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六 (22)
卷第四十六 (22)
1. 治咳嗽喉中作呀呷聲諸方
夫氣者肺之所主。若肺虛為風冷所搏。則經絡痞澀。氣道不利。嗽而作聲也。此由肺氣不足。上焦壅滯。痰飲留結。在於胸府。不能消散。嗽則氣動於痰。上搏咽喉之間。痰與氣相系。隨嗽動息。故呀呷有聲也。
治咳嗽。心胸痰滯。喉中作呀呷聲。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三分去蘆頭),木通(三分銼),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旋覆花(半兩),紫菀(半兩去苗土),款冬花(半兩),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桑根白皮(半兩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坐臥不得。喉中作呀呷聲。宜服白前散方。
白前(一兩),紫菀(一兩去苗土),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大戟(一分銼碎微炒),麻黃(一兩去根節),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氣。喉中作呀呷聲。痰黏咳嗽。胸膈短氣。脅肋堅脹。宜服赤茯苓丸方。
赤茯苓〔三(一)兩〕,旋覆花(半兩),桔梗(三分去蘆頭),桑根白皮(一兩銼),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百合(半兩),熟乾地黃(二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棗湯下二十丸。
治咳嗽。喉寒呀呷聲。香墨丸方。
細香墨(半兩),甘遂(半兩煨令黃),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前胡(一兩去蘆頭),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更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臨臥。以粥飲下三丸。
治咳嗽上氣。喉中呀呷久。大小腸不利。宜服此方。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木通〔二(一)兩銼〕,桑根白皮(一兩銼),川大黃〔一(二)兩銼碎微炒〕,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大麻仁(一兩銼研如膏),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微炒),紫菀(三分去苗土)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煎桑枝湯。下二十丸。日三服。
治咳嗽。喉中呀呷。宜服此方。
桂心(一兩),不蚛皂莢(五挺去黑皮塗酥炙黃焦去子),栝蔞(一枚全者炙令乾),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十五丸。
治咳嗽。喉中呀呷作聲。無問年月遠近。悉治之方。
訶黎勒皮(一兩),黃連(一兩去須),露蜂房(一兩炙微黃)
白話文:
治療咳嗽,喉嚨發出「呀呷」聲的各種方法
氣是肺所主導的。如果肺虛,受到風寒侵襲,就會導致經絡阻塞,氣道不順暢,進而咳嗽並發出聲音。這是因為肺氣不足,上焦(胸部以上)壅塞,痰飲積聚在胸部,無法消散。咳嗽時,氣會帶動痰液,向上衝擊咽喉,痰與氣相互影響,隨著咳嗽而動,因此發出「呀呷」聲。
治療咳嗽,胸口有痰,喉嚨發出「呀呷」聲,適合服用前胡散。
藥材包含:前胡(除去蘆頭,取三分)、木通(切碎,取三分)、半夏(用熱水洗七次以去除黏滑,取半兩)、旋覆花(取半兩)、紫菀(除去莖葉泥土,取半兩)、款冬花(取半兩)、枳殼(用麩皮炒至微黃,除去內瓤,取三分)、杏仁(用熱水浸泡,去皮尖和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取三分)、甘草(用火烤至微紅,切碎,取半兩)、桑白皮(切碎,取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碗水,加入半分的生薑,煎至六分。去除藥渣,不論何時都可以溫服。
治療咳嗽,無法安坐或躺臥,喉嚨發出「呀呷」聲,適合服用白前散。
藥材包含:白前(取一兩)、紫菀(除去莖葉泥土,取一兩)、半夏(用熱水洗七次以去除黏滑,取一兩)、大戟(切碎,稍微炒一下,取一分)、麻黃(除去根節,取一兩)、甘草(用火烤至微紅,切碎,取半兩)。
將以上藥材粗略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一碗水,加入半分的生薑,煎至五分。去除藥渣,不論何時都可以溫服。
