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九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十九 (1)

1. 卷第四十九

2. 治痃氣諸方

夫痃氣者。由陰陽不調。臟腑虛弱。邪冷之氣。結聚所生也。其狀腹內連臍左右。各有一條筋脈。急大如臂。次者如指。拘急如弦之狀。名曰痃氣也。

治痃氣急痛。腹脹胃虛。不下食。檳榔散方。

檳榔(半兩),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當歸(半兩銼微炒),赤芍藥(半兩),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人參(半兩去蘆頭),枳殼(半兩麩炒微黃),乾薑(一兩炮裂銼),桂心(半兩),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痃氣。胃中寒。不思食。肉豆蔻散方。

肉豆蔻(三分去殼),蕪荑(二兩),高良薑(一兩銼),桂心〔半(一)兩〕,木香(一兩),白朮(一兩),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厚朴(四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篩為散。用生薑一斤。細切相拌。更搗作團。以麵裹灰火中煨令通熟。去面候乾。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煮棗粥飲調下一錢。

治痃氣。脅肋脹痛。腹內氣結。不能下食。四肢少力。狼毒丸方。

狼毒(一兩微煨),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檳榔(一兩),木香(一兩),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五丸。漸加至十丸。

治痃氣。發即兩脅弦急。心肋脹痛。不能飲食。檳榔丸方。

檳榔(三分),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桔梗(半兩去蘆頭),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人參(半兩去蘆頭),白朮(三分),桂心(三分),木香(三分),前胡(三分去蘆頭),川烏頭(三分炮裂去皮臍),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當歸(三分銼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痃氣。急痛。不思飲食。肌體瘦弱。桂心丸方。

桂心(三分),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柴胡(一兩去苗),赤芍藥(三分),檳榔(三分),木香(半兩),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當歸(三分銼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痃氣急痛。不能飲食。桃仁散方。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檳榔(一兩),木香(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白話文:

治痃氣諸方

痃氣是由於陰陽失調、臟腑虛弱,以及邪冷之氣凝結堆積而引起的疾病。症狀表現為腹部,以肚臍為中心,左右各有一條像筋脈一樣的東西,粗的像手臂,細的像手指,又緊又硬像拉緊的弓弦一樣,這就是痃氣。

檳榔散方 (治痃氣急痛、腹脹胃虛、不下食)

檳榔半兩、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當歸半兩(銼微炒)、赤芍藥半兩、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人參半兩(去蘆頭)、枳殼半兩(麩炒微黃)、乾薑一兩(炮裂銼)、桂心半兩、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至香熟)、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水,加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間。

肉豆蔻散方 (治痃氣、胃中寒、不思食)

肉豆蔻三分(去殼)、蕪荑二兩、高良薑一兩(銼)、桂心一兩、木香一兩、白朮一兩、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厚朴四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至香熟)。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加生薑一斤切碎拌勻,再搗成團,用麵粉裹好,用灰火煨熟,去麵粉曬乾,再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不拘時間,用煮熟的棗粥調服。

狼毒丸方 (治痃氣、脅肋脹痛、腹內氣結、不能下食、四肢乏力)

狼毒一兩(微煨)、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檳榔一兩、木香一兩、乾漆一兩(搗碎炒至冒煙)。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煉蜜拌勻,搗二百杵左右,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丸,漸增至十丸,不拘時間,溫酒送服。

檳榔丸方 (治痃氣,發病時兩脅疼痛如弓弦,心肋脹痛,不能飲食)

檳榔三分、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桔梗半兩(去蘆頭)、鱉甲一兩(塗醋炙至黃色,去裙邊)、人參半兩(去蘆頭)、白朮三分、桂心三分、木香三分、前胡三分(去蘆頭)、川烏頭三分(炮裂去皮臍)、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當歸三分(銼微炒)。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煉蜜拌勻,搗三百杵左右,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不拘時間,溫酒送服。

桂心丸方 (治痃氣急痛、不思飲食、肌體消瘦)

桂心三分、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柴胡一兩(去苗)、赤芍藥三分、檳榔三分、木香半兩、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當歸三分(銼微炒)。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煉蜜拌勻,搗三百杵左右,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不拘時間,粥飲送服。

桃仁散方 (治痃氣急痛、不能飲食)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檳榔一兩、木香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水煎至六分,去渣,稍熱服,不拘時間。

木香丸方 (治痃氣,兩脅疼痛難忍)

木香三分、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乾薑半兩(炮裂銼)、巴豆一兩(去皮心,用紙裹壓去油)、當歸三分(銼碎微炒)。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與巴豆研磨均勻,用醋煮的麵糊和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丸,不拘時間,用煎好的生薑醋湯送服。

治痃氣,發作時衝心疼痛,不省人事方

胡椒、附子(炮裂去皮臍)、蓬莪朮(以上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不拘時間,用醋湯調服。

又一方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芫花一兩(醋浸一夜後炒乾)、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軟飯和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丸,不拘時間,用橘皮湯送服。

又一方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吳茱萸二兩。 將以上兩種藥材混合,用慢火熬煮,待桃仁顏色略微變黃取出,用容器盛好,密封保存,待冷卻後挑出吳茱萸,留下桃仁。每日清晨空腹嚼食十四五顆,用熱酒送服,晚上飯前再服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