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 (27)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 (27)

1. 治脾臟虛冷泄痢諸方

夫脾胃及大腸虛弱。則邪冷之氣乘之。食飲留滯不消。而成痢也。脾主消水穀。胃為水穀之海。今脾胃既虛。內積冷氣。流於大腸。大腸為傳道之府。化物出焉。今臟腑俱虛。故令泄痢也。

治脾臟虛冷。不思飲食。腹內㽲痛。大腸泄痢。水穀不化。宜服厚朴散方。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人參(半兩去蘆頭),當歸(三分銼微炒),乾薑(半兩炮裂銼),白朮(半兩),乾木瓜(三分),高良薑(半兩銼),訶黎勒(三分煨用皮),桂心(三分),木香(半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生冷油膩。

治脾臟虛冷。大腸泄痢。腹內疼痛。心腹(四肢)不和。少思飲食。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一兩),肉豆蔻(一兩去殼),人參(一兩去蘆頭),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當歸(二兩銼微炒),乾薑(一兩炮裂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蒼朮(二兩銼炒),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之。

治脾臟虛冷。吃食減少。大腸泄痢。腹痛。四肢乏力。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乾薑(半兩炮裂銼),桂心(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附子(一兩炮裂去蘆頭),縮砂(二兩去皮),草豆蔻(一兩去皮),當歸(一兩銼微炒),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熱服。

治脾氣虛冷。大腸泄痢。腹痛。食不消化。阿膠散方。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香燥),艾葉(一兩微炒),乾薑(三分炮裂銼),赤石脂(三分),當歸(一兩銼微炒),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桂心(半兩),芎藭(半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熱粥飲下二錢。忌生冷油膩濕面。

治脾臟虛冷。大腸泄痢。食不消化。腹內疼痛。手足多冷。面色青黃。宜服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乾薑(半兩炮裂銼),龍骨(一兩燒過),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當歸(一兩銼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熱粥飲調下二錢。

治脾臟虛冷。大腸泄痢。腹內疼痛。四肢羸瘦。少力。或渴。不思飲食。宜服厚朴丸方。

白話文:

**脾胃和大腸虛弱,導致寒氣入侵,飲食停滯不消化,形成腹瀉。**脾臟負責消化水穀,胃是水穀的聚集地。現在脾胃虛弱,體內積聚寒氣,流向大腸。大腸是傳導廢物的地方,負責排出。如今五臟六腑都虛弱,所以導致腹瀉。

治療脾臟虛寒,沒有食慾,肚子脹痛,大腸腹瀉,消化不良,可以服用厚朴散。 藥材:厚朴(兩份,去粗皮,用生薑汁塗抹後烤熟)、人參(半份,去蘆頭)、當歸(少許,切碎微炒)、乾薑(半份,炮製後切碎)、白朮(半份)、木瓜乾(少許)、高良薑(半份,切碎)、訶子(少許,煨後用皮)、桂心(少許)、木香(半份)、陳皮(半份,用熱水浸泡後去白瓤,烘乾)、附子(一份,炮製後去皮臍)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杯,加入三顆棗,煎煮至剩六成,去除藥渣,溫熱服用,不限時間。忌食生冷油膩食物。

治療脾臟虛寒,大腸腹瀉,肚子疼痛,身體不適,食慾不佳,可以服用木香散。 藥材:木香(一份)、肉豆蔻(一份,去殼)、人參(一份,去蘆頭)、附子(兩份,炮製後去皮臍)、當歸(兩份,切碎微炒)、乾薑(一份,炮製後切碎)、甘草(半份,烤至微紅切碎)、陳皮(兩份,用熱水浸泡後去白瓤,烘乾)、蒼朮(兩份,切碎炒)、吳茱萸(半份,用熱水浸泡七次後烘乾微炒)、厚朴(兩份,去粗皮,用生薑汁塗抹後烤熟)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粗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杯,加入三顆棗,煎煮至剩六成,去除藥渣,飯前溫熱服用。

