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七 (2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十七 (21)

1. 治下焦壅熱諸方

治下焦壅熱。大小便俱不通。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黃芩(一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澤瀉(二兩),梔子仁(一兩),石膏(二兩),羚羊角屑(一兩),生乾地黃(二兩),芒硝(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稍溫頻服。以利為度。

治下焦壅熱。氣逆不續。嘔吐不禁。名曰走晡。宜服和氣止嘔。人參散方。

人參(二兩去蘆頭),蘆根(二兩銼),梔子仁(二兩),葳蕤(二兩),黃芩(二兩),知母(二兩)赤茯苓(二兩),麥門冬(二兩去心),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石膏(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人參(二兩去蘆頭),梔子仁(二兩),麥門冬(二兩去心),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石膏(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赤石脂(一兩),烏梅肉(一兩),梔子仁(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川升麻(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豆豉(一兩),生乾地黃(二兩),石膏(二兩),赤茯苓(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蔥白五寸。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治下焦壅熱諸方

治療下焦鬱熱,大小便均不通,可用柴胡散:

柴胡(一兩,去苗)、黃芩(一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後焙乾)、澤瀉(二兩)、梔子仁(一兩)、石膏(二兩)、羚羊角屑(一兩)、生地黃(二兩)、芒硝(二兩)。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盞水煎至五分,去渣,稍溫後頻頻服用,以通利為度。

治療下焦鬱熱,氣逆不順,嘔吐不止(稱為「走晡」),宜服用和氣止嘔的人參散:

人參(二兩,去蘆頭)、蘆根(二兩,切碎)、梔子仁(二兩)、葳蕤(二兩)、黃芩(二兩)、知母(二兩)、赤茯苓(二兩)、麥門冬(二兩,去心)、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後焙乾)、石膏(二兩)。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盞水煎至五分,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另一方:

人參(二兩,去蘆頭)、梔子仁(二兩)、麥門冬(二兩,去心)、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後焙乾)、石膏(二兩)。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半大盞水,加生薑半片,煎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另一方:

赤石脂(一兩)、烏梅肉(一兩)、梔子仁(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後切碎)、川升麻(一兩)。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盞水煎至五分,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另一方:

豆豉(一兩)、生地黃(二兩)、石膏(二兩)、赤茯苓(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後切碎)。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盞水,加蔥白五寸,煎至五分,去渣,溫服,不拘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