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六 (25)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十六 (25)

1. 治咳嗽不得睡臥諸方

治咳嗽。晝夜不得睡臥。咽喉作聲。宜服此方。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桔梗(半兩去蘆頭),乾薑(半兩炮裂銼),前胡(三分去蘆頭),射干(半兩),五味子(半兩),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羊棗大。每服一丸。含咽津。日三四服。

白話文:

治療咳嗽導致整天無法入睡,喉嚨發出聲音的藥方

這個藥方適合治療因咳嗽導致白天晚上都無法睡覺、躺臥,且喉嚨發出聲音的狀況。

藥方組成如下: 川烏頭(半兩,炮製過,去除皮和臍)、桔梗(半兩,去除蘆頭)、乾薑(半兩,炮製過,切成細塊)、前胡(三分,去除蘆頭)、射干(半兩)、五味子(半兩)、川椒(半兩,去除眼睛和未開口的,稍微炒過去除汗)

將以上藥材全部搗碎研磨成粉末,再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用力搗二三百下,做成羊棗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含在口中慢慢吞嚥藥汁,一天服用三到四次。

2. 治咳嗽唾膿血諸方

夫咳嗽唾膿血者。由損肺傷心故也。脈主氣。心主血。肺感於寒者。則成咳嗽。嗽傷於陽脈。則有血。血與氣相隨而行。咳嗽極。其血動氣俱乘於肺。血與津液相搏。蘊結成膿。故咳嗽而唾膿血也。

治咳嗽唾膿血。胸滿痛。不能食。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銼),桂心(一兩),熟乾地黃(一兩),赤茯苓(一兩),紫菀(一兩去苗土),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當歸(一兩),五味子(一兩),麥門冬(一兩去心),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白前(一兩),桑根白皮(一兩半銼),人參(一兩去蘆頭),鹿角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傷咳嗽唾膿血。腹中有氣。不欲飲食。惡水。目暗。足脛酸寒。宜服乾地黃散方。

熟乾地黃(一兩),白茯苓(三分),芎藭(一兩),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桂心(三分),紫菀(三分去苗土),人參(一兩去蘆頭),大麻仁(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二(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二枚。大麥一匙。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唾膿血。氣短不得眠臥。宜服此方。

桂心(三分),人參〔二(三)分去蘆頭〕,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紫菀(三分去苗土),熟乾地黃(一兩半),桑根白皮(二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入黑餳半兩更煎。候餳消。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唾膿血。日夜不止。喘息短氣。宜服鹿角膠散方。

鹿角膠(搗碎炒令黃燥),柏葉(炙令微黃),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乾薑(炮裂),白蒺藜(微炒去刺),麻黃(去根節),紫菀(去苗),人參(去蘆頭),刺薊(以上各半兩),芫花(半兩醋拌炒令乾)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三兩沸。不計時候。和滓溫服。

治咳嗽唾膿血。宜服百部丸方。

百部(二兩),黃芩(一兩),桂心(一兩),五味子(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紫菀(一兩去苗土),乾薑(一兩炮裂銼),生乾地黃(二兩),茜根(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肺臟虛熱。咳嗽。咽乾痛。時唾膿血。宜服此方。

生地黃(取自然汁八合),黑餳(三合),白蜜(三合),白沙糖(三合),生薑汁(一合),川升麻(三兩搗末),鹿角膠(三兩搗碎炒令黃燥),杏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令黃研如膏),酥(三合)

上件藥。都於銀鍋中。以慢火煎。勿住手。候稀稠得所。以不津器盛之。不計時候。含一茶匙咽津。

白話文:

治咳嗽唾膿血諸方

咳嗽並吐出膿血,是因為肺受損傷,心受損傷的緣故。脈絡主導氣血運行,心臟主管血液。肺部受寒邪侵襲,就會導致咳嗽;咳嗽損傷陽氣的脈絡,就會出現咳血。血液和氣血相伴而行,咳嗽嚴重時,血液和氣血都會衝擊肺部。血液與津液交搏,積聚而形成膿液,所以才會咳嗽並吐出膿血。

治療咳嗽並吐出膿血、胸部滿悶疼痛、不能進食者,宜服用黃耆散:

