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八 (8)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十八 (8)

1. 治肺積氣諸方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桃仁硼砂。煎中溶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生薑湯下十五丸。

治息賁氣。右脅下結聚成塊。喘咳胸痛。嘔吐痰涎。面黃體瘦。宜服三稜丸方。

京三稜(一兩炮銼碎醋拌炒令黃),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附子〔二(一)兩炮裂去皮臍〕,鱉甲(一兩炮銼醋拌炒令黃),檳榔(一兩),訶黎勒皮(一兩),木香(一兩),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醋煮麵糊。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息賁氣。胸膈悶。腹脅堅急。四肢不和。食少無力。宜服木香丸方。

木香(一兩半),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桂心(一兩半),吳茱萸(一兩半湯浸七遍焙乾微炒),訶黎勒皮(一兩半),檳榔〔一兩(半)〕,枳實(一兩麩炒微黃),牽牛子(三兩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溫酒下三十丸。

治息賁氣。結塊在右脅下。疼痛。芫花煎丸方。

芫花(一兩半醋拌炒令乾為末),硼砂(一兩不夾石者細研用米醋三升同芫花末熬成膏),京三稜(一兩銼微炒),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芫花硼砂煎。中入少蒸餅。和溶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生薑湯下十丸。

治息賁氣。喘咳。心膈不利方。

訶黎勒皮(一兩),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研入),木香(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郁李仁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調下一(二)錢。

白話文:

[治療肺部積氣的各種藥方]

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加入桃仁和硼砂,用藥湯融化調和,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用生薑湯送服十五顆。

[治療息賁氣的藥方:右脅下結塊,喘咳胸痛,嘔吐痰涎,面色發黃,身體消瘦]

用三稜丸: 京三稜(一兩,炮製後切碎,用醋拌炒至黃色),川大黃(二兩,切碎略炒),附子(二兩,炮製後裂開,去除皮臍),鱉甲(一兩,炮製後切碎,用醋拌炒至黃色),檳榔(一兩),訶黎勒皮(一兩),木香(一兩),桃仁(一兩,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雙仁,用麩炒至微黃),吳茱萸(半兩,用熱水浸泡七次,烘乾後略炒)。

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用醋煮麵糊調和,搗三百下左右,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用生薑湯送服二十顆。

[治療息賁氣的藥方:胸膈悶脹,腹脅部堅硬急迫,四肢不適,食慾不振,身體無力]

用木香丸: 木香(一兩半),鱉甲(一兩半,塗上醋炙烤至黃色,去除邊緣部分),桂心(一兩半),吳茱萸(一兩半,用熱水浸泡七次,烘乾後略炒),訶黎勒皮(一兩半),檳榔(一兩或半兩),枳實(一兩,用麩炒至微黃),牽牛子(三兩,略炒)。

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用酒煮麵糊調和,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日空腹時用溫酒送服三十顆。

[治療息賁氣的藥方:結塊在右脅下,疼痛]

用芫花煎丸: 芫花(一兩半,用醋拌炒至乾,研磨成粉末),硼砂(一兩,不含雜質的細研,用米醋三升與芫花粉末一同熬成膏),京三稜(一兩,切碎略炒),鱉甲(一兩半,塗上醋炙烤至黃色,去除邊緣部分),青橘皮(一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膜,烘乾)。

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加入芫花硼砂熬成的膏中,再加入少量蒸餅,調和融為一體,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用生薑湯送服十顆。

[治療息賁氣的藥方:喘咳,心胸不暢]

訶黎勒皮(一兩),郁李仁(一兩,用熱水浸泡後去皮略炒,研磨後加入),木香(一兩)。

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加入研磨後的郁李仁,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生薑湯調服一至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