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 (2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 (23)

1. 治脾臟冷氣腹內虛鳴諸方

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白朮(半兩),乾薑(半兩炮裂銼),桔梗(一兩去蘆頭),當歸(一兩銼微炒),檳榔(半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訶黎勒(一兩煨用皮),白茯苓(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三(二)十丸。忌生冷油膩。

白話文:

治療脾臟寒冷、腹部空虛作響的幾種方法:

將厚朴(一兩半,除去粗皮,塗上生薑汁烘烤至香熟)、白朮(半兩)、乾薑(半兩,炮製後打碎)、桔梗(一兩,除去根部)、當歸(一兩,切碎略炒)、檳榔(半兩)、陳橘皮(半兩,用湯浸泡去除白色內層後烘乾)、甘草(半兩,烘烤至微紅後切碎)、訶黎勒(一兩,煨烤後取其皮)、白茯苓(半兩)等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蜜拌勻,充分搗成藥丸,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飯前服用三十或二十丸,用粥水送服。忌食生冷油膩食物。

2. 治脾胃壅熱嘔噦諸方

夫脾氣壅實。胃中有熱。則陽氣盛。陽氣盛則胸膈煩滿。痰飲積聚。則成嘔噦。此皆體力強盛之人。肌膚充滿。脾胃之中。久多積熱。致上焦不利。故令嘔噦也。

治脾胃氣壅痰滯。嘔噦。見食即吐。宜服枇杷葉散方。

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木通(半兩銼),前胡(半兩去蘆頭),人參(一兩去蘆頭),麥門冬(一兩去心),麻仁(半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犀角屑(半兩),赤茯苓(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胃壅熱。嘔噦煩渴。不下食。宜服陳橘皮散方。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羚羊角屑(半兩),麥門冬(二兩去心),人參(一兩去蘆頭)紫蘇莖葉(一兩),澤瀉(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人參(一兩去蘆頭),葛根〔二(一)兩〕,蘆根(一兩銼),麥門冬(一兩去心),枇杷葉(半兩拭去毛微炙)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脾胃積熱。胸膈煩壅。嘔噦不下食。宜服蘆根飲子方。

蘆根(二兩銼),麥門冬(三兩去心),人參(一兩去蘆根),黃耆(一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淡竹茹(一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一兩。以水一中盞半。入生薑半兩。煎至一盞。去滓。入蜜一茶匙。生地黃汁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脾胃壅熱。嘔噦不下食。縱食。良久即吐。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三(二)兩去心〕,赤茯苓(一兩),半夏〔一兩湯浸(洗)七遍去滑〕,人參(一兩去蘆頭),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茅根(二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前胡(半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胃壅熱嘔噦。煩渴不止。宜服茅香散方。

茅香花(一分),蘆根(一兩),麥門冬(三分去心),赤茯苓(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枇杷葉(三分拭去毛炙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竹茹一分。粳米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胃壅熱。嘔噦不能下食。心神煩亂。宜服蘆根散方。

蘆根(一兩銼),人參(一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麥門冬(一兩去心),茯神(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入生地黃汁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脾胃積熱導致嘔吐的各種療法

如果脾胃氣機壅塞積聚,胃中又有熱邪,就會導致陽氣亢盛。陽氣過盛則會出現胸膈煩悶、痰飲停滯,進而導致嘔吐。這通常發生在體格強壯、肌膚豐滿的人身上,由於脾胃長期積熱,導致上焦氣機不利,因此出現嘔吐。

治療脾胃氣壅、痰滯、嘔吐,食後即吐的藥方:枇杷葉散

藥材:枇杷葉(一兩,去毛炙黃)、木通(半兩,銼碎)、前胡(半兩,去蘆頭)、人參(一兩,去蘆頭)、麥門冬(一兩,去心)、麻仁(半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犀角屑(半兩)、赤茯苓(三分)。

製法: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

用法:每次服用四錢,用半碗水,加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治療脾胃壅熱、嘔吐、口渴、不思飲食的藥方:陳橘皮散

藥材: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乾)、羚羊角屑(半兩)、麥門冬(二兩,去心)、人參(一兩,去蘆頭)、紫蘇莖葉(一兩)、澤瀉(半兩)。

製法:將藥材搗碎,過粗篩成粗粉。

用法:每次服用四錢,用半碗水,加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另一方

藥材: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乾)、人參(一兩,去蘆頭)、葛根(一兩)、蘆根(一兩,銼碎)、麥門冬(一兩,去心)、枇杷葉(半兩,去毛微炙)。

製法:將藥材切碎拌勻。

用法:每次服用半兩,用一碗水,加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渣,分二次溫服,不拘時辰。

治療脾胃積熱、胸膈煩悶、嘔吐、不思飲食的藥方:蘆根飲子

藥材:蘆根(二兩,銼碎)、麥門冬(三兩,去心)、人參(一兩,去蘆頭)、黃耆(一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乾)、淡竹茹(一兩)。

製法:將藥材切碎拌勻。

用法:每次服用一兩,用大半碗水,加生薑半兩,煎至一碗,去渣,加入蜂蜜一茶匙和生地黃汁半合,再煎沸,分二次溫服,不拘時辰。

治療脾胃壅熱、嘔吐、不思飲食,即使進食不久後也會嘔吐的藥方:麥門冬散

藥材:麥門冬(二兩,去心)、赤茯苓(一兩)、半夏(一兩,湯浸洗七遍去滑)、人參(一兩,去蘆頭)、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乾)、茅根(二兩,銼碎)、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碎)、枇杷葉(一兩,去毛炙黃)、前胡(半兩,去蘆頭)。

製法: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

用法:每次服用三錢,用半碗水,加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治療脾胃壅熱、嘔吐、口渴不止的藥方:茅香散

藥材:茅香花(一分)、蘆根(一兩)、麥門冬(三分,去心)、赤茯苓(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碎)、枇杷葉(三分,去毛炙黃)。

製法: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

用法:每次服用三錢,用半碗水,加生薑半分、竹茹一分、粳米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治療脾胃壅熱、嘔吐、不思飲食、心神煩亂的藥方:蘆根散

藥材:蘆根(一兩,銼碎)、人參(一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碎)、麥門冬(一兩,去心)、茯神(一兩)。

製法: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

用法:每次服用三錢,用半碗水,加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渣,加入生地黃汁半合,再煎沸,溫服,不拘時辰。

治療脾胃壅熱、氣脹、不思飲食,即使進食也會嘔吐的藥方:人參散

藥材:人參(一兩,去蘆頭)、前胡(一兩,去蘆頭)、生薑(半兩)、粟米(半合)、薤白(七莖)、豉(半合)。

製法:將藥材切碎拌勻。

用法:用兩碗水煎至一碗一分,去渣,分三次溫服,不拘時辰。

治療脾胃壅熱、嘔吐、不思飲食、心膈煩躁的藥方

藥材:糯米(半合,淘洗乾淨,生研磨)、綠豆(半合,淘洗乾淨,生研磨)、生薑(三分,研磨取汁)、蜂蜜(一合)、清水(三合)。

製法:將藥材混合研磨,過濾取汁,加入蜂蜜調勻。

用法:分三次服用,不拘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