黃耆(一兩,切碎)、桂枝心(一兩)、熟乾地黃(一兩)、赤茯苓(一兩)、紫菀(一兩,除去苗莖和泥土)、陳橘皮(一兩,用溫水浸泡,去除白色內瓤,烘乾)、當歸(一兩)、五味子(一兩)、麥門冬(一兩,去除心)、甘草(一兩,炙烤至微紅,切碎)、白前(一兩)、桑白皮(一兩半,切碎)、人參(一兩,除去蘆頭)、鹿角膠(二兩,搗碎,炒至黃色乾燥)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藥粉。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水(約150毫升),加棗子三枚、竹茹一分,煎煮至六分(約90毫升),過濾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肺部受損引起的咳嗽、吐出膿血、腹中脹氣、不想吃東西、惡心、視力模糊、小腿酸痛畏寒者,宜服用乾地黃散:

熟乾地黃(一兩)、白茯苓(三分)、川芎(一兩)、鹿角膠(一兩,搗碎,炒至黃色乾燥)、桂枝心(三分)、紫菀(三分,除去苗莖和泥土)、人參(一兩,除去蘆頭)、大麻仁(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藥粉。每次服用二至三錢,用一杯水(約150毫升),加棗子二枚、大麥一匙,煎煮至六分(約90毫升),過濾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咳嗽並吐出膿血、氣短無法睡眠者,宜服用此方:

桂枝心(三分)、人參(二至三分,除去蘆頭)、阿膠(一兩,搗碎,炒至黃色乾燥)、紫菀(三分,除去苗莖和泥土)、熟乾地黃(一兩半)、桑白皮(二兩,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用粗篩過篩,製成藥粉。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水(約150毫升),加生薑半分,煎煮至六分(約90毫升),過濾藥渣,加入黑糖半兩再煎煮至糖溶化,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咳嗽並吐出膿血,日夜不止,呼吸急促氣短者,宜服用鹿角膠散:

鹿角膠(搗碎,炒至黃色乾燥)、柏葉(炙烤至微黃)、川椒(去除蟲蛀和閉口者,微炒去汗)、乾薑(炮製至裂開)、白蒺藜(微炒去刺)、麻黃(去除根節)、紫菀(去除苗莖)、人參(去除蘆頭)、刺薊(以上各半兩)、芫花(半兩,用醋拌炒至乾燥)

將以上藥材搗碎,用細篩過篩,製成藥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約75毫升),煎煮至沸騰三次,不拘時間,和藥渣一起溫服。

治療咳嗽並吐出膿血者,宜服用百部丸:

百部(二兩)、黃芩(一兩)、桂枝心(一兩)、五味子(一兩)、甘草(一兩,炙烤至微紅,切碎)、紫菀(一兩,除去苗莖和泥土)、乾薑(一兩,炮製至裂開,切碎)、生乾地黃(二兩)、茜草根(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藥粉,用蜂蜜調和,反覆搗至三百下左右,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不拘時間,用粥送服。

治療肺臟虛熱、咳嗽、咽喉乾燥疼痛,間歇性吐出膿血者,宜服用此方:

生地黃汁(八合)、黑糖(三合)、白蜜(三合)、白砂糖(三合)、生薑汁(一合)、川升麻(三兩,搗碎成末)、鹿角膠(三兩,搗碎,炒至黃色乾燥)、杏仁(三兩,用溫水浸泡,去除皮尖和雙仁,麩炒至黃色,研磨成膏)、酥油(三合)

將以上藥材一起放入銀鍋中,用小火慢煎,注意隨時攪拌,直到達到所需的濃稠度,盛放在乾淨的容器中。不拘時間,每次含一茶匙,咽下藥汁。

治療咳嗽喘急,喉嚨好像有東西卡住,吐出膿血不止者,宜服用此方:

酥油(三兩)、杏仁(二兩,用溫水浸泡,去除皮尖和雙仁,麩炒至微黃,研磨成膏)、阿膠(二兩,搗碎,炒至黃色乾燥,研磨成末)、生薑汁(一合)、白蜜(三至五合)、紫蘇子(二兩,微炒,研磨成膏)

將以上藥材混合均勻,放入銀鍋中,用小火熬製成膏。每次服用一匙,用溫粥送服,每日服用四至五次。

治療咳嗽傷肺,吐出膿血者,宜服用此方:

茅根(二兩)、生地黃(二兩)、生薑(一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均勻。每次服用半兩,用一杯水(約150毫升),煎煮至五分(約75毫升),過濾藥渣,不拘時間,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