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九十七 (2)
卷第九十七 (2)
1. 食治小兒諸方
夫生民之道。莫不以小為大。若無於小。卒不成大。故易曰。積小以成高大也。凡小兒之病。狀證甚多。造次之間。編載不盡。其諸方藥。備在諸經。今聊舉食治單方。以救倉卒之要爾。
白話文:
養育人命的道理,都是從小事做起,成就大事。如果沒有從小事著手,最終也難以成就大事。因此《易經》說:「積累小的功德,最終可成就宏大的事業。」凡是小兒的疾病,症狀表現繁多,倉促之間,無法一一編載。那些各種治療方法,都記載在各部醫經之中。現在姑且舉出一些食療的單方,用於應急之用。
治小兒心臟積熱。煩躁恍惚。牛蒡粥方。
牛蒡根汁(一合),糧米(一合)
上以水一大盞。煮粥。臨熟投牛蒡汁。攪勻。空腹溫溫食之。
治小兒下痢不止。瘦弱。雞子粥方。
雞子(一枚),糯米(一合)
上煮粥。臨熟。破雞子相和攪勻。空腹入少醋食之。
治小兒心臟風熱。昏憒躁悶。不能下食。梨渴粥方。
梨(三枚切),粳米(一合)
上以水二升。煮梨取汁一盞。去滓。投米煮粥食之。
治小兒心臟風熱。精神恍惚。淡竹葉粥方。
淡竹葉(一握),粳米(一合),茵陳(半兩)
上以水二大盞。煎二味取汁一盞。去滓。投米作粥食之。
治小兒風熱。嘔吐。頭痛。驚啼。葛根粥方。
葛根(一兩銼),粳米(一合)
上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下米作粥。入生薑蜜各少許。食之。
治小兒嘔吐心煩。熱渴。蘆根粥方。
生蘆根(二兩銼),粟米(一合)
上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投米煮粥。入生薑蜜少許食之。
治小兒冷傷脾胃。嘔逆及痢。驚癇。人參粥方。
白話文:
治療小兒心臟積熱,煩躁恍惚,可用牛蒡粥。取牛蒡根汁一合,糧米一合,以一大盞水煮粥,臨熟時加入牛蒡汁,攪勻後空腹溫溫食用。
治療小兒下痢不止,瘦弱,可用雞子粥。取雞蛋一枚,糯米一合,煮粥,臨熟時將雞蛋打碎攪勻,空腹加入少許醋食用。
治療小兒心臟風熱,昏憒躁悶,不能下食,可用梨渴粥。取梨三枚切片,粳米一合,以兩升水煮梨取汁一盞,去渣,加入米煮粥食用。
治療小兒心臟風熱,精神恍惚,可用淡竹葉粥。取淡竹葉一握,粳米一合,茵陳半兩,以兩大盞水煎煮淡竹葉和茵陳,取汁一盞,去渣,加入米煮粥食用。
治療小兒風熱,嘔吐,頭痛,驚啼,可用葛根粥。取葛根一兩切片,粳米一合,以兩大盞水煎葛根至一盞,去渣,加入米煮粥,再加入少許生薑和蜜,食用。
治療小兒嘔吐心煩,熱渴,可用蘆根粥。取生蘆根二兩切片,粟米一合,以兩大盞水煎煮蘆根至一盞,去渣,加入米煮粥,再加入少許生薑和蜜,食用。
治療小兒冷傷脾胃,嘔逆及痢,驚癇,可用人參粥。
人參(半兩去蘆頭),白茯苓(三分),粟米(半合),麥門冬(一兩去心)
白話文:
人蔘(半兩,去除鬚根)、白茯苓(三分)、粟米(半合)、麥門冬(一兩,去除種子)
上件藥。都細銼。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諸藥至七分盞。去滓。下米作粥食之。
