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十五 (2)

1. 腳氣得之因由論

夫四時之中,皆不得久坐久立濕冷之地;亦不得因酒醉汗出,脫衣靴帽,當風取涼,皆成腳氣。

若暑月久坐久立濕地者,則熱濕之氣承入經絡,病發必熱四肢疼悶;若寒月久坐久立濕冷之地,則冷濕之氣上入經絡,病發則身體皆酷冷轉筋;若當風取涼得之者,病發則皮肉頑痹。諸處瞤動,漸漸向頭。凡常之日,忽然暴熱,人皆不能忍;當於此時,必不得頓取於寒以快意也;卒有暴寒,復不得受之。皆生病也。世有勤學之士,一心注意於事。久坐行立濕地,不得轉動。冷風來擊,入於經絡,不覺成病。故風毒中人,或先中足十指,或先中膝以下腨脛表裡者。

若欲使不成病者,初覺即灸所覺處三十壯。因此即愈,不復發也。

白話文:

腳氣的成因探討

一年四季,都不要長時間久坐久站於潮濕寒冷的地方,也不要在酒醉汗出後脫掉衣物鞋帽,迎風受涼,這些都會導致腳氣。如果在夏天長時間久坐久站於潮濕的地方,則濕熱之氣會侵入經絡,發病時會出現四肢發熱、疼痛、沉悶。如果在冬天長時間久坐久站於潮濕寒冷的地方,則寒濕之氣會侵入經絡,發病時則全身冰冷、抽筋。如果因為迎風受涼而患病,則會出現皮膚肌肉麻木、僵硬,並且會感覺到身體各處抽搐,逐漸向上蔓延至頭部。平時突然感到身體發熱,令人難以忍受,此時絕對不能突然用寒冷的東西來降溫;同樣,突然感到寒冷,也不要受之,否則都會生病。

有些勤奮好學的人,一心投入於學業,長時間久坐久站於潮濕的地方,不能活動筋骨,冷風襲來,侵入經絡,不知不覺就生病了。因此,風毒入侵人體,有時先從腳趾開始,有時先從膝蓋以下的小腿內外開始。

如果想要避免發病,一開始感覺不適時,就立即在患處灸三十壯,這樣就能痊癒,並且不再復發。

2. 腳氣兼諸病論

夫腳氣或兼諸病者。則依證以余藥對之。若乳石發動。則以利大小便藥療之。若皮膚虛腫或水病。則以治水之藥療之。余皆仿此也。

白話文:

腳氣常會伴隨其他疾病。治療時,需根據實際病症,搭配其他藥物治療。如果出現乳石(指皮膚病變)發作的情況,就用能利尿通便的藥物治療;如果皮膚虛腫或患有水腫病,就用治療水腫的藥物治療;其他情況也以此類推。

3. 腳氣補瀉論

夫腳氣之病,皆因風濕毒氣所致;亦云腎虛受之。為療之法,如須察其虛實。或庸醫但見病者虛羸,即用補藥;或服不終劑,則多其斃。

且補瀉之法,須順四時。春秋二時宜急補瀉;夏月疾盛,專須利汗;入冬以後,及用補藥。縱小小加減,終不越此法。

且風毒之氣形候不同,發動既殊。為療亦別。雖前方經效,後用加增;旬日之間變假不等。不可專為膠柱以自誤也。

若風毒未退,恆須服藥。此見病者皆以輕疾致斃。或以病小,則言自瘥,廢藥不服;或已服藥而患未退,藥病相違,乃改為他療。蓋由自誤,非天之夭也。

白話文:

腳氣補瀉論

腳氣病都是因為風、濕、毒邪入侵所致,也可能是腎虛導致。治療腳氣,必須仔細辨別虛實。有些庸醫只看到病人虛弱,就盲目使用補藥,病人往往還沒吃完藥就死了。補瀉的方法,必須順應四季變化。春秋兩季宜採取急補急瀉的方法;夏天病情加重,則應該以利汗為主;冬天以後才能用補藥,即使加減用藥,也不應偏離這個原則。此外,風毒的症狀和表現形式不同,發病情況也不一樣,治療方法自然也應該有所區別。雖然古方有效,但後續用藥可能需要增減,療效也因人而異,變化很快,不能死板教條,以免誤事。如果風毒尚未消除,就必須持續服藥。很多腳氣病人因此輕忽病情而致死,或者因為病情看似輕微,就認為會自行痊癒而停止服藥;也有些人服藥後病情沒有好轉,就自行更改治療方法,這些都是自己誤了自己的病情,並非天命注定。

4. 腳氣虛實調養論

夫腳氣:病者雖虛羸,不可多服補藥。補藥令人心腹脹,氣實便死,非瀉不瘥。又不可見虛而不瀉也。見氣實而死者甚眾,十中無一人服藥致虛而殂者。縱甚虛羸,亦須微微通泄;亦宜時取汗也。其有大虛者,微用補藥助之,兼折風毒。十月以後,酒中通用補藥。病者有冷有熱,須臨時詳察,不可專用舊方。若患微者,服煮散壓之。風盛當服大湯;非煮散能制。若不時時服藥,攻心便死。然此疾不宜多臥。每食了須徐徐用力以散穀氣,舒暢性情,勿恣睡也。數令挼按身體,勿令邪氣稽留於營衛之中。仍須數動關節,此亦調養之要。常能如此,關節中氣即自消散,不能為病爾。

白話文:

腳氣虛實調養論

腳氣這種病,雖然患者看起來虛弱消瘦,也不能服用太多補藥。補藥會讓人心腹脹滿,如果氣血阻塞,甚至會危及性命。必須瀉掉才能痊癒,也不能因為看到患者虛弱就不用瀉法。因為看見氣血阻塞而死的人很多,十個病人中幾乎沒有一個是因為服用藥物導致虛弱而死的。即使患者非常虛弱,也需要輕輕地通通瀉瀉,也應該適時地讓患者出汗。如果患者非常虛弱,可以少量服用補藥來幫助調理,同時還要去除風寒濕邪。十月以後,可以在酒中加入補藥服用。腳氣患者有寒有熱,需要根據當時的情況仔細觀察,不能單純使用舊方。如果病情較輕,服用煮好的散劑來壓制病情;如果風邪盛行,就應該服用大劑量的湯藥,因為只有大劑量的湯藥才能控制病情。如果不時時服用藥物,邪氣攻心就會危及性命。但是這種疾病不宜多臥床休息,每次吃完飯後,都要慢慢用力活動以散發穀氣,舒暢心情,不要貪睡。經常按摩身體,不要讓邪氣滯留在營衛之間;也要經常活動關節,這也是調養的重要方法。經常這樣做,關節中的邪氣就會自然消散,就不會導致疾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