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 (19)
卷第五 (19)
1. 治脾臟冷氣攻心腹疼痛諸方
夫臟腑氣虛。脾胃衰弱。陽氣不足。陰氣有餘。邪冷之氣。內搏於足太陰之經。伏留而不去。脾積冷氣。乘之於心。正氣與邪氣交爭。上下相擊。故令心腹疼痛也。
治脾臟冷氣。攻心腹疼痛。或脅下氣聚不散。面色萎黃。手足常冷。不欲飲食。宜服京三稜散方。
京三稜(一兩炮銼),白朮(一兩),桂心(半兩),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木香(半兩),芎藭〔二(一)分〕,枳殼〔三(二)分麩炒微黃去瓤〕,檳榔(二分),人參(一兩去蘆頭),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乾薑(三分炮裂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當歸(三分銼微炒),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二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脾臟冷氣。時攻心腹疼痛。面色青黃。常多嘔逆。四肢虛乏。宜服肉豆蔻散方。
肉豆蔻(三枚去殼),白朮(半兩),木香(半兩),半夏〔半兩湯浸(洗)七遍去滑〕,丁香(半兩),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蓬莪朮(半兩),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芎藭(半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當歸(三分銼微炒),桂心(半兩),乾薑(半兩炮裂銼),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脾臟冷氣。攻心腹疼痛不可忍。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半兩),桃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檳榔(二顆),桂心(一兩),蓬莪朮(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乾薑(三分炮裂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治脾臟冷氣。攻心腹疼痛不可忍。宜服吳茱萸散方。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高良薑(半兩銼),桂心(三分),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當歸(半兩銼微炒),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脾臟冷氣。攻心腹疼痛。或吐清水。不思飲食。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半兩),人參(三分去蘆頭),芎藭(三分),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白朮三分),肉桂(一兩去皴皮),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當歸(三分銼微炒),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草豆蔻(五枚去皮),高良薑(一兩銼),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白話文:
關於脾臟虛寒導致心腹疼痛的各種治療方
總論:
人體的臟腑氣虛,脾胃功能衰弱,陽氣不足,陰氣偏盛,寒冷的邪氣侵入足太陰脾經,潛伏不去。脾臟積聚寒氣,上侵到心臟,導致正氣和邪氣互相鬥爭,上下衝擊,所以會引起心腹疼痛。
治療脾臟寒氣,導致心腹疼痛,或脅下氣滯不散,面色萎黃,手腳常冰冷,不想吃東西,適合服用京三稜散:
藥材包含:炮製過的京三稜、白朮、桂心、浸泡去白瓤後焙乾的青橘皮、木香、芎藭、麩炒至微黃去瓤的枳殼、檳榔、人參、炮製過的附子、炮製過的乾薑、炙甘草、微炒的當歸、去粗皮用生薑汁炙香的厚朴、浸泡後焙乾微炒的吳茱萸。
將以上藥材搗碎混合成粗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兩中碗,加入三枚紅棗,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稍溫服用。
治療脾臟寒氣,時常引起心腹疼痛,面色青黃,經常嘔吐,四肢無力,適合服用肉豆蔻散:
藥材包含:去殼的肉豆蔻、白朮、木香、浸泡洗去黏液的半夏、丁香、浸泡去白瓤後焙乾的青橘皮、蓬莪朮、炮製過的附子、芎藭、炙甘草、微炒的當歸、桂心、炮製過的乾薑、去粗皮用生薑汁炙香的厚朴。
將以上藥材搗碎混合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中碗,加入半份生薑、三枚紅棗,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稍溫服用。