治小兒水氣。腹肚虛脹。頭面浮腫。小便不利。郁李仁粥方。
白話文:
以上這味藥,全部細碎地切好,每次服用半兩,用一大杯水煮到剩七分滿,去掉渣子後加入米做成粥食用。 這是治療小孩水腫、腹部和肚子虛胖、面部浮腫以及尿液不順暢的方法。使用的配方是「郁李仁粥」。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桑根白皮(一兩銼),粟米(一合)
白話文:
- 郁李仁(1兩,在熱水裡浸泡後去掉外皮和尖端,微炒)
- 桑根白皮(1兩,切成細絲)
- 粟米(1合)
上件藥。搗碎。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下米作粥。入少生薑汁。任意食之。
治小兒下痢。日夜數十行。漸至困頓。黍米粥方。
黍米(一合),雞子(一枚),黃蠟(半兩)
上煮粥臨熟。下雞子蠟。攪令勻。空腹食之。
治小兒血痢不瘥。馬齒菜汁方。
馬齒菜汁(一合),蜜(半合),粟米(一合)
上以水一大盞。煮作粥。後入二味和調。食前服之。
治小兒小便不通。肚痛。漿水蔥白粥方。
粟米(二合),蔥白(三十莖去須)
上件。以漿水煮作稀粥。臨熟。投蔥白攪令勻。溫溫服之。
白話文:
把藥材搗碎,每次服用半兩,用一大碗水煎煮至七分,去渣,加入米煮粥,加入少許生薑汁,隨意食用。
用一合黍米、一枚雞蛋和半兩黃蠟煮粥,快熟時加入雞蛋和蠟,攪拌均勻,空腹食用。
用一合馬齒菜汁、半合蜜和一合粟米,用一大碗水煮粥,快熟時加入馬齒菜汁和蜜,攪拌均勻,飯前食用。
用二合粟米和三十莖去鬚的蔥白,用漿水煮稀粥,快熟時加入蔥白,攪拌均勻,溫溫服用。
2. 食治養老諸方
夫安身之本。必須於食。救病之道。惟憑於藥。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不明藥性者。不能以除病。故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怡神養性。以資血氣。故為人子者。不可不知此道也。是故君父有疾。即先命食以療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故孝子須深知食藥二性也。論曰。人子養老之道。
白話文:
維持身體健康,必須依靠飲食。治療疾病的方法,主要依賴藥物。不懂得飲食宜忌的人,無法保全性命。不瞭解藥物特性的人,不能治好疾病。因此,飲食能排除邪氣,安養臟腑,陶冶情志,涵養正氣。因此,身為人子女者,不可不知悉此道。所以帝王或父親有病,醫者會先用飲食來治療。如果飲食治療無效,才會使用藥物。因此,孝順子女必須深入瞭解飲食和藥物的特性。論語中說:人子女養育父母之道,
惟有水陸百品珍羞。每食必忌於雜。雜則五味相撓。食之不已。為人作患。是以食啖鮮者。務令簡少。飲食當令節儉。若貪味傷多。老人腸胃虛薄。多則不消。膨脹短氣。必致霍亂。夏至以後。秋分之前。勿進肥濃羹臛。酥油乳酪。則無他慮矣。所以老人多疾者。皆由少時春夏取涼。
白話文:
