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 (29)
卷第五 (29)
1. 治胃虛冷諸方
夫胃合於脾。足陽明是其經也。為水穀之海。凡五味五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六腑實而不滿。五臟滿而不實。若臟氣不足調之於胃。胃虛則生寒。寒則若(苦)飢。心腹恆痛。兩脅虛脹。咽喉不利。食飲不下。面目浮腫。淅淅惡風。目中急。足經寒不得安臥。則是胃虛冷之候也。
治胃虛冷。淅淅惡寒。目中急痛。耳鳴脛寒。不得臥。心腹多冷氣。身體無澤。補胃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銼),防風(一兩去蘆頭),柏子仁(一兩),細辛(一兩),桂心(一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人參(一兩去蘆頭),芎藭(一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忌生冷油膩。
治胃中虛冷。胸膈腹脅脹滿。四肢不利。人參散方。
人參(三分去蘆頭),白朮(半兩),赤茯苓(半兩),黃耆(半兩銼),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木香(半兩),桔梗(半兩去蘆頭),大腹皮(半兩銼),甘草(一分炙微赤銼),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胃中虛冷。肌肉不榮。身體枯燥。骨節皆痛。宜服熟乾地黃散方。
熟乾地黃(一兩),白茯苓(三分),當歸(一分銼微炒),麥門冬(三分去心焙),乾薑(半兩炮裂銼),川椒(一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出汗),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桂心(三分),甘草(一兩炙微赤銼),人參(一兩去蘆頭),五味子(三分),木香(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忌生冷。
治胃中虛冷。氣攻腹脅。妨悶。食久不消。宜服厚朴散方。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肉豆蔻(三分去殼),木香(三分),訶黎勒(一兩煨用皮),檳榔(三分),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胃中虛冷。氣上奔。胸中憤悶。腹㽲痛。吐利宿水。宜服人參丸方。
人參(半兩去蘆頭),桂心(半兩),乾薑(半兩炮裂銼),白茯苓(半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白朮(半兩),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白話文:
治胃虛冷諸方
胃與脾臟相連,足陽明經脈循行於胃,胃是水穀的倉庫。所有酸甜苦辣鹹五味和五穀雜糧入口,胃就充盈而腸道空虛;食物下行到腸道,腸道就充盈而胃就空虛。所以,六腑雖然充盈卻不飽滿,五臟雖然飽滿卻不充盈。如果臟腑元氣不足,就需要調養胃氣。胃虛則生寒,寒則會感到飢餓,伴隨心腹持續疼痛、兩脅脹滿、咽喉不適、飲食不下、面目浮腫、怕風、眼睛脹痛、腳冷得睡不著覺,這些都是胃虛寒的症狀。
補胃黃耆散方 (治胃虛冷,淅淅惡寒,目中急痛,耳鳴脛寒,不得臥,心腹多冷氣,身體無澤)
黃耆(一兩,切碎)、防風(一兩,去蘆頭)、柏子仁(一兩)、細辛(一兩)、桂心(一兩)、陳橘皮(一兩,湯浸泡去除白色內瓤後烘乾)、人參(一兩,去蘆頭)、芎藭(一兩)、甘草(一分,炙烤至微紅再切碎)、吳茱萸(一分,湯浸泡七次後烘乾再微炒)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五錢,用一杯半的水,加生薑半片,大棗三枚,煎煮至六分,濾渣,溫服,飯前服用。忌食生冷油膩食物。
人參散方 (治胃中虛冷,胸膈腹脅脹滿,四肢不靈活)
人參(三分,去蘆頭)、白朮(半兩)、赤茯苓(半兩)、黃耆(半兩,切碎)、附子(三分,炮製後去皮和臍)、木香(半兩)、桔梗(半兩,去蘆頭)、厚樸(半兩,切碎)、甘草(一分,炙烤至微紅再切碎)、陳橘皮(一兩,湯浸泡去除白色內瓤後烘乾)、訶黎勒(一兩,煨烤後取其皮)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的水煎煮至六分,濾渣,飯前溫服。
熟乾地黃散方 (治胃中虛冷,肌肉不滋潤,身體乾燥,骨節疼痛)
熟乾地黃(一兩)、白茯苓(三分)、當歸(一分,切碎微炒)、麥門冬(三分,去心烘乾)、乾薑(半兩,炮製後切碎)、川椒(一分,去蒂頭和未成熟的,微炒至出汗)、吳茱萸(一分,湯浸泡七次後烘乾再微炒)、桂心(三分)、甘草(一兩,炙烤至微紅再切碎)、人參(一兩,去蘆頭)、五味子(三分)、木香(三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過篩。每次飯前用溫酒調服二錢。忌食生冷。
厚朴散方 (治胃中虛冷,氣體衝擊腹脅,胸悶,久食不消化)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抹生薑汁炙烤至香熟)、肉豆蔻(三分,去殼)、木香(三分)、訶黎勒(一兩,煨烤後取其皮)、檳榔(三分)、陳橘皮(三分,湯浸泡去除白色內瓤後烘乾)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過篩。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的水,加生薑半片,大棗三枚,煎煮至六分,濾渣,飯前溫服。
人參丸方 (治胃中虛冷,氣往上衝,胸悶,腹痛,嘔吐宿水)
人參(半兩,去蘆頭)、桂心(半兩)、乾薑(半兩,炮製後切碎)、白茯苓(半兩)、陳橘皮(半兩,湯浸泡去除白色內瓤後烘乾)、訶黎勒(一兩半,煨烤後取其皮)、厚朴(一兩,去粗皮,塗抹生薑汁炙烤至香熟)、白朮(半兩)、木香(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調和,反覆搗杵一二百下,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用粥服用三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