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八 (9)
卷第四十八 (9)
1. 治腎積氣諸方
夫腎之積名曰奔豚。發於小腹。上至心。下若豚走之狀。上下無時。久不愈。令人喘逆。發骨痿少氣。以夏丙丁日得之。何以言之。脾病傳腎。腎當傳心。心以夏適王。王不受邪。腎欲復還脾。脾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奔豚以夏得之也。
又曰。奔豚氣者。是腎之積氣也。起於驚恐憂思所生。若驚恐則傷神。心藏神也。憂思則傷志。腎藏志也。神志氣積於腎。而氣下上游走如豚之奔。故曰奔豚。其氣乘心。若心中踴踴如車所驚。如人所恐。五臟不定。食飲輒嘔。氣滿胸中。狂癡不定。妄言妄見。此驚恐奔豚之狀也。
若氣滿支心。心下悶亂。不欲聞人聲。休作有時。乍瘥乍劇。翕翕短氣。手足厥逆。內煩結痛。溫溫欲嘔。此憂思奔豚之狀也。診其脈來觸祝。觸祝者病奔豚也。腎脈微急沉厥者。奔豚也。其定乃收不得。前後皆從驚得之。腎間有膿故也。
治奔㹠氣。從小腹起。上至心下。妨脹壅悶。胃中短氣。坐臥不安。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二(一)兩半〕,大腹皮(半兩銼),檳榔(半兩),桂心(一兩),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高良薑(半兩銼),訶黎勒皮(一兩),牽牛子(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奔㹠氣。臍腹脹痛。翕翕短氣。發作有時。四肢疼悶。宜服甘李根散方。
甘李根(二兩銼),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人參(一兩去蘆頭),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桂心(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乾薑(半兩炮裂銼),檳榔(一兩)
上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奔豚氣。小腹脹硬。心中滿悶。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沉香(半兩),白蒺藜(半兩微炒去刺),木香(半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桂心(半兩),訶黎勒皮(一兩),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麝香(一分研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麝香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奔豚氣。上衝心胸悶亂。臍腹脹痛。飲食輒嘔。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一兩),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檳榔(一兩),白朮(半兩),沉香(一兩),蘹香子(半兩),木瓜(三分焙乾),桂心(二(一)兩),蓬莪朮(半兩),杉木節(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奔豚氣。上攻心胸。喘悶脹滿。桃仁散方。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入),牽牛子(一兩微炒),檳榔(半兩),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木香(半兩),蘹香子(一兩微炒),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研入)
白話文:
腎積氣被稱為奔豚,它起源於小腹,向上延伸到心臟,向下則像小豬奔跑一樣,這種症狀會不定時的發生。如果長時間未得到治療,可能會導致呼吸困難、骨骼疲弱以及氣力衰竭。此病多發於夏季的丙丁日,這是因為脾臟生病後會影響到腎臟,而腎臟又會影響到心臟。然而,夏季是心臟功能最強的季節,因此不會受到邪氣的侵害,於是腎臟的邪氣想回傳給脾臟,但脾臟又無法接受,因此邪氣在體內積累形成腎積氣,這就是為什麼奔豚病常在夏季出現的原因。
