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九 (17)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十九 (17)

1. 治暴症諸方

夫暴症者。由臟腑虛弱。食生冷之物。臟既本虛。不能消之。結聚成塊。卒然而起。其生無漸。名之暴症也。本由臟弱。其症暴生。至於成病。斃人俱速矣。

治暴症堅結。四肢瘦瘁。食少無力。蜥蜴丸方。

蜥蜴(一枚微炙),蜈蚣(一枚微炙),鬼臼(一兩半去須),漢防己(一兩半),當歸(一兩半銼微炒),川大黃(三兩銼碎微炒),川芒硝(二兩),赤芍藥(二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十丸。以利為度。

治暴症氣攻。心腹脹痛。不欲飲食。宜服巴豆丸方。

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川大黃(半兩銼微炒),乾薑(半兩炮裂銼),木香(半兩),蓬莪朮(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小豆大。每服空心。以生薑湯下五丸。

治卒暴症方。

蒜(二斤),桂心(一兩),伏龍肝(一兩)

上件藥。合搗。以醇醋和之如泥。便攤於布上。罨病處。罨之日瘥。逐日換之。

治卒暴症。腹中有物如石。痛如刀刺。晝夜啼呼。宜服此方。

牛膝(二斤去苗剖)

上以酒一斗漬。密封於熱灰火中。暖令味出。每於食前。量力頻服。以瘥為度。

又方。

上用商陸根。不限多少。銼搗蒸之。以新布裹。熨病上。冷即換之。

又方。

蠶沙(一斗),桑柴灰(一斗)

上件藥。以水三斗。往復淋之五六度。取生鱉甲長一尺者。一枚。納灰汁中。煮之爛熟。取出。擘去甲及骨。於砂盆中研令細。更入灰汁中煎熬。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又方。

蒴藋根(一斤細銼)

上以酒一斗。浸三五宿。每於食前。暖一小盞服之。

白話文:

治暴症諸方

暴症是因為臟腑虛弱,吃了生冷的食物,臟腑本就虛弱,無法消化,於是食物結聚成塊,突然發作,發病沒有徵兆,因此稱為暴症。根本原因是臟腑虛弱,症狀突然發作,病情發展迅速,致死也很快。

治暴症堅結,四肢瘦弱,食慾不振,乏力,可用蜥蜴丸方:

蜥蜴(一隻,微炙)、蜈蚣(一隻,微炙)、鬼臼(一兩半,去須)、漢防己(一兩半)、當歸(一兩半,銼碎微炒)、川大黃(三兩,銼碎微炒)、川芒硝(二兩)、赤芍藥(二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碎)。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反覆搗磨三百至二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不限時間,溫酒送服十丸,以通便為度。

治暴症氣滯,心腹脹痛,不想吃東西,宜服巴豆丸方:

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磨後用紙包裹壓榨去油)、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乾薑(半兩,炮製後裂開,銼碎)、木香(半兩)、蓬莪朮(半兩)。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加入巴豆,一起研磨均勻,用蜂蜜調和,反覆搗磨三百至二百下,製成小豆大小的藥丸。每次空腹服用,用生薑湯送服五丸。

治突然發作的暴症方:

蒜(二斤)、桂心(一兩)、伏龍肝(一兩)。

將以上藥物混合搗碎,用醇醋調和成泥狀,攤在布上,敷在患處。每天敷一次,敷幾天就好了,每天換藥。

治突然發作的暴症,腹部有如石塊般硬物,疼痛如刀割,晝夜哭喊,宜服此方:

牛膝(二斤,去苗,剖開)。

用一斗酒浸泡牛膝,密封在熱灰中加溫,使其藥效滲出。每次飯前,根據自身情況,頻服,以痊癒為度。

又一方:

用商陸根,用量不限,銼碎搗爛後蒸煮,用新布包裹,熨敷患處,冷了就換。

又一方:

蠶沙(一斗)、桑柴灰(一斗)。

以上藥物用水三斗,反覆淋洗五六次。取一尺長的活鱉甲一隻,放入灰汁中煮爛,取出,掰掉甲殼和骨頭,在砂盆中研磨成細粉,再放入灰汁中煎熬,待能製成丸藥時,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溫酒送服二十丸。

又一方:

蒴藋根(一斤,細銼)。

用一斗酒浸泡三五天。每次飯前,溫熱一小碗服用。

2. 治食不消成症癖諸方

夫飲水結聚在於膀胱。遇冷熱氣相搏。因而作症癖者。冷氣也。冷氣久乘於脾。脾得濕冷。則不能消穀。使人羸瘦不能食。或泄痢。腹內痛。氣力乏弱。顏色黎黑是也。診其關脈。細微而絕者。腹內有症癖也。

治食不消化。結成症癖。令人嬴瘦無力。食少。神麯散方。

神麯(一兩炒令微黃),桂心(半兩),甘草(一分炙),大麥糵(一兩炒令微黃),乾薑(半兩炮裂銼),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清粥飲調下二錢。一日三四服。

治食不消。結成症癖。白朮丸方。

白朮(三分),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鱉甲(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當歸(半兩銼微炒),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乾薑(半兩炮裂銼),防葵(三分),吳茱萸(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食不消。成症癖。令人四肢乾瘦。不欲飲食。檳榔丸方。

檳榔(一兩半),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白朮(三分),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木香(半兩),柴胡(一兩去蘆頭),鱉甲(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暖酒下三十丸。

