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九 (16)
卷第四十九 (16)
1. 治久積症癖諸方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巴豆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三丸。
治久積症癖。及一切惡氣。並宜服巴豆丸方。
巴豆(一兩去皮心研爛以醋二升熬成膏),京三稜(一兩微煨銼),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香墨(半兩)硼砂(一兩細研)
上件藥。京三稜乾漆搗羅為末。入在巴豆醋內。同熬及一半。次入硼砂更熬令稠。然後下大黃青橘皮附子香墨等。和搗三二百杵。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煎橘皮湯下三丸。血症塊即用當歸酒下。一切惡氣溫酒下。
治久積症癖。及痃氣急痛方。
川烏頭(二兩炮裂去皮臍),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雞子白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十丸。
治久積症癖不瘥。漸至羸弱。宜服此方。
上取雄雞一隻。飼之令肥。肥後卻餓二日。以好硃砂一兩。研令細。拌飯飼雞。著板上養。收取糞。曝乾。杵羅為末。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久積症癖及心腹鼓脹。並宜服此方。
上用烏牛尿五升。於銀器中。微火煎如稀餳。每服空心。以熱酒調下一匙。頭服後當腹中鳴。轉病出。隔日更服。
熨症癖方。
吳茱萸(一升),川烏頭〔二(三)兩〕
上件藥。搗碎。用醋拌炒。令熱。分作二包。更番熨之。
白話文:
治療長期積聚的腫塊和癖好等病症的各種藥方
第一種藥方
將以上提到的藥材搗碎磨成粉末,加入研磨好的巴豆,攪拌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三百下左右,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用溫酒服用三丸。
這藥方能治療長期積聚的腫塊和癖好,以及一切不良氣息,都適合服用巴豆丸。
(以下為巴豆丸的製法)
將巴豆(一兩,去皮心,研磨成泥,用二升醋熬成膏狀),京三稜(一兩,稍微烤過並切成小塊),青橘皮(一兩,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內膜,烘乾),川大黃(一兩,切碎稍微炒過),乾漆(一兩,搗碎炒至冒煙),附子(一兩,炮製使其裂開,去除皮和臍部),香墨(半兩),硼砂(一兩,磨成細粉)。
將京三稜和乾漆搗碎磨成粉末,放入巴豆醋中一同熬煮至一半量。然後加入硼砂繼續熬煮至濃稠,再加入大黃、青橘皮、附子、香墨等,一起搗三百下左右,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空腹時,用煎煮過的橘皮湯服用三丸。如果是血塊積聚的病症,就用當歸酒服用。一切不良氣息,則用溫酒服用。
第二種藥方
這藥方能治療長期積聚的腫塊和癖好,以及脅肋部位的氣滯疼痛。
(以下為藥方組成)
川烏頭(二兩,炮製使其裂開,去除皮和臍部),川椒(一兩,去除籽和閉口未開的果實,稍微炒過,去除汗液)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雞蛋清混合製成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溫酒服用十丸。
第三種藥方
這藥方能治療長期積聚的腫塊和癖好,久治不癒,逐漸導致身體虛弱的情況。
取一隻雄雞,餵養使其肥壯。肥壯後讓牠餓兩天。將一兩好的硃砂研磨成細粉,拌入飯中餵雞。將雞養在木板上,收集雞糞,曬乾,搗碎磨成粉末。每次飯前用溫酒服用一錢粉末。
第四種藥方
這藥方能治療長期積聚的腫塊和癖好,以及心腹部位的鼓脹。
取五升烏牛尿,用銀製容器以小火熬煮至像稀糖漿一樣的狀態。每次空腹時,用熱酒調和服用一湯匙。首次服用後,腹中會有鳴響,表示病邪正在排出。隔天再服用。
第五種藥方(外敷藥方)
以下為熨敷治療腫塊和癖好的藥方
吳茱萸(一升),川烏頭(二或三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用醋拌炒至熱。分成兩包,交替熨敷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