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九 (15)
卷第四十九 (15)
1. 治久積症癖諸方
夫久積症癖者。因飲水氣壅滯。遇寒熱氣相搏。便成症癖。在於兩肋下。經久不瘥。乃結聚成形段。而起按之。乃作水鳴。積有歲年。故云久積症癖也。
治久積症癖。氣結不散。面色萎黃。羸瘦食少。宜服桃仁散方。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鱉甲(二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京三稜(一兩炮銼)當歸(三分銼微炒),肉桂(一兩去皴皮),木香(半兩),枳實(一兩麩炒微黃),檳榔(三分)川大黃(三分)
上件藥。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久積症癖氣不散。脅下似覆杯。多吐酸水。面目萎黃。或腹中㽲痛。蓬莪朮散方。
蓬莪朮(一兩),鱉甲(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赤芍藥(半兩),檳榔(一兩),肉桂(一兩去皺皮),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當歸(一兩銼微炒),乾薑(半兩炮裂銼),京三稜(一兩炮銼),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木香(一兩),柴胡(一兩半去苗)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久積症癖氣不瘥散。令人羸瘦。不思飲食。京三稜丸方。
京三稜(二兩微煨銼),川烏頭(二兩炮裂去皮臍),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硼砂(一兩細研),乾薑(一兩炮裂銼),雄雀糞(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硼砂令勻。以醋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酒下十丸。
治久積症癖氣不瘥。或於脅肋作塊。形大如杯。或如雞子。透皮膚。或時疼痛。堅硬如石。宜服麝香丸方。
麝香(一兩細研),蓬莪朮(二兩),萆薢(二兩銼),芫花(二兩醋拌炒令黃),神麯(二兩炒令微黃),大麥糵(一兩炒令微黃),鱉甲(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京三稜(三兩微煨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研令勻。用醋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十丸。
治久積症癖。堅牢。羸瘦。不能飲食。宜服大黃丸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乾薑(一兩炮裂銼),甜葶藶(一兩半隔紙炒令紫色),川芒硝(一兩)桔梗(一兩去蘆頭),赤茯苓(半兩),石膏(半兩細研水飛過),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久積症癖。腹滿不能食。附子丸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巴豆(三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䗪蟲(五十枚微炒),川椒(一合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乾薑(半兩炮裂銼),防葵(一兩),甜葶藶(一合隔紙炒令紫色),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白話文:
針對長期積聚的病症,有多種治療方法
所謂的長期積聚病症,是因為飲水後氣機阻塞停滯,遇到寒熱之氣互相搏擊,便形成積聚的病症。這些病症通常位於兩側肋骨下方,經過很長的時間都無法痊癒,會結聚成塊狀,按壓時會有水聲。因為積聚的時間長達數年,所以稱為長期積聚的病症。
治療長期積聚的病症,氣機鬱結不散,臉色萎黃,身體消瘦、食慾不佳,適合服用桃仁散。
藥方組成:桃仁(一兩,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和雙仁,用麩炒至微黃)、鱉甲(二兩半,塗醋後炙烤至黃色,去除裙邊)、京三稜(一兩,炮製後切碎)、當歸(三分,切碎後稍微炒過)、肉桂(一兩,去除粗皮)、木香(半兩)、枳實(一兩,用麩炒至微黃)、檳榔(三分)、川大黃(三分)
製法及用法:將以上藥材粗磨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中碗水和半份生薑,煎煮至剩六分時,去除藥渣。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治療長期積聚的病症,氣機不順暢,脅肋下方感覺像覆蓋著杯子,經常吐酸水,臉色萎黃,或者腹中隱隱作痛,適合服用蓬莪朮散。
