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六 (28)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十六 (28)

1. 治久咳嗽唾膿血諸方

治久咳嗽。上氣胸滿。唾膿血。宜服鍾乳散方。

鍾乳粉(一分),白礬(一分燒令汁盡),桂心〔二(一)分〕,款冬花(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作七星聚。每聚如大豆許。以小竹筒子服之。日三用之。如未效。稍增之。

治久咳嗽。氣逆。眠睡不安。唾膿血。喘急。連年不瘥。宜服款冬花丸方。

款冬花(一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紫菀(一兩半去苗土),蛤蚧(一對頭尾全者塗酥慢火炙令黃),柏葉(三分),白石英(一兩半細研水飛過),人參(三分去蘆頭),甘草〔三兩(分)炙微赤銼〕,五味子(三分),白茯苓(一兩),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鹿角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乾薑(半兩炮裂銼),桂心(三分),熟乾地黃〔一(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三)十丸。

治久咳嗽。唾膿血。阿膠煎方。

阿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薯蕷(一兩),白茯苓(一兩),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貝母(一兩煨微黃),酥(一兩),生地黃汁(一升),生薑汁(一合),白蜜(二合),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

上件藥。搗羅前五味為末。與後五味相和。於銀器中。以慢火熬令得所。用不津器盛。不計時候。含半棗大咽津。

白話文:

治療久咳、咳膿血的各種藥方

治療久咳、呼吸困難、胸悶、咳膿血:可服用鍾乳散

藥方組成:鍾乳粉(一份),煅燒過的白礬(一份,燒到汁液乾涸),桂心(二份),款冬花(一份)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分成七小堆,每一小堆像大豆一樣大小。用小竹筒服用,每日三次。如果效果不明顯,可以稍微增加用量。

治療久咳、氣逆、睡眠不安、咳膿血、喘急、多年不癒:可服用款冬花丸

藥方組成:款冬花(一兩),杏仁(一兩,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去除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研磨成膏狀),紫菀(一兩半,去除莖部和泥土),蛤蚧(一對,保留頭尾,塗上酥油用文火烤至金黃),柏葉(三分),白石英(一兩半,細研磨後用水漂洗),人參(三分,去除蘆頭),炙甘草(三兩,稍微烤紅切碎),五味子(三分),白茯苓(一兩),天門冬(一兩半,去除內心後烘乾),鹿角膠(二兩,搗碎後炒至黃色乾燥),乾薑(半兩,炮裂後切碎),桂心(三分),熟地黃(一兩)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加入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製數百次,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粥送服二三十丸。

治療久咳、咳膿血:可服用阿膠煎

藥方組成:阿膠(二兩,搗碎後炒至黃色乾燥),山藥(一兩),白茯苓(一兩),天門冬(一兩半,去除內心後烘乾),貝母(一兩,煨烤至微黃),酥油(一兩),生地黃汁(一升),生薑汁(一合),白蜜(二合),杏仁(一兩,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去除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研磨成膏狀)

製作方法:將前面五味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與後面的五味藥材混合。在銀製容器中,用文火慢慢熬煮至合適程度。用不吸水的容器盛裝。每次不拘時間,含服半個棗子大小的藥膏,慢慢咽下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