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九十八 (16)
卷第九十八 (16)
1. 地黃丸
暖腎臟。補虛損。益顏色。壯筋骨。地黃丸方。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藥的文字是說:此處提供一個名為「地黃丸」的中草藥配方,它有著溫和腎臟、補充虛弱損耗、增強皮膚面色以及強健筋骨的功效。 以下是這個配方的主要成分:
- 地黃
如果您想瞭解更多關於這個配方的信息或使用方法,請查看相關資料或者向專業醫生尋求幫助。請注意,在服用任何藥物之前,請先諮詢醫生的意見,並確保遵循正確的劑量和用法。
熟乾地黃(八兩),澤瀉(三兩),白茯苓(三兩),牡丹(三兩),桂心(二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山茱萸(四兩),薯蕷(四兩)
白話文:
- 熟乾地黃:320 克
- 澤瀉:120 克
- 白茯苓:120 克
- 牡丹:120 克
- 桂心:80 克
- 附子:40 克(炮製後去除皮和臍)
- 山茱萸:160 克
- 薯蕷:160 克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四十丸。漸加至五十丸。
補骨髓。益顏色。充肌膚。耐寒暑。久服強志力。延年卻老。地黃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經過煉製的蜂蜜,搗打數百次。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天空腹時,用溫酒送服四十丸。逐漸增加至五十丸。
生乾地黃(五兩),川椒紅(二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牛膝(二兩去苗),杏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童子小便浸三宿麩炒微黃),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鹿角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曝乾別搗為末),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乾)
白話文:
生曬乾黃耆(五兩) 四川紅辣椒(二兩,去除果柄和閉口辣椒,小火炒去汗) 牛膝(二兩,去除根芽) 杏仁(三兩,用熱水浸泡,去除皮尖,只取雙仁,用童子小便浸泡三晚,再用麥麩炒至微黃) 附子(二兩,焙裂去皮和肚臍) 鹿角膠(二兩,搗碎,小火炒至金黃乾燥) 菟絲子(二兩,用酒浸泡三天,晾乾後分開搗碎成粉) 肉蓯蓉(二兩,用酒浸泡一晚,颳去皺皮,炙乾)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四十丸。
還精補髓。駐顏色卻老。治虛損。安臟腑。暖下元。壯腰。地黃丸方。
白話文:
以上草藥研磨成粉末,用煉製好的蜂蜜混合搗打三百到五百次,做成像梧桐樹籽大小的藥丸。每天早上空腹時服用40顆,搭配溫熱的米酒一起吞服。 此藥可以回歸精神、滋養骨髓,使皮膚變得光滑有彈性,延緩老化。治療身體虛弱、內臟器官不適以及腰部疲勞等症狀。這是地黃丸的配方。
生地黃(淨洗細切一斗以好酒一斗浸之經宿即出干卻入酒中浸又以酒盡為度候乾),乾漆(二兩搗碎炒令煙出),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乾),蛇床子(二兩),菟絲子(三兩酒浸三日曝乾別搗為末),桂心(二兩),遠志(三兩去心),人參(三兩去蘆頭),牛膝(二兩去苗),石斛(一兩去根銼),補骨脂(二兩微炒)
白話文:
生地黃: 洗淨、切碎一斗。浸泡在優質酒中一晚後取出晾乾。再倒入酒中浸泡,直到酒用盡為止,再晾乾。
乾漆: 二兩搗碎後炒至冒煙。
肉蓯蓉: 二兩浸泡在酒中一晚,颳去皺皮,炙乾。
蛇牀子: 二兩。
菟絲子: 三兩浸泡在酒中三日,晾乾後分開搗成粉末。
桂心: 二兩。
遠志: 三兩去心。
人參: 三兩去蘆頭。
牛膝: 二兩去苗。
石斛: 一兩去根搗碎。
補骨脂: 二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鹽湯下三十丸。
治下元虛冷。腰腳無力。益顏色。美髭鬢。補虛損。熟地黃丸方。
白話文:
以上的草藥要研磨成粉末,用煉製好的蜂蜜揉搓成約梧桐子大小的丸狀,每天早餐前和晚餐前,各服用30顆,並搭配鹽水一起吃。 這可以治療下部身體因寒冷而導致的虛弱、腰部和腿部沒有力量的情況,同時也能改善皮膚的顏色,使胡須和頭髮更加美麗,並且能夠增強身體的抵抗力,防止疾病的侵襲。這是「熟地黃丸」的配方。
熟乾地黃(三兩),牛膝(去苗),遠志(去心),巴戟,石斛(去根銼),桂心,車前子,菟絲子(酒浸三日曝乾別搗為末),覆盆子,天門冬(去心焙),何首烏,白茯苓,黃耆(銼),鹿茸(去毛塗酥炙微黃),附子(炮裂去皮臍),沉香〔以上各二(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五十丸。
