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八 (10)
卷第四十八 (10)
1. 治腎積氣諸方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研入桃仁郁李仁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奔豚氣。攻築心腹。膨脹疼痛。面色唇口青黑。四肢不和。宜服硫黃丸方。
硫黃(一兩細研),木香(一兩),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桂心(一兩),肉豆蔻(一兩),蘹香子(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乾薑(一兩炮裂銼),銅青(一兩細研),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酒煮麵糊。和搗三二百杵。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生薑溫酒下二十丸。
治奔豚氣。小腹積聚疼痛。或時上攻。心胸壅悶。宜服沉香丸方。
沉香(半兩),阿魏(半兩以少面和溶作餅子炙令黃),木香(一分),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檳榔(半兩),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蘹香子(半兩),青橘皮(一分湯浸去白瓤焙),硼砂(三兩不夾石者細研以湯一盞化澄去滓取清納銀器中煎成霜研入),蛜𧌴(一兩生用)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硼砂令勻。以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姜鹽湯下二十丸。
治奔豚氣在小腹。積聚成塊。發歇痛。宜服硼砂煎丸方。
硼砂(三兩不夾石者細研以酒醋各一升慢火熬令如膏),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木香(三分),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入),防葵(三分銼碎醋拌炒令黃),檳榔(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桃仁令勻。納硼砂煎中入少蒸餅。和溶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十五丸。
治奔豚氣。逆上衝心滿悶。臍腹虛脹。宜服此方。
檳榔(一兩),訶黎勒皮(一兩),木香(一兩),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牽牛子(二兩微炒)
上件藥。搗細銼為散。每服一錢。以溫酒一合。童子小便一合。相和調下。不計時候服。
治奔豚氣在心胸。迫滿悶亂。宜服此方。
半夏(二兩湯洗七遍去滑),桂心(二兩半),人參(一兩去蘆頭),檳榔(一兩),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奔豚氣。上下衝走悶亂。面青。宜服此方。
甘李根皮(三兩銼),生薑(三兩炒乾),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又方。
檳榔(三枚搗羅為末),生薑汁(半合)
上件藥。以童子小便一大盞。微暖過。入前藥二味。攪令勻。分為三服。如人行五六里進一服。須臾下利為效。
白話文:
治療腎臟積氣的各種藥方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加入桃仁和郁李仁研磨均勻。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溫酒送服二錢。
治療奔豚氣,症狀為攻心腹、膨脹疼痛、面色唇口青黑、四肢不和。宜服用硫黃丸。
硫黃(一兩,細研)、木香(一兩)、青橘皮(一兩,用湯浸泡後去白瓤,焙乾)、桂心(一兩)、肉豆蔻(一兩)、茴香子(一兩)、附子(一兩,炮製後去除皮臍)、乾薑(一兩,炮製後切碎)、銅青(一兩,細研)、檳榔(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酒煮麵糊,混合搗三四百下,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用生薑溫酒送服二十丸。
治療奔豚氣,症狀為小腹積聚疼痛,有時向上攻衝,心胸堵悶。宜服用沉香丸。
沉香(半兩)、阿魏(半兩,用少量麵粉混合製成餅狀,烤至黃色)、木香(一分)、桃仁(半兩,用湯浸泡後去皮尖和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檳榔(半兩)、吳茱萸(一分,用湯浸泡七次後焙乾微炒)、茴香子(半兩)、青橘皮(一分,用湯浸泡後去白瓤,焙乾)、硼砂(三兩,不含雜石的,細研後用一碗湯化開,澄清去除沉澱,取清液放入銀器中煎成霜狀,研磨後加入)、蛜𧌴(一兩,生用)。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加入硼砂混合均勻。用酒煮麵糊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用薑鹽湯送服二十丸。
治療奔豚氣,症狀為小腹積聚成塊,發作時疼痛。宜服用硼砂煎丸。
硼砂(三兩,不含雜石的,細研後用酒醋各一升,用慢火熬成膏狀)、附子(一兩,炮製後去除皮臍)、吳茱萸(半兩,用湯浸泡七次後焙乾微炒)、木香(三分)、桃仁(一兩,用湯浸泡後去皮尖和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研磨後加入)、防葵(三分,切碎後用醋拌炒至黃色)、檳榔(三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加入桃仁混合均勻。放入硼砂膏中,加入少量蒸餅,混合融化後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用溫酒送服十五丸。
治療奔豚氣,症狀為氣逆向上衝心,胸悶,臍腹虛脹。宜服用此方。
檳榔(一兩)、訶子皮(一兩)、木香(一兩)、吳茱萸(三分,用湯浸泡七次後焙乾微炒)、牽牛子(二兩,微炒)。
將以上藥材搗碎切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溫酒一合和童子小便一合混合調勻後服用,不拘時間。
治療奔豚氣,症狀為氣在心胸,迫塞滿悶。宜服用此方。
半夏(二兩,用湯洗七次去除黏液)、桂心(二兩半)、人參(一兩,去除蘆頭)、檳榔(一兩)、吳茱萸(半兩,用湯浸泡七次後焙乾微炒)、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色,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粗磨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中碗,加入生薑半分,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稍熱服用。
治療奔豚氣,症狀為氣上下衝走,悶亂,面色發青。宜服用此方。
甘李根皮(三兩,切碎)、生薑(三兩,炒乾)、吳茱萸(一兩,用湯浸泡七次後焙乾微炒)。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中碗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熱服。
又一藥方。
檳榔(三枚,搗碎磨成粉末)、生薑汁(半合)。
將以上藥材,用童子小便一大碗,稍微加溫後,加入前兩味藥攪拌均勻。分三次服用,每行走五六里路進服一次。如果服後不久開始腹瀉,就表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