奔豚氣是源自腎臟的氣血積累,由驚嚇或過度思考所引發。驚嚇會傷害神經系統,而神經系統是由心臟管理;過度思考會傷害意志,而意志是由腎臟管理。當神經和意志的氣血在腎臟積累時,會像小豬奔跑一樣在體內上下移動,因此被稱為奔豚。當這種氣血影響到心臟時,會讓人感覺像是被車撞擊,或是受到驚嚇,五臟六腑會變得不穩定,吃東西後容易嘔吐,胸部會感到滿脹,精神會變得狂亂不定,說話和視覺也會出現異常,這些都是因驚嚇所引起的奔豚病徵狀。
如果這種氣血影響到心臟下方,會讓人感到心煩意亂,不想聽到聲音,且病情會時好時壞,呼吸短促,手腳冰冷,體內感到煩躁且疼痛,並有嘔吐感,這些都是因過度思考所引起的奔豚病徵狀。診斷此病時,可以透過脈搏來判斷,脈搏跳動異常即表示患有奔豚病。腎脈如果微弱、緊繃、深沉,則表示有奔豚病。如果病況持續惡化,則可能是腎臟有膿瘍所致。
對於治療奔豚氣,有許多種藥方,以下列舉幾種:
-
赤茯苓散:適用於從小腹開始,延伸到心臟下方的腫脹、胸悶、胃部呼吸困難、坐臥不安等症狀。藥方成分包括赤茯苓、大腹皮、檳榔、桂心、吳茱萸、高良薑、訶黎勒皮、牽牛子等。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水煎煮至剩下六分之一,去除殘渣,不論時間隨時服用,趁熱飲用。
-
甘李根散:適用於腹部脹痛、呼吸短促、發作時間不定、四肢疼痛等症狀。藥方成分包括甘李根、吳茱萸、半夏、人參、附子、桂心、當歸、乾薑、檳榔等。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水煎煮至剩下六分之一,去除殘渣,不論時間隨時服用,趁熱飲用。
-
檳榔散:適用於小腹脹硬、心臟下方滿悶等症狀。藥方成分包括檳榔、沉香、白蒺藜、木香、附子、桂心、訶黎勒皮、青橘皮、麝香等。將所有藥材磨成粉,加入麝香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二錢,用溫酒調和服用。
-
木香散:適用於心臟下方悶亂、腹部脹痛、飲食後嘔吐等症狀。藥方成分包括木香、青橘皮、檳榔、白朮、沉香、蘹香子、木瓜、桂心、蓬莪朮、杉木節等。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用溫酒調和服用。
-
桃仁散:適用於心臟下方悶亂、腹部脹痛、飲食後嘔吐等症狀。藥方成分包括桃仁、牽牛子、檳榔、青橘皮、木香、蘹香子、郁李仁等。將所有藥材磨成粉,加入桃仁和郁李仁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二錢,用溫酒調和服用。
-
硫磺丸:適用於心臟下方悶亂、腹部脹痛、面色和嘴脣黑色等症狀。藥方成分包括硫磺、木香、青橘皮、桂心、肉豆蔻、蘹香子、附子、乾薑、銅青、檳榔等。將所有藥材磨成粉,加入酒煮麵糊混合均勻,捏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十粒,用生薑溫酒送服。
-
沉香丸:適用於小腹積聚疼痛、心臟下方悶亂等症狀。藥方成分包括沉香、阿魏、木香、桃仁、檳榔、吳茱萸、蘹香子、青橘皮、硼砂、蛜𧌴等。將所有藥材磨成粉,加入硼砂混合均勻,加入酒煮麵糊捏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十粒,飯前用薑鹽湯送服。
-
硼砂煎丸:適用於小腹積聚疼痛、心臟下方悶亂等症狀。藥方成分包括硼砂、附子、吳茱萸、木香、桃仁、防葵、檳榔等。將所有藥材磨成粉,加入桃仁混合均勻,加入硼砂煎成膏狀,再加入少量蒸餅捏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五粒,飯前用溫酒送服。
-
其他藥方:適用於心臟下方悶亂、腹部虛脹等症狀。藥方成分包括檳榔、訶黎勒皮、木香、吳茱萸、牽牛子等。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溫酒和童子小便調和服用,不論時間隨時服用。
-
半夏散:適用於心臟下方悶亂、腹部虛脹等症狀。藥方成分包括半夏、桂心、人參、檳榔、吳茱萸、甘草等。將所有藥材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水煎煮至剩下六分之一,加入生薑煎煮,去除殘渣,不論時間隨時服用,趁熱飲用。
-
甘李根皮散:適用於面色青紫、心臟下方悶亂等症狀。藥方成分包括甘李根皮、生薑、吳茱萸等。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水煎煮至剩下六分之一,去除殘渣,不論時間隨時服用,趁熱飲用。
-
另外一個藥方:適用於心臟下方悶亂、腹部虛脹等症狀。藥方成分包括檳榔、生薑汁等。將檳榔磨成粉,加入生薑汁混合均勻,用童子小便加熱後服用,每隔一段時間服用一次,直到出現下痢症狀即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