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六 (9)
卷第四十六 (9)
1. 治咳嗽喘急諸方
夫五臟皆稟氣於肺。若肺氣虛。為風冷所乘。使經絡痞澀。氣不宣通。則肺壅脹。脹則氣逆。則心胸滿塞。故令咳嗽喘急也。
治咳嗽喘急。胸膈煩悶。宜服馬兜鈴散方。
馬兜鈴(一兩),桑根白皮(一兩銼),川升麻(半兩),燈心(三束),甘草(三分炙微赤銼),大腹皮(一兩銼),赤茯苓(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喘急。咽喉不利。胸中似物妨塞。紫菀散方。
紫菀(一兩去苗土),桑根白皮(二兩銼),款冬花(半兩),葳蕤(半兩),柴胡(三分去苗),桔梗(一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赤茯苓(一兩),川升麻(三分),射干(半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喘急。面目四肢浮腫。宜服馬兜鈴散方。
馬兜鈴(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貝母(一兩煨微黃),甘草(一兩炙微赤銼),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麻黃(一兩去根節),知母(一兩)皂莢(一兩去黑皮塗酥炙微黃焦去子),五靈脂(一兩),威靈仙(一兩),桑根白皮(一兩銼),款冬花(一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黃明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淡漿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咳嗽喘急。坐臥不得。宜服此方。
漢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炒令汗出),豬牙皂莢(一兩去黑皮塗酥炙微黃焦去子),乾薑(三分炮裂銼),甜葶藶(三分隔紙炒令紫色)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桑根白皮湯下二十丸。
治咳嗽喘急。腹脅堅脹。小便不利。宜服杏仁丸方。
杏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別研如膏),桂心(一兩),馬兜鈴(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瞿麥穗(一兩),木通(一兩銼),大腹皮(一兩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杏仁膏。入少煉蜜。同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棗湯下三十丸。
治咳嗽喘急方。
雌黃(一分),雄黃〔二(一)分〕,杏仁(七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細研為末。以蟾酥和丸。如粟米大。不計時候。以燈心煎湯下三丸。
治咳嗽喘急。形體虛羸。不思食飲。宜服紫蘇子煎方。
紫蘇子(五合微炒),生地黃汁(一升),麥門冬汁(五合),白前(一兩),生薑汁(二合),貝母(一兩煨微黃),人參(一兩去蘆頭),白蜜(一升),杏仁(五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紫苑(二兩去苗土),五味子(一兩)
白話文:
治咳嗽喘急諸方
人體五臟的氣都依靠肺來供給。如果肺氣虛弱,受到風寒的侵襲,導致經絡阻塞不通暢,就會使肺部壅塞脹滿,脹滿則氣逆,造成心胸滿悶,因此引起咳嗽喘急。
治療咳嗽喘急、胸膈煩悶,宜服用馬兜鈴散:
馬兜鈴一兩、桑根白皮一兩(銼碎)、川升麻半兩、燈心三束、甘草三分(炙微赤,銼碎)、大腹皮一兩(銼碎)、赤茯苓一兩、枳殼一兩(麩炒至微黃,去瓤)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盞水,加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咳嗽喘急、咽喉不利,胸中感覺有東西堵塞,宜服用紫菀散:
紫菀一兩(去苗土)、桑根白皮二兩(銼碎)、款冬花半兩、葳蕤半兩、柴胡三分(去苗)、桔梗一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碎)、赤茯苓一兩、川升麻三分、射干半兩、枳殼一兩(麩炒至微黃,去瓤)
將以上藥材搗碎,用粗羅篩過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盞水,加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咳嗽喘急、面部四肢浮腫,宜服用馬兜鈴散(此方與上方藥材組成不同):
馬兜鈴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貝母一兩(煨至微黃)、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碎)、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至微黃)、甜葶藶一兩(隔紙炒至紫色)、麻黃一兩(去根節)、知母一兩、皂莢一兩(去黑皮,塗酥炙至微黃焦,去子)、五靈脂一兩、威靈仙一兩、桑根白皮一兩(銼碎)、款冬花一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乾)、黃明膠二兩(搗碎,炒至黃燥)
將以上藥材搗碎,用粗羅篩過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淡漿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咳嗽喘急,坐臥不安,宜服用此方:
漢椒一兩(去蒂及閉口者,炒至出汗)、豬牙皂莢一兩(去黑皮,塗酥炙至微黃焦,去子)、乾薑三分(炮裂,銼碎)、甜葶藶三分(隔紙炒至紫色)
將以上藥材搗碎成末,用棗肉和成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桑根白皮湯送服二十丸。
治療咳嗽喘急、腹脅堅硬脹滿、小便不利,宜服用杏仁丸:
杏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至微黃,研磨成膏)、桂心一兩、馬兜鈴一兩、枳殼一兩(麩炒至微黃)、甜葶藶一兩(隔紙炒至紫色)、瞿麥穗一兩、木通一兩(銼碎)、大腹皮一兩(銼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與杏仁膏、少許煉蜜混合,和成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煎好的棗湯送服三十丸。
治療咳嗽喘急:
雌黃一分、雄黃一分或二分、杏仁七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至微黃)
將以上藥材細細研磨成粉末,用蟾酥和成丸,如粟米大小。不拘時間,用燈心煎湯送服三丸。
治療咳嗽喘急、形體消瘦、不思飲食,宜服用紫蘇子煎:
紫蘇子五合(微炒)、生地黃汁一升、麥門冬汁五合、白前一兩、生薑汁二合、貝母一兩(煨至微黃)、人參一兩(去蘆頭)、白蜜一升、杏仁五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至微黃,研磨成膏)、紫苑二兩(去苗土)、五味子一兩
將以上六味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與藥汁、杏仁膏等一起放入銀鍋中,攪拌均勻,用慢火煎成膏,盛放在乾燥的器皿中。不拘時間,每次服用一或二茶匙,含化咽下。
治療咳嗽、上氣喘急: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至紫色)、桑根白皮一兩(銼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用細羅篩過成粉末。每次用一中盞水,加入燈心一大束、大棗五枚,煎至六分,去渣。每次飯後服用藥粉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