治療肺氣不順,喉嚨發出「呀呷」聲,痰液黏稠,咳嗽,胸悶氣短,兩脅脹痛,適合服用赤茯苓丸。
藥材包含:赤茯苓(取三兩,或作一兩)、旋覆花(取半兩)、桔梗(除去蘆頭,取三分)、桑白皮(切碎,取一兩)、杏仁(用熱水浸泡,去皮尖和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研磨成膏狀,取一兩)、百合(取半兩)、熟地黃(取二兩)、甘草(用火烤至微紅,切碎,取半兩)、郁李仁(用熱水浸泡,去皮,稍微炒一下,取三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加入煉製過的蜂蜜,搗製三四百下,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論何時,用煎過的棗湯送服二十丸。
治療咳嗽,喉嚨發冷,發出「呀呷」聲,適合服用香墨丸。
藥材包含:細香墨(取半兩)、甘遂(用火煨黃,取半兩)、甜葶藶(用紙隔開炒至紫色,取半兩)、前胡(除去蘆頭,取一兩)、川大黃(切碎,稍微炒一下,取二兩)、巴豆(去皮心,研磨,用紙包住壓榨去除油脂,取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加入巴豆繼續研磨均勻,加入煉製過的蜂蜜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臨睡前,用粥送服三丸。
治療咳嗽氣喘,喉嚨發出「呀呷」聲持續很久,大小腸功能不佳,適合服用此方。
藥材包含:天門冬(除去心部,烘乾,取一兩半)、木通(切碎,取二兩,或作一兩)、桑白皮(切碎,取一兩)、川大黃(切碎,稍微炒一下,取一兩,或作二兩)、杏仁(用熱水浸泡,去皮尖和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取三分)、大麻仁(切碎研磨成膏狀,取一兩)、郁李仁(用熱水浸泡,去皮,稍微炒一下,取三分)、紫菀(除去莖葉泥土,取三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加入煉製過的蜂蜜,搗製三四百下,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用煎過的桑枝湯送服二十丸,每日三次。
治療咳嗽,喉嚨發出「呀呷」聲,適合服用此方。
藥材包含:桂心(取一兩)、不蛀皂莢(去除黑色外皮,塗上酥油烤至黃褐色,除去種子,取五個)、栝蔞(整個烤乾,取一個)、甜葶藶(用紙隔開炒至紫色,取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加入煉製過的蜂蜜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不論何時,用粥送服十五丸。
治療咳嗽,喉嚨發出「呀呷」聲,不論病程長短,都有效的方子。
藥材包含:訶子皮(取一兩)、黃連(除去鬚根,取一兩)、露蜂房(烤至微黃,取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加入煉製過的蜂蜜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論何時,用溫熱的米漿水送服三十丸。
治療咳嗽氣喘,喉嚨發出「呀呷」聲的方子。
藥材包含:肥皂莢(切碎,去除黑色外皮,取兩個)、好酥油(取一兩)。
將皂莢用小火烤,慢慢塗上酥油,並多次翻面,直到酥油用盡。烤至焦黃,搗碎過篩成粉末,加入煉製過的蜂蜜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論何時,用粥送服十丸。
治療咳嗽,喉嚨發出「呀呷」聲,多年不癒的,適合服用此方。
藥材包含:鱟魚殼(取半兩)、豬牙皂莢(去除黑色外皮,塗上酥油烤至焦黃,除去種子,取一分)、貝母(煨至微黃,取一分)、桔梗(除去蘆頭,取一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加入煉製過的蜂蜜製成如小彈子大小的藥丸。每次含服一丸,慢慢吞嚥汁液,服用三丸後會吐出惡涎,病就好轉。
又一方。
藥材包含:水牛鼻尖(用小火烤乾)。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用茶水沖服一錢,通常五服內見效。
又一方。
藥材包含:蟬殼(研磨成粉末,取七個)。
用粥送服。
治療喉嚨長期發出「呀呷」聲的咳嗽。
藥材包含:莨菪子(用水淘洗,去除浮在水面的,用水煮至發芽,等乾燥後炒至黃黑色,取一分)、木香(取一分)、雄黃(研磨成細粉,取一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加入雄黃一同研磨均勻。用羊脂塗在一張青色的紙上,將藥粉攤在紙上,用細筷子捲起紙,點燃一頭讓煙冒出,對著嘴巴熏,每次熏,吞嚥十幾口氣,每日三四次,病就會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