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五 (14)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十五 (14)

1. 治濕腳氣諸方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二七寸。豉一百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濕腳氣。攻心悶亂。或時腫滿喘急。宜服木瓜散方。

木瓜(二兩乾者),檳榔(二兩),人參(一兩去蘆頭),赤茯苓(一兩),桑根白皮(一兩銼),羚羊角屑(一兩),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木通(一兩銼),紫蘇莖葉(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童子小便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濕腳氣浮腫。氣漸上入腹。煩滿急脹。面如土色。大小腸不通。氣欲絕者。宜服此方。

大腹皮(二兩銼),訶黎勒皮(一兩),檳榔(二兩),牽牛子(四兩微炒搗取末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童子小便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二七寸。煎三沸。去滓。不計時候。調下二錢。以利三五行。立效。

治濕腳氣。攻心痛悶。宜服此方。

杉木節(一兩銼),木通(一兩),烏藥(一兩),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沉香(三分),蘹香子(一兩微炒),檳榔(一兩),紫蘇子(一兩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用生薑半兩。黑豆半合。同炒。令豆熟為度。入童子小便一中盞。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調下二錢。

治濕腳氣。小便不利(通)。氣攻心痛煩悶。宜服烏藥散方。

烏藥(半兩),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蛤粉(半兩),木香(半兩),檳榔(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煎生薑蔥白湯。調下一錢。

治濕腳氣。頻發。攻心腹壅悶。腳膝腫滿疼痛。不任行李。宜服木香丸方。

木香(一兩),檳榔(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大麻仁(一兩),牛膝(一兩去苗),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訶黎勒皮(一兩),桂心(三分),紫蘇子(三分),萆薢(三分銼),羚羊角屑(三分),獨活(三分),前胡(三分去蘆頭),防風(三分去蘆頭),赤芍藥(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濕腳氣。腹中妨悶。不能飲食。羸瘦。宜服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皮(一兩),桂心(三分),木香(三分),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赤芍藥(三分),柴胡(三分去苗),檳榔(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生薑橘皮湯。下三十丸。

治濕腳氣。上攻心胸。壅悶痰逆。宜服木瓜丸方。

木瓜(一兩乾者),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人參(一兩去蘆頭),桂心(半兩),丁香(半兩),檳榔(二兩)

白話文:

治療濕腳氣的各種藥方

將上述藥材全部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水,加入半份生薑、七寸蔥白和一百粒豆豉,一起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濕腳氣,症狀為心口悶亂,有時腫脹喘急,宜服用木瓜散方。

木瓜(乾燥的二兩),檳榔(二兩),人參(一兩,去除蘆頭),赤茯苓(一兩),桑樹根白皮(一兩,切碎),羚羊角屑(一兩),吳茱萸(半兩,用熱水浸泡七次後烘乾略炒),木通(一兩,切碎),紫蘇莖葉(一兩)。

將上述藥材全部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童子小便,加入半份生薑,一起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濕腳氣導致浮腫,氣向上侵入腹部,煩躁脹滿,面色如土,大小便不通,氣息奄奄一息的危急情況,宜服用此方。

大腹皮(二兩,切碎),訶黎勒皮(一兩),檳榔(二兩),牽牛子(四兩,略炒後搗碎取末二兩)。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用一杯童子小便,加入半份生薑和七寸蔥白,煎煮三次沸騰,去除藥渣,不拘時間,調服二錢,使其排便三五次,即可見效。

治療濕腳氣,症狀為心痛悶塞,宜服用此方。

杉木節(一兩,切碎),木通(一兩),烏藥(一兩),青橘皮(三分,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瓤並烘乾),沉香(三分),茴香子(一兩,略炒),檳榔(一兩),紫蘇子(一兩,略炒)。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用半兩生薑和半合黑豆一起炒,直到黑豆熟透,再加入一杯童子小便,煎煮至剩七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稍微加熱後調服二錢。

治療濕腳氣導致小便不暢通,氣上攻引起心痛煩悶,宜服用烏藥散方。

烏藥(半兩),青橘皮(一兩,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瓤並烘乾),蛤粉(半兩),木香(半兩),檳榔(半兩)。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不拘時間,用生薑蔥白湯調服一錢。

治療濕腳氣,反覆發作,氣攻心腹導致胸悶,腳膝腫脹疼痛,無法行走,宜服用木香丸方。

木香(一兩),檳榔(一兩),川大黃(一兩,切碎略炒),大麻仁(一兩),牛膝(一兩,去除苗),枳殼(一兩,用麩皮炒至微黃後去除內瓤),訶黎勒皮(一兩),桂心(三分),紫蘇子(三分),萆薢(三分,切碎),羚羊角屑(三分),獨活(三分),前胡(三分,去除蘆頭),防風(三分,去除蘆頭),赤芍藥(三分)。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製五七百下,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用溫酒送服三十丸。

治療濕腳氣導致腹部悶脹,無法進食,身體消瘦,宜服用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皮(一兩),桂心(三分),木香(三分),枳殼(三分,用麩皮炒至微黃後去除內瓤),赤芍藥(三分),柴胡(三分,去除苗),檳榔(一兩),川大黃(一兩,切碎略炒)。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製三二百下,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不拘時間,用生薑橘皮湯送服三十丸。

治療濕腳氣,症狀為氣上攻心胸,胸悶痰多,宜服用木瓜丸方。

木瓜(乾燥的一兩),陳橘皮(一兩,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瓤並烘乾),人參(一兩,去除蘆頭),桂心(半兩),丁香(半兩),檳榔(二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