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 (26)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 (26)

1. 治脾胃氣虛弱肌體羸瘦諸方

丁香〔三兩(分)〕,高良薑(三分銼),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草豆蔻(三分去皮),白朮(三分),人參(三分去蘆頭),黃耆(三分銼),白茯苓(三分),肉桂(三分去皴皮),附子(二分炮裂去皮臍),訶黎勒(三分煨用皮),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胃氣虛弱。令人身重。不欲飲食。四肢少力。肌體羸瘦。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三分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桂心(一兩),白朮〔一(三)兩〕,熟乾地黃(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白茯苓(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乾薑(三分炮裂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油膩犬肉。

治脾胃氣久虛。不思飲食。肌體羸瘦。少力。腹脅疼痛。面色萎黃。宜服白朮丸方。

白朮(一兩),檳榔(三分),訶黎勒(三分煨用皮),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木香(半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白芷(半兩),肉豆蔻(三分去殼),桂心(三分),丁香(半兩),當歸(一兩銼微炒),乾薑(半兩炮裂銼),縮砂(三分去皮),黃耆(一兩銼),人參(半兩去蘆頭),白茯苓(一兩),厚朴〔一(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十丸。忌生冷油膩濕面。

治脾胃氣虛弱。肌體羸瘦。不思飲食。四肢少力。宜服補益黃耆丸方。

黃耆(三分銼),白茯苓(三分),桂心(半兩),山茱萸(三分),白朮(三分),麥門冬(半兩去心焙),當歸(半兩銼微炒),五味子(半兩),石斛(三分去根銼),人參(三分),附子(二分炮裂去皮臍),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熟乾地黃(三分),牛膝(三分去苗),薯蕷(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薑棗湯下三十丸。忌生冷油膩牛犬肉。

治脾胃氣虛弱。肌體羸瘦。不能飲食。食不消化。宜服附子丸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桂心(半分),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甘草(一分炙微赤銼),當歸(三分銼微炒),小麥曲(二兩微炒令黃),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微炒出汗),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薑棗湯下二十丸。忌生冷油膩犬肉。

白話文:

治療脾胃氣虛弱、身體消瘦的幾個方劑:

第一方: 此方用丁香、高良薑、厚朴、草豆蔻、白朮、人參、黃耆、白茯苓、肉桂、附子、訶黎勒、陳橘皮、半夏、枳殼、甘草等藥材製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中盞,加生薑半片、大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第二方(黃耆散): 此方用黃耆、甘草、桂枝、白朮、熟地黃、人參、厚朴、白茯苓、當歸、附子、陳橘皮、乾薑等藥材製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中盞,加生薑半片、大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辰。忌食生冷油膩及狗肉。

第三方(白朮丸): 此方用白朮、檳榔、訶黎勒、枳殼、木香、附子、白芷、肉豆蔻、桂枝、丁香、當歸、乾薑、縮砂、黃耆、人參、白茯苓、厚朴等藥材製成丸劑。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溫酒送服,不拘時辰。忌食生冷油膩及麵食。

第四方(補益黃耆丸): 此方用黃耆、白茯苓、桂枝、山茱萸、白朮、麥門冬、當歸、五味子、石斛、人參、附子、陳橘皮、熟地黃、牛膝、薯蕷等藥材製成丸劑。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薑棗湯送服,不拘時辰。忌食生冷油膩及牛、狗肉。

第五方(附子丸): 此方用附子、桂枝、厚朴、甘草、當歸、小麥曲、川椒等藥材製成丸劑。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丸,薑棗湯送服,不拘時辰。忌食生冷油膩及狗肉。

這些方劑均用於治療脾胃氣虛弱、身體消瘦、食慾不振、乏力等症狀。 但具體用藥需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