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八 (1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十八 (11)

1. 治積聚諸方

夫積者陰氣也。五臟所生。聚者陽氣也。六腑所成。此皆寒溫失宜。飲食不節。精氣蘊蓄在內。不得宣通。結搏於臟腑之間。故為積聚之病也。

治積聚氣。心腹結痛。食飲不下。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京三稜(一兩炮裂),當歸(半兩銼微炒),桂心(半兩),赤芍藥(半兩),木香(半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訶黎勒皮(半兩),檳榔(半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積氣。腹脅堅急。心胸脹滿。不能飲食。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京三稜(一兩炮銼),木香(一兩),桂心(半兩),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積聚。心腹脹痛。飲食減少。四肢不和。宜服吳茱萸散方。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白朮(一兩),當歸(一兩銼碎微炒),紫菀(一兩去苗土),檳榔(一兩),桂心(一兩),鱉甲(一兩塗醋炒令黃去裙襴),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積聚氣。心腹脹硬如石。肚上青脈起。食飲不下。宜服防葵散方。

防葵(半兩),桔梗(三分去蘆頭),川朴硝(三分),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麩炒微黃),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當利下惡物為度。未利再服。

治積聚氣在腹脅。胸背疼痛。宜服大黃丸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桃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檳榔(一兩半),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京三稜(一兩炮銼),乾薑(一兩炮裂銼),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桂心(一兩),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醋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生薑橘皮湯下二十丸。溫酒下亦得。

治積聚氣。心腹堅脹。食飲減少。面色萎黃。肌體羸瘦。宜服乾漆丸方。

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訶黎勒皮〔二(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木香(三分),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白朮(一兩),桂心(一兩),京三稜(一兩炮裂),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厚朴〔三(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川椒(三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白話文:

治積聚諸方

積聚是陰氣在五臟生成的病症,而聚則是陽氣在六腑形成的病症。這些都是因為寒熱失調,飲食不節,導致精氣停滯於內,無法宣洩暢通,阻塞於臟腑之間而引起的。

治療積聚氣,症狀為心腹絞痛,飲食不下,宜服用鱉甲散:

鱉甲(一兩,用醋炙烤至黃色,去除邊緣粗糙部分)、京三稜(一兩,炮製裂開)、當歸(半兩,切碎微炒)、桂心(半兩)、赤芍藥(半兩)、木香(半兩)、枳殼(半兩,麩炒至微黃,去除內瓤)、訶黎勒皮(半兩)、檳榔(半兩)、川大黃(一兩,切碎微炒)。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中盞(約100毫升),加入生薑半分,煎煮至六分,去除藥渣,飯前溫服。

治療積氣,症狀為腹脅堅硬緊繃,心胸脹滿,不能飲食,宜服用檳榔散:

檳榔(一兩)、京三稜(一兩,炮製切碎)、木香(一兩)、桂心(半兩)、桃仁(一兩,用湯浸泡去皮尖,雙仁麩炒至微黃)、青橘皮(半兩,用湯浸泡去白瓤,烘烤)、郁李仁(一兩,用湯浸泡去皮,微炒)。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用水一中盞,加入生薑半分,煎煮至六分,去除藥渣,飯前溫服。

治療積聚,症狀為心腹脹痛,飲食減少,四肢不溫,宜服用吳茱萸散:

吳茱萸(一兩,用湯浸泡七遍,烘乾微炒)、白朮(一兩)、當歸(一兩,切碎微炒)、紫菀(一兩,去除根莖上的泥土)、檳榔(一兩)、桂心(一兩)、鱉甲(一兩,用醋炒至黃色,去除邊緣粗糙部分)、郁李仁(一兩,用湯浸泡去皮,微炒)、枳實(半兩,麩炒至微黃)。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中盞,加入生薑半分,煎煮至六分,去除藥渣,飯前溫服。

治療積聚氣,症狀為心腹脹硬如石,腹部青筋暴起,飲食不下,宜服用防葵散:

防葵(半兩)、桔梗(三分,去除根部)、川朴硝(三分)、川大黃(三分,切碎微炒)、桃仁(半兩,用湯浸泡去皮尖,麩炒至微黃)、木香(半兩)。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中盞,煎煮至六分,去除藥渣,飯前溫服。需瀉下惡物後方可停止用藥,若未瀉下則需繼續服用。

治療積聚氣位於腹脅,胸背疼痛,宜服用大黃丸:

川大黃(二兩,切碎微炒)、桃仁(一兩半,用湯浸泡去皮尖,雙仁麩炒至微黃)、檳榔(一兩半)、鱉甲(一兩,用醋炙烤至黃色,去除邊緣粗糙部分)、京三稜(一兩,炮製切碎)、乾薑(一兩,炮製裂開,切碎)、川烏頭(一兩,炮製裂開,去除皮和根部)、桂心(一兩)、吳茱萸(一兩,用湯浸泡七遍,烘乾微炒)。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用醋煮麵糊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飯前服用二十丸,用生薑橘皮湯送服,溫酒送服亦可。

治療積聚氣,症狀為心腹堅硬脹滿,飲食減少,面色萎黃,身體消瘦,宜服用乾漆丸:

乾漆(一兩,搗碎炒至冒煙)、鱉甲(一兩,用醋炙烤至黃色,去除邊緣粗糙部分)、訶黎勒皮(二兩或一兩)、當歸(一兩,切碎微炒)、附子(一兩,炮製裂開,去除皮和根部)、木香(三分)、枳殼(一兩,麩炒至微黃,去除內瓤)、白朮(一兩)、桂心(一兩)、京三稜(一兩,炮製裂開)、桃仁(一兩,用湯浸泡去皮尖,雙仁麩炒至微黃)、川大黃(二兩,切碎微炒)、厚朴(二兩或三兩,去除粗皮,塗上薑汁炙烤至香熟)、川椒(三分,去除蟲蛀和閉口者,微炒去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