只有水產和陸生珍貴食物。每次飲食都忌諱混雜。混雜則五味相沖,吃得太多,會讓人產生疾病。因此食用新鮮食物,務必要少量簡單。飲食應當節制。如果貪圖美味,吃得太多,老年人的腸胃功能虛弱,吃太多消化不了,會腹脹氣短,必定會導致霍亂。夏至到秋分之前,不要食用肥膩濃稠的湯羹、油酥和乳酪,這樣就不用擔心其他問題了。老年人疾病多,都是因為年輕時在春夏取涼導致的。
食飲大冷。其魚膾生菜生肉腥冷之物。多損於人。直宜斷之。唯乳酪酥蜜。恆宜溫溫而食。此大利益老年。若卒多食之。亦令人腹脹泄痢。可漸漸食之。每日常學淡食。勿食大醋物。
耆婆湯。主火虛風冷。羸弱無顏色。酥煎方。
白話文:
飲食過於寒涼,如生魚片、生菜、生肉等腥冷食物,會對人體造成很大損害,應該徹底戒除。
只有乳酪、酥油和蜂蜜,才應當溫熱後食用。這些食物對老年人非常有益。但是,如果突然大量食用,也可能導致腹脹和腹瀉。可以逐漸增加食量,日常飲食應保持清淡,避免食用過酸的食物。
酥(一斤),生薑汁(一合),薤白(三握去須切),酒〔二(三)升〕,白蜜(一斤),熟油(一升)川椒(二合去目及閉口者微炒),胡麻仁(一升爛研),橙葉(二握切),豉(一升),糖(一升)
白話文:
酥 一斤 生薑汁 一合 薤白 三握,去鬚並切 酒 二或三升 白蜜 一斤 熟油 一升 川椒 二合,去籽及閉口者,微炒 胡麻仁 一升,研碎 橙葉 二握,切 豉 一升 糖 一升
上件藥。先以酒浸豉一宿。絞去滓。納酒入銀器中。次納酥蜜油糖薑汁等。煎令沸。下薤白椒橙葉胡麻。慢火煎。候薤白黃赤色。即濾去滓。收瓷盒中。每日空心。暖服一合。耐老駐顏。烏麻散方。
白話文:
以上的藥方:
先將大豆浸泡在酒中一夜。將大豆擰乾,留下酒液。將酒液倒入銀器中。接著加入酥油、蜂蜜、糖和薑汁等。
將混合物加熱至沸騰。加入薤白(小蔥)、花椒、橙葉和芝麻。用小火慢煎。等到薤白變成黃紅色。
將混合物過濾,去除渣滓。將過濾後的液體收在瓷盒子中。
每天空腹時溫熱服一合(約 200 毫升)。此方能抗衰老,容光煥發。烏麻散方。
烏麻任多少。以水拌令勻。勿使大濕。蒸令氣遍。下曝乾。又蒸又曝。往返九遍。訖。搗去皮作末。空腹。以溫水調下二錢。晚食前再服。漸漸不飢。久服不老耐寒暑。
補虛羸瘦弱乏氣力。白蜜煎丸方。
白話文:
烏麻不限量,用水拌勻但不要太濕。蒸到熱氣充滿,放在室外曬乾。反覆蒸和曬九次即可。然後搗掉皮磨成粉末。空腹時,用溫水調服用兩錢重。晚餐前再服一次。逐漸就不會感覺飢餓。長期服用可以延年益壽、耐寒耐熱。
白蜜(二升),臘月豬肪(一升去膜),胡麻油(半斤微熟),熟乾地黃(一升)
白話文:
白蜜(1200 毫升),臘月宰殺的豬脂肪(600 毫升,去除薄膜),胡麻油(300 毫升,略微加熱),乾熟地黃(600 毫升)
上件藥。合和。以銀器中。重湯煎令可丸。下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三十丸。日三服。稍加以知為度。久服令人肥充好顏色。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混合調製,放入銀器中。用滾燙的湯煎煮至藥材可以製成丸子。將藥丸製成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十粒,用溫熱的酒送服。每日服用三次。逐漸增加藥量,以身體感覺沒問題為準。長期服用可以使人身體強壯、面色紅潤。