治食不消。結成症癖。心腹脹痛。硼砂丸方。

硼砂(一兩細研),京三稜(半兩煨銼),芫花(半兩醋拌炒令黃),豬牙皂莢(半兩去黑皮塗酥炙令黃),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乾漆(半兩搗碎炒令煙出),乾薑(半兩炮裂銼),大戟(半兩銼炒令黃色),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於銀鍋子內。以頭醋一升半。慢火熬。候可丸。入油單內裹。旋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及臨臥時。以生薑橘皮湯下三丸。

治脾虛不能化谷。宿食留滯。致成症癖。木香丸方。

木香(半兩),肉豆蔻(半兩去殼),檳榔(半兩),巴豆(三十枚麩炒去皮心紙裹壓去油),乾薑(半兩炮裂銼),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硃砂(三分細研),陳橘皮〔二(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硃砂。更研令勻。以醋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以生薑棗湯下三丸。

又方。

芫花(一兩醋拌炒乾為末),神麯(一兩末炒黃)

上件藥。都和搗作一丸。用油單裹之。旋取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以生薑橘皮湯下三丸。

又方。

木香(三分),蓬莪朮(一兩),京三稜(一兩微煨銼),巴豆(二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硃砂(三分細研水飛過)

白話文:

治食不消成症癖諸方

水液停留在膀胱,遇到寒熱之氣互相衝擊,就容易形成癥癖。這癥癖多屬於寒症,寒氣長期侵擾脾胃,使脾胃因濕寒而功能失常,不能消化食物,導致人消瘦、食慾不振,甚至腹瀉、腹痛,身體虛弱,面色發黑。如果診斷時發現關脈細弱,甚至幾乎摸不到,那多半是腹內有癥癖。

神麯散,用於治療因消化不良,導致癥癖,使人消瘦無力、食慾不佳:

  • 神麯(炒黃)、桂心、甘草(炙)、大麥芽(炒黃)、乾薑(炮裂)、陳皮(浸泡後去白瓤,烘乾)
  •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每次用清粥水送服二錢,每日三到四次。

白朮丸,用於治療因消化不良,導致癥癖:

  • 白朮、川大黃(炒)、枳殼(麩炒)、厚朴(生薑汁炙)、鱉甲(醋炙)、當歸(炒)、附子(炮裂)、乾薑(炮裂)、防葵、吳茱萸
  •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用煉過的蜂蜜混合搗製成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飯前用溫酒送服三十丸。

檳榔丸,用於治療因消化不良,導致癥癖,使人四肢乾瘦、不思飲食:

  • 檳榔、川大黃(炒)、白朮、枳殼(麩炒)、木香、柴胡、鱉甲(醋炙)
  •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用煉過的蜂蜜混合搗製成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飯前用溫酒送服三十丸。

硼砂丸,用於治療因消化不良導致癥癖,引起心腹脹痛:

  • 硼砂(研細)、京三稜(煨)、芫花(醋炒)、豬牙皂角(酥炙)、巴豆(去皮心,壓油)、乾漆(炒)、乾薑(炮裂)、大戟(炒)、川烏頭(炮裂)
  •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與研好的藥粉混合均勻。在銀鍋內加入醋,用小火熬煮,待藥物可搓成丸時,用油紙包裹,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空腹或睡前用生薑橘皮湯送服三丸。

木香丸,用於治療脾虛不能消化食物,導致食物積滯形成癥癖:

  • 木香、肉豆蔻(去殼)、檳榔、巴豆(麩炒,去皮心,壓油)、乾薑(炮裂)、半夏(洗淨)、硃砂(研細)、陳皮(浸泡後去白瓤,烘乾)
  •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加入巴豆和硃砂混合均勻,用醋煮麵糊做成丸,如綠豆大小。每次空腹用生薑紅棗湯送服三丸。

又一配方,用於治療癥癖:

  • 芫花(醋炒後磨粉)、神麯(炒黃後磨粉)
  • 將上述藥材混合搗成一丸,用油紙包裹,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空腹用生薑橘皮湯送服三丸。

又一配方,用於治療癥癖:

  • 木香、蓬莪朮、京三稜(煨)、巴豆(去皮心,壓油)、硃砂(研細)
  • 將前三味藥材磨成細末,加入後兩味藥粉混合均勻,用麵糊做成丸,如綠豆大小。每次空腹用生薑橘皮湯送服三丸。

香墨丸,用於治療因消化不良導致癥癖,引起頭面浮腫、腹脹、食慾不振:

  • 香墨、肉豆蔻(去殼)、檳榔、甘遂(麩炒)、續隨子、硃砂(研細)、麝香(研細)、巴豆(去皮心,壓油)、木香、豬牙皂角(酥炙)
  •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加入研好的麝香、硃砂、巴豆等混合均勻,用醋煮麵糊做成丸,如綠豆大小。每次用生薑湯送服三丸。

另一配方,用於治療宿食不化,形成的硬塊癥癖,腫脹堅硬如石頭:

  • 巴豆(生研,與少量酥油混合塗抹皂角)、杏仁(去皮尖,麩炒)、皂角(塗巴豆酥油炙黃焦)、芫花(醋炒)、雄黃(研細)、乾漆(炒)、硼砂(研細)、川烏頭(生用)
  •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用醋煮麵糊做成丸,如綠豆大小。每日空腹用溫酒送服三丸。

玉華丸,用於治療因消化不良導致腹中結塊癥癖:

  • 硝石、硫磺、白礬、硼砂
  •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放入坩堝用文火燒至發紅、變硬,停火冷卻後,將藥物放在潮濕的地面,用土覆蓋以去除火毒。一天後取出,研磨成細末,用粳米飯做成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用醋湯送服七丸。老人和小孩可根據情況增減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