,洗去鹹味)、漢防己(一兩)、甘遂(半兩,煨至微黃)、吳茱萸、川椒(一兩,去除蟲蛀和閉口的,微炒去汗)、甜葶藶(一兩,隔紙炙烤至紫色)、芫花(一兩,用醋拌炒至乾燥)。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煉蜜調和,反覆搗勻三百下左右,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七丸,溫酒送服,一天服用三次。
治療酒癖伴隨水腫消退不良,兩脅脹滿,時而嘔吐,腹部有水聲,應該服用乾薑丸。
乾薑(一兩,炮製至裂開再切碎)、葛根(一兩,切碎)、白朮(二兩)、枳殼(一兩,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內瓤)、陳橘皮(三分,用湯浸泡去除白色內瓤再焙乾)、甘草。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煉蜜調和,反覆搗勻三百下左右,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粥飲送服,一天服用三次。
治療酒癖伴隨痰液吐個不停,兩脅脹痛,呼吸急促,不吃不喝,服用大黃丸。
川大黃(一兩,切碎微炒)、乾薑(三分,炮製至裂開再切碎)、高良薑(三分,切碎)、甘草(三分)、芎藭(一兩)、陳橘皮(一兩,用湯浸泡去除白色內瓤再焙乾)、桃仁(一兩,用湯浸泡去除皮尖和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川椒(一兩,去除蟲蛀和閉口的,微炒去汗)。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煉蜜調和,反覆搗勻三百下左右,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粥飲送服,一天服用三次。
另一方:
栝蔞瓤(一兩)、神麴末(半兩,微炒)。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蔥白酒調服。
2. 治酒癖宿食不消諸方
夫酒癖者。由飲酒。多食魚鱠之類。腹內痞滿。因而成渴。渴又飲水。水氣與食結聚。兼遇寒氣相加。所以成癖。癖氣停積。乘於脾胃。脾胃得癖。氣不能消化。故令宿食不消。腹內脹滿。噎氣酸臭。所以謂之酒癖宿食不消也。
治酒癖。久寒宿食不消。面色萎黃。四肢無力。宜服吳茱萸丸方。
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川大黃(三兩銼碎微炒),甘草(一兩),白朮(一兩),赤茯苓(一兩),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柴胡(一兩去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三十丸。日三服。
治酒癖。宿食不消。胸心脹滿。嘔逆。不納飲食。小便赤黃。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浸七遍去滑),前胡(二兩去蘆頭),白朮(一兩),甘草(三分炙微赤銼),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赤茯苓(一兩),黃芩(一兩半),當歸(三分銼微炒),茵陳(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酒癖。飲酒停痰水。食不消化。嘔逆。不欲聞食氣。腹中水聲。宜服消痰飲丸方。
乾薑(一兩半炮裂銼),赤茯苓(一兩半),白朮(四兩),枳殼(一兩半麩炒微黃去瓤),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三十丸。一日三四服。
治酒癖。食不消化。白朮丸方。
白朮(四兩),桂心(二兩),乾薑〔三分(二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又方。
胡椒(半兩),乾薑(半兩炮裂銼),馬芹子(半兩),高良薑(半兩銼),麥糵(半兩微炒),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用豬𦚟一具。薤白七莖。細切。以熱酒一中盞服之。空心吃盡。
白話文:
治酒癖、宿食不消等症的各種方劑
酒癖的成因,是因為經常飲酒,又多吃魚類等食物,導致腹部脹滿,因而感到口渴,喝水後,水氣與食物殘渣積聚,又遇到寒氣,於是形成酒癖。酒癖之氣停積在脾胃,影響脾胃功能,氣機運行不暢,無法消化食物,造成宿食不消,腹部脹滿,還伴隨有呃逆、胃酸、臭氣等症狀,這就是酒癖兼宿食不消。
治療酒癖,久寒宿食不消,面色萎黃,四肢無力者,宜服吳茱萸丸:
藥材:吳茱萸(三分,以水浸泡七次,焙乾,微炒)、川大黃(三兩,銼碎,微炒)、甘草(一兩)、白朮(一兩)、赤茯苓(一兩)、桃仁(一兩,以水浸泡去皮尖雙仁,麩炒至微黃)、柴胡(一兩,去苗)
製法:將所有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反覆研磨三百至二百杵,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
用法: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粥送服,一日三次。
治療酒癖,宿食不消,胸悶脹滿,嘔吐,不思飲食,小便黃赤者,宜服半夏散:
藥材:半夏(一兩,以水浸泡七次,去滑)、前胡(二兩,去蘆頭)、白朮(一兩)、甘草(三分,炙微赤,銼碎)、枳殼(一兩,麩炒至微黃,去瓤)、赤茯苓(一兩)、黃芩(一兩半)、當歸(三分,銼碎,微炒)、茵陳(一兩)
製法:將所有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
用法: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杯,生薑半片,煎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
治療酒癖,飲酒導致痰飲停滯,食積不消化,嘔吐,不願聞到食物氣味,腹中有水聲者,宜服消痰飲丸:
藥材:乾薑(一兩半,炮製裂開,銼碎)、赤茯苓(一兩半)、白朮(四兩)、枳殼(一兩半,麩炒至微黃,去瓤)、半夏(一兩,以水洗七次,去滑)
製法:將所有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反覆研磨三百至二百杵,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
用法: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粥送服,一日三至四次。
治療酒癖,食積不消化者,宜服白朮丸:
藥材:白朮(四兩)、桂心(二兩)、乾薑(三分,或二兩,炮製裂開,銼碎)
製法:將所有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反覆研磨三百至二百杵,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
用法: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前用粥送服。
另一方劑:
藥材:胡椒(半兩)、乾薑(半兩,炮製裂開,銼碎)、馬芹子(半兩)、高良薑(半兩,銼碎)、麥芽(半兩,微炒)、陳橘皮(一兩,以水浸泡去白瓤,焙乾)
製法:將所有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
用法:每次服用一錢,用豬肚一個,薤白七莖,切碎,用熱酒一杯送服,空腹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