白話文:
- 乾地黃(3兩)
- 牛膝(去除根苗)
- 遠志(去除心)
- 巴戟
- 石斛(去除根部,研磨)
- 桂心
- 車前子
- 菟絲子(用酒浸泡3天,曬乾後搗碎)
- 覆盆子
- 天門冬(去除心,烘焙)
- 何首烏
- 白茯苓
- 黃耆(研磨)
- 鹿茸(去除毛髮,塗上酥油,烤至微黃)
- 附子(用火炮裂,去除皮和臍)
- 沉香(以上各兩(一)兩)
2. 地黃煎丸
補暖臟腑。久服輕身。益顏色。強志力。補虛損。地黃煎丸方。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藥的文字是說:服用後可以滋養身體內部器官、長期使用可以使身體變得更輕盈、皮膚更有光澤、增進記憶力和精神狀態、能夠改善虛弱的情況。
配方名稱為「地黃煎丸」。 請注意,以上只是對古文中的描述進行了直觀的轉換,並未提供任何關於該處方的安全性或有效性的評估。如果您有任何健康問題或者正在尋求治療方案,應該向專業醫生求助。
生地黃(五斤肥好者),苣蕂子(三兩微炒),牛膝(二兩去苗),威靈仙(二兩),生黃精(三斤以上二味淨洗於木臼中爛搗絞取汁旋更入酒三升於銀鍋中以慢火熬成煎),鹿角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桂心(二兩),附子(三兩炮裂去皮臍),乾漆(二兩搗碎炒令煙出),補骨脂(三兩微炒)
白話文:
- 生地黃(5斤,肥厚品質佳者)
- 苣蕂子(3兩,微炒)
- 牛膝(2兩,去除細根)
- 威靈仙(2兩)
- 鮮黃精(3斤以上)
- 以上五味,洗淨後於木臼中搗爛,絞取汁液
- 將汁液倒入銀鍋中,加入3升酒
- 以小火熬製成膏
- 鹿角膠(2兩,搗碎後炒至金黃乾燥)
- 桂心(2兩)
- 附子(3兩,炮裂後去除皮和臍)
- 乾漆(2兩,搗碎後炒至冒煙)
- 補骨脂(3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地黃精煎中。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補益駐顏。長服黑髮髭。填骨髓。令人耐老。地黃煎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物碾碎成粉末。放入生地黃湯汁中煎煮。攪拌並搗製五百到七百次。製成的丸劑大小如梧桐子。每天空腹時,用溫酒送服三十丸。傍晚飯前再服用一次。
生地黃(五斤搗絞取汁入蜜半斤以慢火熬成煎),熟乾地黃(半斤),牛膝(五兩去苗),杏仁(半斤湯浸去皮尖麩炒微黃研如膏),訶黎勒皮〔三(五)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地黃煎都和。更搗一二千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五十丸。晚食前再服。
白話文:
生地黃(5 斤,搗碎壓出汁液,加入半斤蜂蜜,用小火煎熬成膏狀) 熟乾地黃(半斤) 牛膝(5 兩,去掉根莖) 杏仁(半斤,用水浸泡,去掉皮和尖端,炒至微黃,研磨成糊狀) 訶黎勒皮(3-5 兩)
3. 阿魏丸
治丈夫元氣。婦人血氣。一切心腹脹滿。臍脅疼痛。阿魏丸方。
白話文:
治療男子元氣不足、女子血液不暢,以及所有的心腹腫脳、肚臍和肋骨之間的疼痛。使用「阿魏丸」這個藥方。
阿魏(一兩半面裹煨令面熟為度),當歸(半兩銼微炒),桂心〔三(半)兩〕,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白朮(半兩),木香(半兩),芎藭(半兩),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蓬莪朮(一兩),延胡(三分),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白話文:
- **阿魏:**1.5 兩,包裹在麵粉中烘烤,至麵粉熟為止。
- **當歸:**0.5 兩,切碎後略微炒過。
- **桂心:**3.5 兩。
- **青橘皮:**0.5 兩,用熱水浸泡去除白瓤後烘乾。
- **白朮:**0.5 兩。
- **木香:**0.5 兩。
- **芎藭:**0.5 兩。
- **附子:**0.5 兩,炮裂後去除皮和籽臍。
- **蓬莪朮:**1 兩。
- **延胡:**三分。
- **吳茱萸:**0.5 兩,用熱水浸泡七次後烘乾,略微炒過。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醋煮麵糊。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醋湯下三十丸。
白話文:
前一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醋熬煮麵糊,與粉末一起攪拌研磨三到五百次。製成像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用醋湯送服三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