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六 (29)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十六 (29)

1. 治咳嗽熏法諸方

治咳嗽。用藥熏方。

臭黃(一錢),豬牙皂莢末(一錢),蠟(一分細切),膩粉(一錢),人乳汁(一合),大麻仁(一合研爛)

上件藥。都以乳汁調和令勻。以蘆葦筒長一尺二寸。破作兩片。一尺塗藥。二寸令空。卻令相合。以線系定。須令心中通氣。余有一半藥。塗在一張蠟紙上。裹定筒子。曬乾。一頭點火。一頭吸菸。逐口嚥下。如覺口乾。便吃稀粥。及吃少蜜。其煙筒子歇口時。權以物寒定。如此熏三四遍。肺內有蟲即吐出。如無蟲。亦有黑涎及血。吐便出。

又方。

薰黃(一兩細研)

上以蠟紙一張。用薰黃薄塗令勻。與蠟和乳入。急卷如上法。熏之。以吐為度。七日將息後。吃羊肉羹補之。

又方。

上以爛青布。廣四寸。上鋪熟艾。其艾上又布少白礬末。礬上又布少薰黃末。及少鹽。又布少豉末。急卷之。以火燒令著。納干罐子中。以紙縵罐子。上面開一小孔子。以口吸取煙咽之。以吐出灰涎為度。若心悶時。略歇。煙盡乃止。日一二度作。不過三五度瘥。三七日慎油膩物。

治久咳嗽不瘥。熏法。

上每旦取款冬花半兩。用少蜜拌使潤。納於一小鐺中。以瓷碗合鐺。瓷碗底上鑽一孔子。孔中納一小竹筒。如無竹。葦筒亦得。其筒稍長。作之碗鐺相合。令密。安筒處。以面泥之。勿令漏氣。鐺下著炭火燒之。少時。款冬煙自筒出。則口含筒。吸取煙咽之。如覺心少悶。須暫舉頭。

即以指捻筒頭。勿使漏煙。吸菸使盡即止。凡如是。三日一度為之。待至六日。則飽食羊肉餺飥。則便永瘥。

又方。

上搗艾令極熟。薄布於一張紙上。復以少許硫黃末。薄布於艾上。以蘆一枝。與紙相當者。卷之。先以火燒其下。煙從蘆孔中出。吸取煙咽之。若吐即止。止後食粥。明朝復熏之如前。若吸菸得吐。即為效也。

治咳嗽腹脹。上氣不得臥。用藥熏方。

上用蠟紙一張。以熟艾勻薄布遍紙上。薰黃末一分。款冬花末二(三)分。並布艾上。著一葦筒卷之。每取三寸。以粗線系定。燒下頭。吸菸咽之。盡三劑即瘥。瘥後斷鹽醋一百日。

白話文:

治咳嗽熏法諸方

治療咳嗽,採用藥物熏蒸的方法。

一種方法是用臭黃一錢、豬牙皂莢末一錢、蠟一分(切碎)、膩粉一錢、人乳汁一合、大麻仁一合(研磨成泥)混合。將所有藥材用人乳汁調和均勻。取一根長一尺二寸的蘆葦管,剖成兩片,在一尺長的部分塗上藥膏,留下二寸空著,然後將兩片合攏,用線綁緊,務必確保蘆葦管中心通氣。將剩下的藥膏塗在一張蠟紙上,包住蘆葦管,曬乾。點燃一端,從另一端吸入煙氣,並將煙氣嚥下。如果覺得口乾,就喝點稀粥或少許蜂蜜。休息時,用東西堵住吸煙的管口。如此熏蒸三四次,肺部如有蟲,就會吐出來;如果沒有蟲,也會吐出黑色痰液或血。

另一種方法是用薰黃一兩(研磨成細粉)。將薰黃均勻地薄塗在一張蠟紙上,與蠟和人乳汁混合,迅速捲起來,如同上述方法一樣熏蒸,直到吐出為止。七天後休息,再吃羊肉羹補身體。

還有一種方法是用四寸寬的爛青布,上面鋪上熟艾,艾草上面再撒少許白礬末,白礬末上面再撒少許薰黃末和鹽,以及少許豉末,迅速捲起來,用火燒至著火,放入乾燥的罐子裡,用紙包裹罐子,在上面開一個小孔,用嘴吸取煙氣並嚥下,直到吐出灰白色的痰液為止。如果覺得胸悶,就稍作休息,煙氣用盡後停止。一天做一到二次,最多做三到五次即可痊癒。療程結束後,三七天內要忌食油膩食物。

治療久咳不癒,可用熏蒸療法。每天早上取款冬花半兩,用少許蜂蜜拌勻使其濕潤,放入一個小鍋中,用瓷碗蓋住鍋子,在瓷碗底部鑽一個小孔,在孔中插入一根小竹管(沒有竹管,蘆葦管也可以),竹管稍微長一些,使之與碗和鍋緊密結合,並用麵泥封住,避免漏氣。在鍋下放炭火燒,不久,款冬花的煙就會從竹管冒出來,然後含住竹管吸入煙氣並嚥下。如果覺得有點胸悶,就暫時抬頭,用手指堵住竹管的管口,避免漏煙。吸完煙後停止。這樣,每三天做一次,持續六天後,飽食羊肉餺飥(一種食物),就能痊癒。

另一種方法是用艾草搗碎使其非常柔軟,薄薄地鋪在一張紙上,再在其上薄薄地撒上少許硫磺末,用一根與紙大小相符的蘆葦管捲起來,先用火燒蘆葦管底部,煙氣從蘆葦管的孔中冒出,吸入煙氣並嚥下,吐出來後停止。停止後吃粥,第二天早上繼續像之前一樣熏蒸。如果吸煙後能吐出東西,就表示有效。

治療咳嗽、腹脹、氣喘不能平臥,可用藥物熏蒸的方法。用一張蠟紙,將熟艾均勻地薄薄地鋪在紙上,再撒上薰黃末一分、款冬花末二(三)分,一起鋪在艾草上,用一根蘆葦管捲起來,每次取三寸長,用粗線綁緊,燒蘆葦管的下端,吸入煙氣並嚥下。熏蒸三次就能痊癒。痊癒後一百天內要忌食鹽和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