治療脾臟虛寒,食量減少,大腸腹瀉,肚子痛,四肢乏力,可以服用白朮散。 藥材:白朮(一份)、乾薑(半份,炮製後切碎)、桂心(半份)、人參(半份,去蘆頭)、厚朴(兩份,去粗皮,用生薑汁塗抹後烤熟)、陳皮(一份,用熱水浸泡後去白瓤,烘乾)、附子(一份,炮製後去蘆頭)、縮砂(兩份,去皮)、草豆蔻(一份,去皮)、當歸(一份,切碎微炒)、訶子(一份,煨後用皮)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杯,加入三顆棗,煎煮至剩六成,去除藥渣,飯前溫熱服用。

治療脾氣虛寒,大腸腹瀉,肚子痛,消化不良,可以服用阿膠散。 藥材:阿膠(一份,搗碎炒香)、艾葉(一份,微炒)、乾薑(少許,炮製後切碎)、赤石脂(少許)、當歸(一份,切碎微炒)、厚朴(兩份,去粗皮,用生薑汁塗抹後烤熟)、桂心(半份)、川芎(半份)、附子(一份,炮製後去皮臍)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細磨成粉末,每次飯前用熱粥送服二錢。忌食生冷油膩和濕麵。

治療脾臟虛寒,大腸腹瀉,消化不良,肚子痛,手腳冰涼,臉色發黃,可以服用訶子散。 藥材:訶子(一份,煨後用皮)、附子(一份,炮製後去皮臍)、乾薑(半份,炮製後切碎)、龍骨(一份,燒過)、吳茱萸(半份,用熱水浸泡七次後烘乾微炒)、當歸(一份,切碎微炒)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細磨成粉末,每次飯前用熱粥送服二錢。

治療脾臟虛寒,大腸腹瀉,肚子痛,四肢消瘦無力,口渴,食慾不振,可以服用厚朴丸。 藥材:厚朴(兩份,去粗皮,用生薑汁塗抹後烤熟)、蒼朮(一份)、訶子(少許,煨後用皮)、當歸(少許,切碎微炒)、乾薑(半份,炮製後切碎)、木香(半份)、縮砂(一份,去皮)、赤石脂(一份)、附子(一份,炮製後去皮臍)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細磨成粉末,飯前用薑棗粥送服二錢。

治療脾臟虛寒,大腸腹瀉,肚子痛,消化不良,臉色發黃,食慾不佳,可以服用木香丸。 藥材:木香(半份)、附子(一份,炮製後去皮臍)、赤石脂(一份)、吳茱萸(半份,用熱水浸泡七次後烘乾微炒)、縮砂(一份,去皮)、訶子(一份,煨後用皮)、高良薑(少許,切碎)、陳皮(一份,用熱水浸泡後去白瓤,烘乾)、當歸(少許,切碎微炒)、草豆蔻(少許,去皮)、白朮(一份)、厚朴(一份半,去粗皮,用生薑汁塗抹後烤熟)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搗三百次左右,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用熱粥送服三十丸。忌食生冷油膩食物。

治療脾臟虛寒,吃東西就嘔吐,消化不良,或者經常腹瀉腹痛,可以服用厚朴丸。 藥材:厚朴(四份,去粗皮,用生薑汁塗抹後烤熟)、乾薑(一份或兩份,炮製後切碎)、人參(一份半,去蘆頭)、吳茱萸(一份,用熱水浸泡七次後烘乾微炒)、陳皮(兩份,用熱水浸泡後去白瓤,烘乾)、白朮(兩份)、半夏(一份半或兩份,用熱水浸泡七次去滑)、當歸(一份半,切碎微炒)、桔梗(一份,去蘆頭)、甘草(半份,烤至微紅切碎) 用法:將以上藥材搗磨成粉末,用酒煮麵糊調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用薑棗湯送服三十丸,不限時間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