服牛乳。補虛益氣方。
牛乳(五升),蓽茇末(一兩)
上件藥。入銀器中。以水三升。和乳。合煎取三升。後收瓷盒中。每於食前。暖一小盞服之。
豬肚補虛羸。乏氣力方。
白話文:
喝牛乳可以補虛益氣。將五升牛乳和一兩蓽茇末一起放入銀器中,加入三升水,混合後煎煮至剩下三升,再收進瓷盒裡。每次在飯前,溫熱一小盞服用。豬肚也能補虛羸乏氣力。
肥大豬肚(一枚淨洗如食法),人參(二兩去蘆頭),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乾薑(一兩炮裂銼),蔥白(七莖去須切),粳米(三合)
白話文:
- 肥豬肚一枚,洗淨,做成食物
- 人參二兩,去掉根部
- 花椒半兩,去掉花椒蒂和閉口的花椒,微炒去除汗氣
- 乾薑一兩,炮製後搗碎
- 蔥白七根,去掉根鬚並切段
- 粳米三合
上件藥。搗篩入米。合和相得。納豬肚中。縫合勿令泄氣。以水五升。於鐺內。微火煮令爛熟。空腹食之。次暖酒一中盞飲之。
白話文:
把這些藥材搗碎、過篩,混入糯米中,攪拌均勻。將它們放入豬肚中,縫合封口,不要讓它漏氣。在鍋內放入 5 升水,用小火煮至豬肚軟爛。在空腹時食用,然後飲用一中盞溫酒。
凡牛乳性平。補血脈。益心。長肌肉。令人身體康強。潤澤。面目光悅。志氣不衰。故為人子者。當須供之。以為常食。一日勿闕。恆使恣意充足為度。此物勝肉遠矣。
補虛養老。以藥水飲牛。取乳服食方。
白話文:
牛乳性質溫和。它能補益血脈,強健心臟,讓肌肉豐滿。使人身體強壯,皮膚滋潤,容光煥發,精神飽滿。因此,作為人子女的,應該常常供奉父母牛乳,讓他們經常食用。每天不可間斷,一直讓他們隨心所欲地吃到充足為止。牛乳的滋補效果遠遠勝過肉類。
鍾乳(一斤上好者細研),人參(三兩去蘆頭),甘草(五兩炙微赤銼),熟乾地黃(三兩),黃耆(三兩銼),杜仲(三兩去皺皮),肉蓯蓉(六兩),白茯苓(五兩),麥門冬(四兩去心),薯蕷(六兩),石斛(一兩去根銼)
白話文:
材料:
- 鹿茸 (一斤,上等品研成細末)
- 人參 (三兩,去除根須)
- 甘草 (五兩,炙至微紅,切成碎塊)
- 熟地黃 (三兩)
- 黃耆 (三兩,切碎)
- 杜仲 (三兩,去除皺皮)
- 肉蓯蓉 (六兩)
- 白茯苓 (五兩)
- 麥門冬 (四兩,去除中心)
- 山藥 (六兩)
- 石斛 (一兩,去除根部,切碎)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水三斗。先煮粟米七升為粥。納散一兩。攪令勻。和少冷水。與渴牛飲之。令足。不足更飲水一日。余時患渴。可飲清水。平旦取牛乳服之。生熟任意。牛須三歲以上。七歲以下。純黃色者為上。余色者為下。其乳恆令犢子飲之。若犢子不飲者。其乳動氣。不堪服也。慎蒜豬魚生冷陳臭。其乳牛清潔食之。洗刷飲飼。須如法用心看之。
白話文:
把上述藥物搗碎成粉末。用三鬥水先煮七升粟米成粥。放入藥粉一兩。攪拌均勻。加入少許冷水。讓口渴的牛喝下。讓牛喝足。喝不夠的話,再讓它繼續喝水一天。其他時候口渴時。可以讓牛喝清水。清晨給牛喝牛奶。生鮮或熟製的牛奶都可以。牛的年齡需在三歲以上、七歲以下。全身純黃色的牛為上品。其他顏色的牛為下品。牛的乳汁要經常讓小牛飲用。如果小牛不喝,表示牛的乳汁有問題,不能服用。注意避免讓牛食用蒜、豬肉、魚、生冷、陳舊和有異味的物品。要給牛提供乾淨的食物。清洗、餵食和照顧牛時,必須按照規矩,用心觀察。
