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十四 (4)

1. 治風濕腰痛諸方

夫風濕腰痛者。由勞傷腎氣。經絡既虛。或因臥濕地當風。而濕氣乘虛搏於腎經。與血氣相擊而為腰痛。故云風濕腰痛也。

治腎臟風濕腰痛。連腿膝。頑痹不能運動。宜服獨活散方。

獨活(一兩),黃耆(半兩銼),防風(三分去蘆頭),白蘚皮(半兩),茯神(一兩),芎藭(半兩)羚羊角屑(半兩),桂心(三分),酸棗仁(一兩微炒),當歸(半兩銼微炒),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稍熱服。

治腎臟風濕腰痛。行立不得。宜服巴戟散方。

巴戟(三分),五加皮(半兩),萆薢(三分銼),牛膝(三分去苗),石斛(三分去根銼),防風(半兩去蘆頭),白茯苓(三分),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桂心(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次入酒一合。更煎三兩沸。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風濕痹。腰痛少力方。

牛膝(一兩去苗),桂心(三分),山茱萸(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腎臟氣衰虛腰痛。或當風濕冷所中。腿膝冷痹緩弱。天雄丸方。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獨活(三分),杜仲(一兩半去皴皮炙微黃銼),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牛膝(一兩半去苗),乾漆(三分搗碎炒令煙出),桂心(一兩),沒藥(三分),巴戟(一分),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蟬殼(一兩酒浸曬乾),虎脛骨(三分酒浸炙微黃),萆薢(一兩銼),乳香(三分),蛜𧌴(三分微炒),天麻(一兩),白花蛇(一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狗脊(三分),川烏頭(三分炮裂去皮臍),當歸(三分銼微炒),芎藭(三分),地龍(一兩微炒),硃砂(三分細研水飛過),敗龜(一兩塗醋炙令黃),麝香(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一切風濕腰痛。神驗虎骨丸方。

虎脛骨(二兩塗酥炙令微黃),桑寄生(一兩),黃耆(三分銼),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牛膝(一兩去苗),白茯苓(一兩),熟乾地黃(一兩),石南(一兩),桂心(一兩),防風(三分去蘆頭),羌活(三分),酸棗仁(三分微炒),當歸(三分銼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風濕積冷腰痛。行立無力,小便滑數。椒紅丸方。

川椒(微炒去汗取紅五兩),瓷石(三兩燒醋淬七遍搗碎細研水飛過),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巴戟(二兩),附子(三兩炮裂去皮臍),硫黃(二兩微炒細研),厚朴(三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蘹香子(二兩微炒),鹽花(二兩)

白話文:

[治療風濕腰痛的各種方式]

風濕腰痛是因為勞累損傷腎氣,導致經絡虛弱,或是睡在潮濕地面,受到風吹,使濕氣趁虛而入,侵襲腎經,與血液相互衝擊,造成腰痛,因此被稱為風濕腰痛。

治療腎臟風濕腰痛,影響腿部和膝蓋,導致僵硬無法活動,可服用獨活散:

獨活(30克)、黃耆(15克)、防風(9克)、白蘚皮(15克)、茯神(30克)、芎藭(15克)、羚羊角屑(15克)、桂心(9克)、酸棗仁(30克)、當歸(15克)、附子(30克)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約12克,用水煎煮至剩一半,去渣,飯前溫熱服用。

治療腎臟風濕腰痛,難以站立行走,可服用巴戟散:

巴戟(9克)、五加皮(15克)、萆薢(9克)、牛膝(9克)、石斛(9克)、防風(15克)、白茯苓(9克)、附子(30克)、桂心(9克)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約12克,用水煎煮至剩一半,加入一勺酒,再煎煮幾下,去渣,飯前溫熱服用。

治療風濕引起的腰痛和體力下降:

牛膝(30克)、桂心(9克)、山茱萸(30克)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飯前以溫酒送服6克。

治療腎臟氣衰,虛弱腰痛,或是受風濕冷侵襲,腿部和膝蓋冰冷麻木,可用天雄丸:

天雄(30克)、獨活(9克)、杜仲(45克)、附子(30克)、牛膝(45克)、乾漆(9克)、桂心(30克)、沒藥(9克)、巴戟(3克)、鹿茸(30克)、蟬殼(30克)、虎脛骨(9克)、萆薢(30克)、乳香(9克)、蛜𧌴(9克)、天麻(30克)、白花蛇(30克)、狗脊(9克)、川烏頭(9克)、當歸(9克)、芎藭(9克)、地龍(30克)、硃砂(9克)、敗龜(30克)、麝香(15克)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混合均勻。加入蜂蜜攪拌,揉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飯前以溫酒吞服30粒。