治療脾臟寒氣,導致心腹疼痛劇烈難忍,適合服用木香散:
藥材包含:木香、浸泡去皮尖的桃仁麩炒至微黃、浸泡後焙乾微炒的吳茱萸、浸泡去白瓤後焙乾的青橘皮、檳榔、桂心、蓬莪朮、微炒的當歸、炮製過的乾薑。
將以上藥材搗碎混合成細末。不拘時間,用溫熱的酒送服一錢。
治療脾臟寒氣,導致心腹疼痛劇烈難忍,適合服用吳茱萸散:
藥材包含:浸泡後焙乾微炒的吳茱萸、高良薑、桂心、去粗皮用生薑汁炙香的厚朴、微炒的當歸、木香。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中碗,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稍溫服用。
治療脾臟寒氣,導致心腹疼痛,或吐清水,沒有食慾,適合服用木香散:
藥材包含:木香、人參、芎藭、浸泡去白瓤後焙乾的青橘皮、白朮、去外皮的肉桂、炮製過的附子、微炒的當歸、去粗皮用生薑汁炙香的厚朴、去皮的草豆蔻、高良薑、浸泡後焙乾微炒的吳茱萸。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中碗,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稍溫服用。
治療脾臟寒氣,導致心腹疼痛,宿食不消化,以及腹部脅肋脹悶,沒有食慾,適合服用紅豆蔻散:
藥材包含:去皮的紅豆蔻、木香、微炒的當歸、桂心、高良薑、芎藭、煨過的訶子皮、去皮的草豆蔻、炮製過的附子、浸泡去白瓤後焙乾的陳橘皮、白朮、微炒至黃的神麯。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中碗,加入三枚紅棗,一同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稍溫服用。
治療脾臟長期虛寒,寒氣上攻導致心腹脹痛,胃氣不調,看到食物就想吐,面色萎黃,四肢無力,適合服用阿魏丸:
藥材包含:用麵包裹煨熟的阿魏、檳榔、浸泡去白瓤後焙乾的青橘皮、胡椒、丁香、蓽茇、去皮的白豆蔻、桂心、人參、炮製過的附子、炮製過的乾薑、蓬莪朮、煨過的訶子皮,以上各半兩,以及研磨成細末的麝香少許。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用煉製的蜂蜜混合搗製數百下,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溫熱的酒送服二十丸。
治療脾臟長期積聚寒氣,上攻導致心腹疼痛,面色青黃,四肢無力,沒有食慾,適合服用蓽茇丸:
藥材包含:蓽茇、木香、桂心、白茯苓、檳榔、炮製過的附子、胡椒、去粗皮用生薑汁炙香的厚朴、微炒的當歸、炮製過的乾薑、煨過的訶子皮、人參。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用煉製的蜂蜜混合搗製數百下,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稀粥送服三十丸。
治療脾臟虛寒,心腹有積滯之氣,發作時疼痛,心胸不暢,兩脅脹滿,不能飲食,適合服用硼砂煎丸:
藥材包含:研磨成細末的白色硼砂、阿魏、分別搗碎過篩成末的神麯、訶子皮、丁香、蓽茇、炮製過的附子、浸泡去白瓤後焙乾的青橘皮、白芥子、茴香子、檳榔。
將以上訶子皮以下的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用一升好酒,先煎煮硼砂,再加入阿魏,一同煎煮數次沸騰後,用棉布過濾,再次煎煮,然後加入神麯粉末,攪拌均勻,用小火熬成膏狀,混合其他藥末,在臼中搗製數百下,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五到二十丸,飯前用生薑湯送服,也可以用溫酒送服。
治療脾臟積聚寒氣,寒氣上攻導致心腹疼痛,不能飲食,四肢無力,適合服用訶黎勒丸:
藥材包含:煨過的訶子皮、人參、桂心、炮製過的乾薑、白茯苓、木香、去殼的肉豆蔻、胡椒、炮製過的京三稜、炮製過的附子、去蘆頭的桔梗、微炒的當歸、檳榔、浸泡去白瓤後焙乾的陳橘皮、去粗皮用生薑汁炙香的厚朴。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散劑,用煉製的蜂蜜混合搗製數百下,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溫酒送服三十丸。
治療脾臟寒氣,以及原本就有積塊,時常發作心腹疼痛,嘔吐,沒有食慾,四肢消瘦,適合服用京三稜丸:
藥材包含:炮製過的京三稜、塗醋炙黃的鱉甲、木香、微炒的川大黃、微炒的當歸、白朮、去粗皮用生薑汁炙香的厚朴、赤茯苓(或芍藥)、炮製過的乾薑、浸泡後焙乾微炒的吳茱萸、浸泡去白瓤後焙乾的陳橘皮、炮製過的訶子皮、防葵、桂心、檳榔、炮製過的附子。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用煉製的蜂蜜混合搗製數百下,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生薑橘皮湯送服三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