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八 (28)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十八 (28)

1. 治鱉瘕諸方

夫鱉瘕者。由腹中瘕結如鱉之狀是也。有食鱉觸冷不消而生者。亦有食諸雜肉。得冷變化而作者。皆由脾胃氣虛弱。而遇冷則不能克消所致。瘕言假也。謂其有形段而推移也。昔曾有人共奴俱患鱉瘕。奴在前死。遂破其腹。得一白鱉。仍舊活在。有人乘白馬來看此鱉。白馬遂尿。

隨落鱉上。其鱉即縮頭及腳。尋以馬尿灌之。即化為水。其主曰。吾將瘥矣。即服之。果如其言。得瘥如故矣。

治鱉瘕方。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乾薑(半兩炮裂銼),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䗪蟲(七枚長一寸者微炒),側子(半兩炮裂去皮臍),人參(半兩去蘆頭),桂心(半兩),貝母(半兩煨微黃),細辛(半兩),白朮(一兩),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酒下一錢。日三四服。

又方。

防葵(一兩),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苦楝子(一兩),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酒調下二錢。日三四服。

白話文:

鱉瘕是指腹部腫塊如同鱉的形狀。有些人是因為吃了鱉又受寒、消化不良而引起的;也有些人是吃了其他雜肉,受寒後身體發生變化而導致的。這些都是因為脾胃虛弱,遇到寒氣就無法消化吸收所造成的。「瘕」指的是腫塊,意思是說它有形體,而且會移動。

以前曾有人和他的僕人都患有鱉瘕,僕人先死了,剖開他的肚子,發現裡面有一個白色的鱉,還活著。後來有人騎著白馬來看這個鱉,白馬尿了,尿液正好落在鱉上,那鱉就縮起了頭和腳。於是就用馬尿灌它,它就化成水了。那人生病的人說:「我要好了!」於是就喝了馬尿,果然像他說的,病就好了。

治療鱉瘕的藥方:

第一個方子:川大黃(半兩,切碎微炒)、乾薑(半兩,炮製切碎)、附子(半兩,炮製去皮和臍)、斑蝥(七枚,長一寸的,微炒)、側柏葉(半兩,炮製去皮和臍)、人參(半兩,去掉蘆頭)、桂枝(半兩)、貝母(半兩,煨至微黃)、細辛(半兩)、白朮(一兩)、檳榔(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溫酒送服,一天服用三到四次。

第二個方子:防風(一兩)、鱉甲(一兩,塗醋炙烤至黃色,去掉邊緣)、苦楝子(一兩)、郁李仁(一兩,用水浸泡後去皮,微炒)、檳榔(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溫酒調服,一天服用三到四次。

2. 治魚瘕諸方

夫人胃氣虛弱者。食生魚肉。為冷氣所搏不能消之。結成魚瘕。揣之有形狀如魚是也。亦有飲陂湖之水。誤有小魚入腹。不幸便即生長。亦有形狀如魚。故以名也。

治食魚鱠及生肉。住胸膈中。不化。吐之不出。便成癥瘕方。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細銼。分為二服。每服。以酒一大盞。煮取六分。去滓。放溫盡服。良久再服。立消。

治食膾不消方。

上搗馬鞭草汁一大盞。煎五七沸。分溫二服。服盡即消。服生薑汁亦消。

又方。

上以魚鱗燒作灰。細研。每服。以新汲水調下一錢。

白話文:

婦人因胃氣虛弱,食用生魚肉,受寒氣所傷而無法消化,結成魚瘕,摸起來有形狀像魚一樣。也有人喝了池塘湖泊的水,誤食小魚進入腹中,不幸地就長大,形狀也像魚,所以才稱為魚瘕。

治療食用魚膾(切細的魚肉)和生肉,停留在胸膈之中,無法消化,吐不出來,形成癥瘕的方劑:

厚朴(一兩,去除粗皮,塗上生薑汁炙烤至香熟),川大黃(二兩,切碎微炒)。

以上藥材,切細,分成兩份服用。每服藥用一大杯酒,煎煮至六分,去渣,溫熱後服下。過一段時間再服用,很快就能消除。

治療食用魚膾無法消化的方劑:

將馬鞭草搗碎取汁一大杯,煎煮五到七沸,分溫熱兩次服用,服完即可消除。服用生薑汁也能消除。

另一個方劑:

將魚鱗燒成灰,研磨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新汲取的水調服。

3. 治米症諸方

人有好食米。轉久彌嗜之。若不得米。則胸中清水出。得米水便止。米不消化。遂生癥結。若不早療。致不能飲食。久則斃也。

治米症。其人恆欲食生米。常吐酸水。若食米則胸中清水止。宜服此方。

雞糞(半分),白米(半合)

上件藥。合炒。取米焦為度。搗細羅為散。用水一中盞調。頓服取盡。少時即吐。吐出病如米末也。

治米症久不療。羸瘦。宜服此方。

蔥白(一握切),烏梅(十五枚捶去核)

上件藥。以水一大盞。浸一宿。去滓。溫暖分為二服。當吐出米末為度。未吐即再服。

白話文:

治米症諸方

有些人喜歡吃米飯,時間久了食慾就更強烈了。如果吃不到米飯,胸口就會湧出清水,吃了米飯或米湯後清水就會停止。但米飯消化不良,就會導致癥結產生。如果不早點治療,就會導致無法進食,時間久了就會死亡。

治療米飯引起的疾病,患者總是想要吃生米,經常吐酸水,但只要吃了米飯,胸口湧出的清水就會停止,可以服用以下藥方:

雞糞(少量),白米(半合)

將以上藥材混合炒制,炒到米飯焦黃為止,然後搗碎過篩成粉末,用半碗水調服,一次服完。不久就會嘔吐,吐出的東西像米粒一樣。

治療米飯引起的疾病,如果久治不愈,導致身體消瘦,可以服用以下藥方:

蔥白(一把,切碎),烏梅(十五枚,去核捶碎)

將以上藥材用一大碗水浸泡一夜,然後去除藥渣,溫熱後分兩次服用。應該吐出像米粒一樣的東西才算見效,如果沒有吐出來,可以再服用。

4. 治發症諸方

曾有人因食飲內誤有頭髮。隨食而入成症。胸喉間如有蟲。下上去來者是也。

治發症。由人有因食而入。久即胸間如有蟲下上去來。唯欲得飲油方。

油(一斤香淨者)

上煎之。大鈔鑼內貯。安病人頭邊。以口鼻臨油上。及傳之鼻面。並令有油香氣。當叫喚索飲。不得與吃。必當疲極眠睡。其發當從口出。專令人守視之。見出時。以石灰粉手捉。須臾抽盡。即是發也。初從腹出。形如不流水中茸菜。隨長短形亦如之。

白話文:

曾有人因誤食頭髮,頭髮隨著食物進入體內,形成病症。患者胸喉間感覺像有蟲子在爬動,上上下下,這就是病症的表現。

治療這種因誤食頭髮引起的病症,患者久病後會感覺胸腔內有蟲子在爬上爬下。患者通常只想要喝油。

治療方法:取一斤香氣純正的油,煎煮後,倒入大而淺的容器中,放在病人頭邊,讓病人用口鼻靠近油面,讓油的香味傳到鼻腔和臉上。病人會因為油香而想要喝油,但絕對不能讓他喝。病人必須等到極度疲倦而睡著,頭髮才會從口中吐出。必須派人專門看守,看到頭髮吐出時,立即用石灰粉用手抓住,迅速將頭髮拔出。這就是誤食的頭髮。頭髮一開始從腹部排出,形狀像水中不流動的茸毛菜,長短形狀也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