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八 (19)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十八 (19)

1. 治積聚宿食不消諸方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都研令勻。用糯米飯和丸。如小豆大。每服食前。以生薑橘皮湯下二丸。

治積聚氣。宿食留滯。不能消化。丁香丸方。

丁香(半兩),木香(半兩),巴豆(一分去皮心去油研入),乳香(半兩),硫黃(半兩細研水飛)硃砂(半兩細研水飛),膩粉(一錢),麝香(一兩細研),神麯(一兩半別搗末)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酒煮神麯末為糊。和丸如小豆大。每服食前。以生薑橘皮湯下三丸。

又方。

木香(一兩),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肉豆蔻(三分去瓤),巴豆(半兩去皮心去油研入)神麯(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研令勻。以醋煮飯和丸。如小豆大。每於食前。以生薑橘皮湯下三丸。

治積聚。宿食不消。虛羸腹脹。宜服此方。

肥皂莢(半兩炙去皮子搗為末),甘遂(三錢曬乾生搗羅為末),牽牛子(二錢生搗為末)

上件藥。一處更研細如面。患人二十以上。用藥末一錢。用水溫拌。用面捏作餛飩子十枚。煮熟。別用暖水嚼破下之。良久。方取下積聚。如未轉。即更以煎水調藥末半錢投之。良久。取下積食。初服藥後。患人如欲睡。是藥力行。量人虛實。加減服之。

又方。

吳茱萸〔一(二)兩湯浸七遍碎干微炒〕,巴豆(半兩去皮心研如膏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先搗羅茱萸為末。以釅醋一大碗。浸茱萸末一宿。至來日。於銀鍋內熬。候茱萸似膏。即入巴豆膏更熬。候可丸。即丸如綠豆大。空心以溫酒下三丸。如氣散。惡物下。即住服。

白話文:

治療積食、消化不良的各種藥方

將上述藥材搗碎磨成粉末,加入巴豆,一起研磨均勻。用糯米飯捏成丸子,像小豆子那麼大。每次飯前,用生薑橘皮湯送服兩顆。

治療積食、氣滯、宿食停滯、消化不良的丁香丸藥方

丁香(半兩),木香(半兩),巴豆(一分,去皮心、去油,研磨加入),乳香(半兩),硫黃(半兩,細研,用水淘洗),硃砂(半兩,細研,用水淘洗),膩粉(一錢),麝香(一兩,細研),神麯(一兩半,另外搗碎成末)

將上述藥材搗碎磨成粉末,一起研磨均勻。用酒煮神麯末成糊狀,和藥粉捏成丸子,像小豆子那麼大。每次飯前,用生薑橘皮湯送服三顆。

又一方

木香(一兩),青橘皮(一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膜,烘乾),肉豆蔻(三分,去外殼),巴豆(半兩,去皮心、去油,研磨加入),神麯(一兩,稍微炒一下)

將上述藥材搗碎磨成粉末,加入巴豆,研磨均勻。用醋煮飯,和藥粉捏成丸子,像小豆子那麼大。每次飯前,用生薑橘皮湯送服三顆。

治療積食、消化不良、身體虛弱、腹脹,適合服用此方

肥皂莢(半兩,烤過後去除皮和籽,搗成粉末),甘遂(三錢,曬乾後生搗成粉末),牽牛子(二錢,生搗成粉末)

將上述藥材混合後再研磨得像麵粉一樣細。對於二十歲以上的患者,用藥末一錢,用溫水攪拌,用麵粉捏成十個餛飩大小的丸子,煮熟。另外用溫水嚼碎後吞服。過一段時間,就會排出積食。如果還沒有效果,就再用藥末半錢,用煎好的水沖服,過一段時間,會排出積食。初次服藥後,患者如果想睡覺,這是藥效開始發揮作用。根據個人體質虛實,適當加減藥量服用。

又一方

吳茱萸(一(二)兩,用熱水浸泡七次,弄碎烘乾稍微炒一下),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磨成膏狀,用紙包裹擠壓去除油脂)

將上述藥材,先將吳茱萸搗碎磨成粉末,用一大碗濃醋浸泡吳茱萸末一晚上。第二天,放在銀鍋裡熬煮,等到吳茱萸變成膏狀,加入巴豆膏繼續熬煮。等到可以捏成丸子時,捏成綠豆大小的丸子。空腹用溫酒送服三顆。如果氣散開,排出不好的東西,就停止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