治療所有風濕腰痛,極度有效的虎骨丸:

虎脛骨(60克)、桑寄生(30克)、黃耆(9克)、枳殼(9克)、牛膝(30克)、白茯苓(30克)、熟乾地黃(30克)、石南(30克)、桂心(30克)、防風(9克)、羌活(9克)、酸棗仁(9克)、當歸(9克)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加入蜂蜜攪拌,揉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飯前以溫酒吞服30粒。

治療風濕積冷腰痛,行動困難,頻尿,可用椒紅丸:

川椒(150克)、瓷石(90克)、白蒺藜(30克)、巴戟(60克)、附子(90克)、硫黃(60克)、厚朴(90克)、蘹香子(60克)、鹽花(60克)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羊腎、好酒熬成膏,與藥末混合,揉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空腹時以溫酒吞服30粒,晚上飯前再服用一次。

治療下元風濕,長期腰痛,可服用四神丹:

硼砂(60克)、陽起石(60克)、白礬(150克)、太陰玄精(180克)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放入瓷瓶中,用鹽泥封固,先以小火加熱,再用大火燒至火耗盡,取出冷卻。在黃土上放置一夜,去除火毒。加入水和蒸餅,揉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空腹時以鹽湯吞服15粒,也可以用酒或醋湯吞服。

治療風濕腰痛牽引到腿和臀部,元氣虛弱,可服用黑豆浸酒:

黑豆(250克)、熟乾地黃(90克)、杜仲(60克)、枸杞子(30克)、羌活(30克)、牛膝(90克)、仙靈脾(60克)、當歸(30克)、石斛(60克)、側子(60克)、茵芋(60克)、白茯苓(60克)、防風(9克)、川椒(75克)、桂心(30克)、芎藭(9克)、白朮(9克)、五加皮(30克)、酸棗仁(30克)

以上藥材,切碎,用生絹袋裝好,浸入二斗酒中,密封十(七)天後打開。飯前溫熱一小杯服用。

治療腎臟風濕氣腰痛,連帶脛骨和骨髓疼痛,可服用五加皮浸酒:

五加皮(75克)、枳殼(75克)、獨活(45克)、烏喙(45克)、乾薑(45克)、石南(45克)、丹參(60克)、防風(60克)、白朮(60克)、地骨皮(60克)、芎藭(60克)、豬椒根(60克)、熟乾地黃(90克)、牛膝(90克)、虎脛骨(150克)、枸杞子(60克)、秦艽(60克)

以上藥材,切碎,用生絹袋裝好,浸入二斗清酒中,密封七天後打開。飯前溫熱一小杯服用。

治療風濕氣,腰痛坐臥不安,可服用牛蒡浸酒:

牛蒡子(90克)、茵芋(27克)、白茯苓(45克)、杜若(30克)、石斛(60克)、枸杞子(60克)、牛膝(60克)、側子(60克)、乾薑(45克)、大豆(60克)、川椒(75克)、大麻子(30克)

以上藥材,切碎,用生絹袋裝好,浸入二斗酒中,密封七天後打開。飯前溫熱一小杯服用。

治療風濕腰痛,行動不便,可服用巴戟浸酒:

巴戟(60克)、羌活(60克)、當歸(90克)、牛膝(90克)、川椒(15克)、石斛(60克)、生薑(90克)

以上藥材,切碎,用生絹袋裝好,浸入一斗五升酒中,密封七天後打開。飯前溫熱一小杯服用。

治療風濕腰痛,疏通關節,強健筋骨,令人健康,可用石斛浸酒:

石斛(750克)、牛膝(1500克)、杜仲(750克)、丹參(750克)、生乾地黃(750克)

以上藥材,切碎,用生絹袋裝好,浸入三鬥好酒中,密封七天後打開。飯前溫熱一小杯服用。

治療風濕腰痛,行動困難,有效方:

將蒴藋葉火烤後,鋪在牀上,趁熱躺下。冷了再換新的。冬天可取根部,搗碎,用醋煮熱,用布包裹,熱敷疼痛部位,也有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