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六 (24)
卷第四十六 (24)
1. 治咳嗽不得睡臥諸方
夫肺氣不足。為風冷所傷。則咳嗽。而氣還聚於肺。則肺脹。邪氣與正氣相搏。不得宣通。胸中痞塞。痰飲留滯。喘息短氣。晝夜常嗽。不得睡臥也。
治咳嗽。晝夜不得睡臥。胸中不利。百部散方。
百部(一兩),細辛(一兩),貝母(一兩煨微黃),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紫菀(一兩半去苗土)桂心(一兩),白朮(一兩),麻黃(三兩去根節),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五味子(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喘氣逆急。不得睡臥。宜服此方。
桑根白皮(一兩銼),木通(一兩銼),桔梗(三分去蘆頭),紫蘇苗(三分),大腹皮(一兩銼),款冬花(半兩),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同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氣咳嗽。不得睡臥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大腹皮(一兩銼),白蒺藜(三分微炒去刺),百合(一兩),麥門冬(三分去心),桔梗(三分去蘆頭),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葛根(三分銼),黃芩(三分),赤茯苓(一兩),葡萄枝(三尺銼),酸棗仁(一兩微炒令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氣喘。上焦煩壅。不得睡臥方。
赤茯苓(二兩),桑根白皮(一兩銼),人參(一兩去蘆頭),麥門冬(一兩去心),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酸棗仁(三分),麻黃(一兩去根節),大腹皮(一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睡臥不得。宜服此方。
杏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黃耆(一兩銼),酸棗仁(一兩微炒),麻黃(一兩去根節),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桑根白皮(一兩銼)
上件藥。除杏仁外。搗羅為末。入杏仁膏。拌研令勻。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咳嗽。肺臟壅熱。咽喉閉塞。不得睡臥。天門冬膏方。
天門冬(二兩去心),麥門冬(二兩去心),款冬花(一兩),貝母(一兩煨微黃),紫菀(一兩去苗土),白前(一兩),生地黃汁(五合),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黃研如膏),白蜜(五合),酥(二兩)
上件藥。天門冬等六味。細銼。以水五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納地黃汁杏仁膏酥蜜等。於銀鍋中。以慢火煎成膏。盛於不津器中。每日夜五七度。含一茶匙。咽津。極效。
白話文:
治咳嗽不得睡臥諸方
肺氣不足,受風寒侵襲,就會咳嗽。而氣鬱結於肺,則肺脹。邪氣與正氣相搏,氣血運行不暢,胸中堵塞,痰飲停滯,喘息氣短,日夜咳嗽不止,無法睡臥。
以下列出幾種治療日夜咳嗽、無法睡臥的處方:
方一:治咳嗽,日夜不得睡臥,胸中不適
藥物:百部一兩、細辛一兩、貝母(煨至微黃)一兩、甘草(炙至微赤,切碎)一兩、紫菀(去苗土)一兩半、桂心一兩、白朮一兩、麻黃(去根節)三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至微黃)二兩、五味子一兩。
用法: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水(約150ml),加生薑半片,煎至六分(約90ml),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方二:治咳嗽,喘氣逆急,不得睡臥
藥物:桑根白皮(切碎)一兩、木通(切碎)一兩、桔梗(去蘆頭)三分、紫蘇苗三分、大腹皮(切碎)一兩、款冬花半兩、郁李仁(湯浸去皮,微炒)三分。
用法: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水(約150ml),加生薑半片,同煎至五分(約75ml),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方三:治肺氣咳嗽,不得睡臥
藥物:人參(去蘆頭)一兩、大腹皮(切碎)一兩、白蒺藜(微炒去刺)三分、百合一兩、麥門冬(去心)三分、桔梗(去蘆頭)三分、枇杷葉(拭去毛,炙至微黃)半兩、葛根(切碎)三分、黃芩三分、赤茯苓一兩、葡萄枝(切碎)三尺、酸棗仁(微炒至香)一兩。
用法: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杯水(約200ml),煎至五分(約100ml),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方四:治咳嗽氣喘,上焦煩熱壅塞,不得睡臥
藥物:赤茯苓二兩、桑根白皮(切碎)一兩、人參(去蘆頭)一兩、麥門冬(去心)一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至微黃)三分、甘草(炙至微赤,切碎)半兩、酸棗仁三分、麻黃(去根節)一兩、大腹皮(切碎)一兩。
用法: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杯水(約200ml),加生薑半片,煎至五分(約100ml),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方五:治咳嗽睡臥不得
藥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至微黃,研成膏)三兩、黃耆(切碎)一兩、酸棗仁(微炒)一兩、麻黃(去根節)一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瓤,焙乾)半兩、甘草(炙至微赤,切碎)半兩、桑根白皮(切碎)一兩。
用法:除杏仁膏外,將其餘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加入杏仁膏拌勻研磨,用蜂蜜調和,反覆搗磨二三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不拘時辰,用粥送服。
方六:治咳嗽,肺臟壅熱,咽喉閉塞,不得睡臥
藥物:天門冬(去心)二兩、麥門冬(去心)二兩、款冬花一兩、貝母(煨至微黃)一兩、紫菀(去苗土)一兩、白前一兩、生地黃汁五合、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至黃,研成膏)一兩、白蜜五合、酥二兩。
用法:將天門冬等六味藥切碎,加五大杯水煎至一大杯,去渣。然後加入生地黃汁、杏仁膏、酥、蜜等,用銀鍋小火熬成膏,盛在乾燥的容器中。每日夜服用五到七次,每次含一茶匙,嚥下藥汁,效果極佳。
方七:治咳嗽,日夜不得睡臥,咽喉作聲
藥物:川烏頭(炮製去皮、臍)半兩、桔梗(去蘆頭)半兩、乾薑(炮製切碎)半兩、前胡(去蘆頭)三分、射干半兩、五味子半兩、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半兩。
用法: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反覆搗磨二三百下,製成羊棗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含在口中,嚥下藥汁,每日服用三到四次。
注:以上劑量單位均為古代中藥單位,現代使用需遵照醫生囑咐,不可自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