藥方組成:蓬莪朮(一兩)、鱉甲(二兩,塗醋後炙烤至黃色,去除裙邊)、赤芍藥(半兩)、檳榔(一兩)、肉桂(一兩,去除皺皮)、枳殼(一兩,用麩炒至微黃,去除內瓤)、當歸(一兩,切碎後稍微炒過)、乾薑(半兩,炮製後切裂)、京三稜(一兩,炮製後切碎)、川大黃(一兩,切碎後稍微炒過)、木香(一兩)、柴胡(一兩半,去除苗)
製法及用法: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散劑。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中碗水和半份生薑,煎煮至剩六分時,去除藥渣。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治療長期積聚的病症,氣機不順暢,導致身體消瘦,食慾不振,適合服用京三稜丸。
藥方組成:京三稜(二兩,稍微煨過後切碎)、川烏頭(二兩,炮製後切裂,去除皮臍)、陳橘皮(二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瓤,烘乾)、硼砂(一兩,細研)、乾薑(一兩,炮製後切碎)、雄雀糞(一兩,稍微炒過)
製法及用法:將以上藥材搗成末,加入硼砂攪拌均勻,用醋煮麵糊和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於飯前用酒送服十丸。
治療長期積聚的病症,氣機不順暢,或在脅肋部位形成腫塊,大的像杯子,小的像雞蛋,突出皮膚,有時會疼痛,質地堅硬如石,適合服用麝香丸。
藥方組成:麝香(一兩,細研)、蓬莪朮(二兩)、萆薢(二兩,切碎)、芫花(二兩,用醋拌炒至黃色)、神麯(二兩,炒至微黃)、大麥芽(一兩,炒至微黃)、鱉甲(二兩,塗醋後炙烤至黃色,去除裙邊)、乾漆(一兩,搗碎後炒至冒煙)、京三稜(三兩,稍微煨過後切碎)
製法及用法:將以上藥材搗成末,加入麝香攪拌均勻,用醋煮麵糊和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於飯前用溫酒送服十丸。
治療長期積聚的病症,病症堅固難消,身體消瘦,不能飲食,適合服用大黃丸。
藥方組成:川大黃(二兩,切碎後稍微炒過)、乾薑(一兩,炮製後切裂)、甜葶藶(一兩半,隔紙炒至紫色)、川芒硝(一兩)、桔梗(一兩,去除蘆頭)、赤茯苓(半兩)、石膏(半兩,細研後用水飛過)、附子(半兩,炮製後切裂,去除皮臍)、川烏頭(半兩,炮製後切裂,去除皮臍)、杏仁(半兩,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和雙仁,用麩炒至微黃)、川椒(半兩,去除眼目和閉口者,稍微炒過,去除汗液)
製法及用法:將以上藥材搗成末,加入研好的藥粉攪拌均勻,用煉製的蜂蜜搗三、四百下,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溫酒送服二十丸。
治療長期積聚的病症,腹部脹滿,不能進食,適合服用附子丸。
藥方組成:附子(一兩,炮製後切裂,去除皮臍)、巴豆(三十枚,去除皮心後研磨,用紙包壓去油)、䗪蟲(五十枚,稍微炒過)、川椒(一合,去除眼目和閉口者,稍微炒過,去除汗液)、乾薑(半兩,炮製後切碎)、防葵(一兩)、甜葶藶(一合,隔紙炒至紫色)、川大黃(一兩,切碎後稍微炒過)
製法及用法:將以上藥材搗成末,加入研好的巴豆攪拌均勻,用煉製的蜂蜜搗三、四百下,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於飯前用溫酒送服三丸。
治療長期積聚的病症以及一切惡氣,都適合服用巴豆丸。
藥方組成:巴豆(一兩,去除皮心後研爛,用醋二升熬成膏)、京三稜(一兩,稍微煨過後切碎)、青橘皮(一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瓤,烘乾)、川大黃(一兩,切碎後稍微炒過)、乾漆(一兩,搗碎後炒至冒煙)、附子(一兩,炮製後切裂,去除皮臍)、香墨(半兩)、硼砂(一兩,細研)
製法及用法:將以上藥材,京三稜和乾漆搗成末,放入巴豆醋膏中一同熬煮至一半時,加入硼砂繼續熬煮至濃稠,然後加入大黃、青橘皮、附子、香墨等,一同搗三、四百下,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空腹用橘皮湯送服三丸。血症形成的腫塊可用當歸酒送服,其他一切惡氣則用溫酒送服。
治療長期積聚的病症,以及痃氣引起的急痛
藥方組成:川烏頭(二兩,炮製後切裂,去除皮臍)、川椒(一兩,去除眼目和閉口者,稍微炒過,去除汗液)
製法及用法:將以上藥材搗成末,用雞蛋清和成丸子,大小如麻子。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溫酒送服十丸。
治療長期積聚的病症,久治不癒,逐漸導致身體虛弱,適合服用以下方法
取一隻雄雞,餵養至肥胖,然後讓其飢餓兩天。將一兩硃砂研磨成細末,拌入米飯中餵給雞吃,將雞放在板上飼養,收集雞糞曬乾,搗成末。每次於飯前用溫酒送服一錢。
治療長期積聚的病症,以及心腹脹大,都適合服用以下方法
取五升烏牛尿,用銀器盛裝,以微火煎煮至稀粥狀。每次空腹用熱酒調下一匙。首次服用後腹中會有鳴響,排出病氣。隔日再服。
熨敷治療積聚的病症
藥方組成:吳茱萸(一升)、川烏頭(二或三兩)
製法及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碎,用醋拌炒至熱,分成兩包,交替熨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