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 (2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 (22)

1. 治脾臟冷氣腹內虛鳴諸方

夫人臟腑不和。脾胃虛弱。不能消於水谷。則腹脹虛鳴也。此皆陽氣不足。陰氣有餘。邪冷之氣。伏留在臟。流走往來不散。故令腹內虛鳴也。

治脾臟冷氣。胸膈不利。腹內虛鳴。少思飲食。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三分),白朮(三分),桔梗(三分去蘆頭),檳榔(半兩),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木香(半兩),沉香(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枳實(一分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忌生冷油膩。

治脾臟久積冷氣。流走腹內虛鳴。兩脅脹滿。少思飲食。宜服桔梗散方。

桔梗(一兩去蘆頭),白朮(一兩),丹參(一兩去蘆頭),白豆蔻(三分去皮),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高良薑(三分銼),木香(三分),沉香(三分),檳榔(三分),訶黎勒(一兩半用皮),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微焙)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脾臟冷氣。壅滯脹悶。腹內鳴轉。不思飲食。宜服白朮丸方。

白朮(三兩生薑二兩同搗令爛慢火炒令黃色),桂心(半兩),檳榔(一兩),高良薑(一兩銼),木香(半兩),人參(一兩去蘆頭),阿魏(一分麵裹煨令面熟為度),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煎醋浸蒸餅。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生薑橘皮湯嚼下十丸。

治脾臟冷氣積滯。醋心嘔逆。宿食不消。腹臟虛鳴。時時疼痛。宜服吳茱萸丸方。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神麯(一兩炒令微黃),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白朮(一兩),人參〔半(一)兩去蘆頭〕,桂心(一兩),熟乾地黃(一兩),乾薑(半兩炮裂銼),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二十丸。忌生冷。

治脾臟冷氣。腹內虛鳴。胸膈氣滯。不能飲食。雖食不消。又頻嘔逆。宜服訶黎勒丸方。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白朮(一兩),桂心(三分),人參(一兩去蘆頭),赤茯苓(一兩),桔梗(半兩去蘆頭),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紅豆蔻(一兩去皮),乾薑(半兩炮裂銼),厚朴〔一(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三(二)十丸。

治脾臟冷氣。腹內虛鳴。內寒外熱。宿食不消。大便乍秘乍泄。腑臟不調。少思飲食。宜服厚朴丸方。

白話文:

治脾臟冷氣腹內虛鳴諸方

人體臟腑失調,脾胃虛弱,無法消化水谷精微,就會導致腹脹虛鳴。這些都是陽氣不足、陰氣過盛,寒邪之氣停滯在臟腑內,在體內流竄不去所致,因此造成腹內虛鳴。

以下列出數個治療脾臟寒氣、腹內虛鳴的方劑:

**赤茯苓散方:**適用於脾臟寒氣,胸膈不舒,腹內虛鳴,食慾不振者。藥物包括赤茯苓、白朮、桔梗、檳榔、吳茱萸、木香、沉香、當歸、枳實。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加生薑半片、大棗三枚煎煮至六分,去渣,飯前溫服。忌食生冷油膩食物。

**桔梗散方:**適用於脾臟長期積聚寒氣,寒氣流竄腹內導致虛鳴,兩脅脹滿,食慾不振者。藥物包括桔梗、白朮、丹參、白豆蔻、附子、高良薑、木香、沉香、檳榔、訶黎勒、陳橘皮。用法用量同赤茯苓散方。

**白朮丸方:**適用於脾臟寒氣,壅滯脹悶,腹內鳴響翻滾,食慾不振者。藥物包括白朮、桂心、檳榔、高良薑、木香、人參、阿魏、吳茱萸、陳橘皮。將藥材研磨成粉,用醋煎過的餅做丸藥,每服十丸,飯前用生薑橘皮湯送服。

**吳茱萸丸方:**適用於脾臟寒氣積滯,呃逆嘔吐,宿食不消化,腹內虛鳴,時常疼痛者。藥物包括吳茱萸、神麴、陳橘皮、白朮、人參、桂心、熟地黃、乾薑、訶黎勒。將藥材研磨成粉,用蜂蜜做丸藥,每服二十丸,飯前用粥送服。忌食生冷。

**訶黎勒丸方:**適用於脾臟寒氣,腹內虛鳴,胸膈氣滯,不能飲食,即使進食也消化不良,且經常嘔吐者。藥物包括訶黎勒、吳茱萸、白朮、桂心、人參、赤茯苓、桔梗、陳橘皮、紅豆蔻、乾薑、厚朴。將藥材研磨成粉,用蜂蜜做丸藥,每次服用二三十丸,不拘時辰,用生薑湯送服。

**厚朴丸方:**適用於脾臟寒氣,腹內虛鳴,內寒外熱,宿食不消化,大便時而便秘時而腹瀉,臟腑失調,食慾不振者。藥物包括厚朴、白朮、乾薑、桔梗、當歸、檳榔、陳橘皮、甘草、訶黎勒、白茯苓。將藥材研磨成粉,用蜂蜜做丸藥,每次服用二三十丸,飯前用粥送服。忌食生冷油膩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