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八 (2)
卷第四十八 (2)
1. 治肝積氣諸方
上件藥。除鱉甲外。搗羅為末。後泥一風爐子。上開口。可安得鱉甲。取前藥末並桃仁膏。納鱉甲中。用好米醋二升。時時旋取入鱉甲內。以慢火熬令稠。取出藥。卻將鱉甲淨洗。去泥焙乾。搗羅為末。與前藥同和搗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二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肥氣。結聚不散。腹脅脹滿。嘔逆酸水。飲食減少。宜服牽牛煎丸方。
牽牛子末(三兩以生薑汁半升酒一升慢火熬如膏),木香(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檳榔(一兩),桃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入),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硼砂(一兩不夾石者細研入)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牽牛子。煎中和。溶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肥氣。結固不散。腹脅急疼。食少體瘦。宜服三稜煎丸方。
濕三稜(七斤淨洗去泥土銼碎),川大黃(三兩),芫花(一兩醋拌炒令乾),鱉甲(三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木香(一兩)
上件藥。先以水二斗。煮三稜至三升。去滓。搗羅諸藥為末。入前煎中。於銅器內慢火熬之。更入米醋一升。同煎熬令稠。候稍冷。並手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以溫酒下十丸。
治肥氣。經年不散。左脅下狀如覆杯。天陰即疼痛。宜服硼砂煎丸方。
硼砂(二兩不夾石者細研以酒醋各一升熬如膏),乾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防葵(一兩),木香(一兩),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硼砂煎中。入少蒸餅。和溶為丸。如綠豆大。每日空心。溫酒下十丸。
治肥氣積聚不散方。
川大黃(四兩銼碎與鱉甲同煮焙乾),木香(二兩),鱉甲(四兩以米醋二升與大黃同煮令醋盡炙令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生薑湯下二十丸。
白話文:
治療肝臟積氣的各種藥方
將上述藥材,除了鱉甲以外,都搗碎研磨成粉末。然後用泥土製作一個風爐,上方開口,可以放入鱉甲。取出之前的藥粉,加入桃仁膏,一起放入鱉甲中。倒入兩升優質米醋,不時地少量倒入鱉甲內,用小火慢慢熬煮至濃稠。取出藥材,將鱉甲洗淨,去除泥土,烘乾後搗碎研磨成粉末。將鱉甲粉末和之前的藥粉混合均勻,搗成丸狀,大小像梧桐子。每天早晨空腹,用溫酒送服二十丸。晚上吃飯前再服用一次。
治療腹部脹氣,結塊不散,腹部和脅肋脹滿,想吐酸水,食慾減退的藥方。宜服用牽牛子煎丸。
牽牛子粉末(三兩,用半升生薑汁和一升酒,以小火熬煮成膏狀),木香(一兩),附子(一兩,炮製過,去除皮和臍),鱉甲(一兩半,塗醋炙烤至黃色,去除邊緣),檳榔(一兩),桃仁(一兩半,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去除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後研磨),吳茱萸(半兩,用熱水浸泡七次,烘乾後稍微炒過),硼砂(一兩,不用夾雜石塊的,仔細研磨)。
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加入牽牛子熬煮成的膏中混合均勻,製成丸狀,大小像梧桐子。每次飯前,用生薑湯送服二十丸。
治療腹部脹氣,結塊堅硬不散,腹部和脅肋急劇疼痛,食慾不振,身體消瘦的藥方。宜服用三稜煎丸。
新鮮三稜(七斤,洗淨去除泥土,切碎),川大黃(三兩),芫花(一兩,用醋拌炒至乾),鱉甲(三兩,塗醋炙烤至黃色,去除邊緣),木香(一兩)。
先用水兩斗煮三稜,煮至剩三升時,去除藥渣。將其他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加入之前的煎液中,在銅器內用小火慢慢熬煮。再加入一升米醋,一同熬煮至濃稠。稍微冷卻後,用手搓成丸狀,大小像梧桐子。每天早晨空腹,用溫酒送服十丸。
治療腹部脹氣,多年不散,左脅下如同扣著杯子,陰天就會疼痛的藥方。宜服用硼砂煎丸。
硼砂(二兩,不用夾雜石塊的,仔細研磨,用一升酒和一升醋熬煮成膏狀),乾漆(一兩,搗碎炒至冒煙),防葵(一兩),木香(一兩),川大黃(一兩半,切碎稍微炒過)。
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加入硼砂膏中,加入少許蒸餅,混合均勻,製成丸狀,大小像綠豆。每天早晨空腹,用溫酒送服十丸。
治療腹部脹氣,積聚不散的藥方。
川大黃(四兩,切碎與鱉甲一同煮過後烘乾),木香(二兩),鱉甲(四兩,用兩升米醋與大黃一同煮,煮至醋乾,再炙烤至黃色)。
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用酒煮麵糊混合均勻,製成丸狀,大小像梧桐子。每天早晨空腹,用生薑湯送服二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