有人頻遭重病。虛羸不可平復。宜服此枸杞煎方。
生枸杞根(細銼一斗以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澄清),白羊脊骨(一具銼碎)
上件藥。以微火煎取五升。去滓。收瓷盒中。每取一合。與酒一小盞合暖。每於食前溫服。
補五勞七傷虛損法。煮羊頭蹄方。
白話文:
有些人常常生病,身體虛弱無法恢復,應該服用這個枸杞煎方。取生枸杞根切碎一斗,用水五斗煮到剩下五升,澄清後備用。取白羊脊骨一具,也切碎。以上兩種藥材用微火煎煮到剩下五升,去除渣滓,收進瓷盒中。每次取一合,加入一小盞酒,溫熱後在飯前服用。
此外,補五勞七傷虛損可以用煮羊頭蹄方。
白羊頭蹄(一具草火燒令黃色刮去灰塵),胡椒(半兩),蓽茇(半兩),乾薑(半兩),蔥白(切半升),豉(半斤)
白話文:
羊頭羊蹄一具(先用乾草燒烤呈黃色,再刮掉灰塵)、胡椒(半兩)、花椒(半兩)、乾薑(半兩)、蔥白(切成半碗)、豆豉(半斤)
上件藥。先以水煮頭蹄半熟。納藥更煮令爛。去骨。空腹適性食之。日食一具。滿七具即止。禁生冷醋滑。五辛陳臭豬雞等七日。
白話文:
以上所述的藥方:
首先用水將豬頭、豬蹄煮至半熟。然後將藥材放入湯中,繼續煮至豬頭、豬蹄完全煮爛。將骨頭取出。空腹時適量食用。每天食用一個豬頭、豬蹄。服用七個豬頭、豬蹄後即可停止。服用期間,避免食用生冷、酸醋、滑膩的食物,以及五辛(蔥、蒜、韭菜、大蒜、洋蔥)、陳年或有異味的豬肉、雞肉等七天。
治大虛羸困極。宜煎豬肪方。
豬肪(不中水者半斤)
上入蔥白一莖。於銚子內煎。令蔥黃即止。候冷暖如人體。空腹頓服之。令盡。暖蓋覆臥。
至日晡後。乃食白粥稠糜。過三日後。更宜服羊肝羹方。
白話文:
治療嚴重虛弱、極度疲憊的患者,可以使用煎豬油方。取半斤豬油(不含水分),加入一根蔥白,在銚子裡煎煮,直到蔥變黃即可。待溫度適宜,空腹一次喝下,喝完後蓋被子躺下。下午再吃白粥或稠糜。三 天後,可以再服用羊肝羹方。
羊肝(一具去筋膜細切),羊脊𦟘肉(二條細切),曲米(半兩),枸杞根(五斤銼以水一斗五升煮取四升去滓)
白話文:
羊肝(一具,去除筋膜後切成細絲) 羊脊髓肉(兩根,切成細絲) 糯米(半兩) 枸杞根(五斤,搗碎後用水一斗五升煮沸,取四升煮汁,過濾除渣)
上用枸杞根汁。煮煎羊肝等令爛。入豉汁一小盞。蔥白七莖切。以五味調和作羹。空腹飽食之。後三日慎食如上法。
白話文:
上方使用枸杞根的汁液。煮沸並熬製羊肝等肉類使之熟爛。加入一小碗豆豉汁。切七根蔥白。用五種調味料調味,製成湯羹。空腹時或餐後飽食。之後三天,謹慎飲食,按照上述方法進行調理。
補虛勞。油麵餺飩方。
生胡麻油(一升),折粳米泔清(一升)
上二味。以微火煎。盡泔清乃止。出貯之。取冷鹽湯二合。將和麵作餺飩。煮熟。入五味食之。
白話文:
補虛勞,用胡麻油和米泔水煎煮,煮到米泔水清澈後,取出放涼,然後用冷鹽湯和麵做成餺飩,煮熟後加入五味調味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