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璆、張致遠

《嶺南衛生方》~ 校刻嶺南衛生方上卷 (4)

回本書目錄

校刻嶺南衛生方上卷 (4)

1. 冷瘴脈證

凡覺惡寒身熱頭痛,證候未分之時,試診其脈緊盛,遍身無汗,不畏風,不能食,百節疼痛,發熱不止,此是傷寒。其病重,有陰陽表裡之證,有汗下湧泄之方。自有張仲景專科調理法。此證不是冷瘴。若診其脈浮緩,身體不痛,而覺拘倦,發熱不止,而能飲食,自汗或無汗,不惡寒卻畏風,此是傷風。其病輕。

有汗者,以藥斂其汗則熱退。無汗者,以藥微汗之則病愈。此證亦不可為冷瘴。若診其脈帶數,一呼一吸之間五六至,兩手第二指關脈弦,按之如弓弦之狀,原是冷瘴無疑。然亦未可服藥,且看惡寒退後發熱,發熱退後自汗,頭痛或不痛,嘔吐或不嘔。但其熱有退時,次日或間日再發,外方謂之痎瘧。

其名不一,各有所因,不暇盡述。南方謂之冷瘴。治法詳於後。

2. 冷瘴初用藥法

不問先寒後熱,先熱後寒,多熱少寒,少熱多寒。或因夏月傷於暑,汗出不透;或秋傷於風,則成此病;或飲食生冷過多,先傷脾胃;澡浴感冒,多作此證;或有痰涎停於胸膈,所謂無痰不成瘧。第一發後,宜先下感應丸,以去積滯;又下陳皮半夏湯,以去痰涎;壯實人各三服,虛弱人各二服,只初發第一夜要服之。

感應丸

新揀丁香(一兩半),南木香(去蘆頭,二兩半),川乾薑(炮製,一兩),肉豆蔻(去粗皮,捶去油,二十個),巴豆(七十個,去皮、心膜,研細,出盡油如粉),百草霜(用村莊家鍋底上刮者,細研,二兩),揀杏仁(肥者,去雙仁,百四十個,去尖,湯浸一宿,去皮,別研極爛如膏)

上七味,除巴豆粉、百草霜、杏仁三味外,搗為細末,同拌研細,用好蠟匱和。先將蠟六兩,熔化作汁,以重綿濾去渣,更以好酒一升,於銀石器內煮臘,熔滾數沸,傾出候酒冷,其蠟自浮於上,取蠟稱用。春、夏修合用清油一兩,於銚內熬令沫散香熟,次下酒煮蠟四兩,同化作汁,就鍋內乘熱拌和前項藥末。

秋、冬修和用清油一兩半,同煎煮熟作汁,和匱藥末成劑,分作小鋌子,每用見成鋌子半兩,入巴豆二十枚,去殼不去油,爛研成膏。一處研令極勻,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薑湯嚥下,或用陳皮半夏湯送下亦可。空心時服。

陳皮半夏

陳皮(去白),半夏(湯泡,各七兩)

上為粗散,每服三錢。生薑十片,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不計時候。

3. 冷瘴次用藥法

初發瘴後,次日專服和解散,一日五六服。南方人常自汗。不可汗、不可吐、不可瀉,多是脾胃感冷成病,此藥能和脾胃,又逐風邪,神妙不可具述。感病輕者,更不再發。其病深者,亦自輕減。但能信向,至誠煎服,無有不效者。

解散

蒼朮(米泔浸一宿,去粗皮,半斤),藁本(去蘆),桔梗(去蘆),甘草(各四兩),厚朴(去粗皮,薑汁炙),陳皮(洗,不去白,各二兩)

上並修治畢,焙乾淨,稱為粗散,每服三錢重。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子二枚。同煎至七分,去渣熱服。一日夜五六服,不拘時候。若用此藥不發,更服此藥一日,卻服別藥。發稍輕,亦是有效。後再發之次日,更服一日,亦五六服。若第三次不發,更服此藥一日,卻服別藥。

發稍輕亦是有效。後再發之次日,更服,一日亦五六服。若第三次不發,更服此藥一日,卻服別藥。如第三次再發,卻服後藥。此藥不止治冷瘴神效,便是傷寒、傷風、瘴瘧證候未分之時,並服此藥,一兩日皆有效驗。如服不效,卻自依各證用藥,若無醫藥之處,病初發至末後,皆服不妨。

4. 冷瘴灸法

瘴病既久,氣血虛,服藥必不作效。宜灸膏肓並大椎骨下及足三里。更須審訂果是久病,及是虛弱,然後灼灸。若病初發,與未甚虛弱之人,未可便灸。若是熱瘴,尤不可灸也。

5. 熱瘴治法

熱瘴病源,前已備言,未可服藥,只用挑草子之法。廣中是處,有人能之。凡有瘴發一二日,卷其上、下唇之裡,以針刺其正中,用手捻去紫血;又以楮葉擦舌出血;又令病人並足而立,於兩足後腕橫縫中青脈刺之,血出如注;乃以青蒿水與服,應手而愈。若冷瘴與雜病,決不可刺。

熱瘴之所以刺而速愈者,即太陽傷寒證,邪氣在表,當汗之法也。刺出其血,既是得汗,而其效乃速於得汗。蓋人之上、下唇,足陽明胃脈之所經。足後腕,足太陽膀胱脈所經。太陽受病三日,而陽明受病。而南人之針,可謂暗合。若患熱瘴而不即刺,及其三陽傳變,邪氣入里,雖刺而血已凝住,非惟無益,或至重傷。

又南人針法,別有不可曉者。發瘴過經,已入里而將死者,刺病人陰莖而愈。竊意,其內通五臟,刺之或可去其內腑之熱耳。然少壯者,尚可用此法。苟施與怯弱者,豈不危哉。按《黃帝內經》九針從南方來。《刺熱論》曰: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名曰治未病。然則南方挑草子之法不可廢也。

但南人未知辨赤色之道。士大夫不幸而染熱瘴,亦只得求南人之針法以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