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璆、張致遠

《嶺南衛生方》~ 校刻嶺南衛生方中卷 (4)

回本書目錄

校刻嶺南衛生方中卷 (4)

1. 治瘴續說

嘉禾散(一名穀神散)

治中滿下虛,五噎五膈,脾胃不和,胸膈痞悶,肋脅脹滿,心腹刺痛,不思飲食,或多痰逆,口苦吞酸,胸滿短氣,肢體怠惰,面色萎黃。如中焦虛痞,不任攻擊。臟氣虛寒,不受峻補。或因病氣衰,食不復常,稟受怯弱,不能多食,及瘴疾陰陽表裡未分之際,尤宜服之。

枇杷葉(去毛,塗薑汁,炙令香熟),薏苡仁(微炒),縮砂(去皮),人參(去蘆),茯苓(去皮,各一兩),石斛(細銼,酒拌和,微炒),大腹子(微炒),沉香(鎊),木香,藿香,杜仲(去皮,用薑汁與酒合和塗炙,令香熟焦),隨風子(如無,揀緊小訶子實者亦得,各三分),谷糵(微炒),白豆蔻(微炒,去皮),五味子(微炒),桑白皮(微炒),丁香,檳榔(炒),青皮(去白,各半兩),半夏(一分,用湯洗七遍。

生薑一分切作片子,與半夏同搗爛,做餅子,炙黃),神麯(一分,微炒),陳皮(三分),白朮(炒,二兩),甘草(微炒黃,一兩半)

上二十四味搗羅為末。每服二錢重,水一盞,入生薑三片,肥棗二枚,同煎至七分,溫服,不計時候。又療四時傷寒。能調治陰陽,使無變動,刻日得安。如療五噎,入乾柿一枚同煎。十服見效。如膈氣吐逆羸困,入薤白三寸,棗五枚同煎。婦人亦可服。瘴疾發熱,放冷服。老人、虛人、大便秘者,加蜜少許煎,冷服。

二陳湯

治瘴疾有痰者。

半夏(湯洗七次),橘皮(去白,各五兩),茯苓(去黑皮,三兩),甘草(炙,一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七片,烏梅一個,煎至六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神術湯

治傷寒頭疼身熱等證。

蒼朮(去皮,米泔浸三日,麩炒四兩),藁本(去蘆),川芎(各一兩),甘草(炒,半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同煎七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神效不可具述。

生薑附子湯

治嶺南瘴癘。內弱發熱,或寒熱往來,痰逆嘔吐,頭痛身疼,或汗多煩躁引飲,或自利小便赤,兼主卒中風。

黑附子(一個,生,去皮臍,切片)

上每一個作四服。每一服,水一盞,生薑十片,煎七分,溫服,不拘時候。

乾薑附子湯

治瘴毒陰候,發熱或煩躁,手足冷,鼻尖涼,身體疼重,舌上生苔,煩渴引飲,或自利嘔逆,汗出惡風。

大附子(一個,生,去皮臍)

上每一個分四服。每一服加炮乾薑二錢。水煎溫服。去滓再煎服之。

冷湯

治瘴毒內寒外熱,咽嗌間煩躁不解。

人參(半兩),大棗(五個),甘草(三寸),淡竹葉(十四片),大附子(去皮,五錢)

上銼散。清水煎,放冷服。

沉附湯

治瘴疾上熱下寒,腿足寒厥。

白話文:

嘉禾散(又名穀神散)

此方用於治療腹部脹滿、消化不良,身體虛弱,有五種噎食和五種胸膈阻塞的狀況,以及脾胃不和、胸口悶脹、肋骨兩側脹滿、心腹刺痛、沒有食慾、痰多嘔吐、口苦、吞酸、胸悶氣短、四肢無力、面色萎黃等症狀。對於中焦虛弱、不宜用猛藥攻伐,或者臟腑氣虛寒、不宜用峻補藥物的情況,以及因病導致身體虛弱、食慾不振、先天體質虛弱、無法多食,還有瘴氣病症陰陽表裡未分清楚的初期,都特別適合服用此藥。

藥材包含:枇杷葉(去除絨毛,塗上薑汁後烤至香熟)、薏苡仁(稍微炒過)、縮砂(去除外皮)、人參(去除蘆頭)、茯苓(去除外皮),各一兩;石斛(切成細片,用酒拌勻後稍微炒過)、大腹子(稍微炒過)、沉香(磨成粉)、木香、藿香、杜仲(去除外皮,用薑汁和酒混合塗抹後烤至香熟),隨風子(如果沒有,可以用結實的小訶子代替),各三分;穀芽(稍微炒過)、白豆蔻(稍微炒過,去除外皮)、五味子(稍微炒過)、桑白皮(稍微炒過)、丁香、檳榔(炒過)、青皮(去除白色部分),各半兩;半夏(一分,用熱水洗七次)。

另外還有:生薑一分,切成片,與半夏一同搗爛,做成餅狀後烤至黃色;神麯(一分,稍微炒過)、陳皮(三分)、白朮(炒過,二兩)、甘草(稍微炒至黃色,一兩半)。

將以上二十四味藥材搗碎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重,用水一碗,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二枚,一同煎煮至剩七分,溫服,不拘時間。此方也可用於治療四季感冒,能夠調和陰陽,使病情不再變化,能在短期內康復。若要治療五種噎食,加入一枚乾柿子一同煎煮。服用十劑可見效。若有胸膈不適、嘔吐、身體虛弱等症狀,加入三寸薤白、五枚紅棗一同煎煮。婦女也可以服用。瘴病發熱,放涼後服用。老人、體虛者、大便乾燥者,可以加入少許蜂蜜一同煎煮,放涼後服用。

二陳湯

此方用於治療瘴病有痰的情況。

藥材包含:半夏(用熱水洗七次)、橘皮(去除白色部分),各五兩;茯苓(去除黑皮,三兩);甘草(烤過,一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碗半,加入生薑七片、烏梅一個,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熱服,不拘時間。

神術湯

此方用於治療感冒引起的頭痛、身體發熱等症狀。

藥材包含:蒼朮(去除外皮,用米泔水浸泡三天後,用麥麩炒過,四兩);藁本(去除蘆頭)、川芎,各一兩;甘草(炒過,半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半,加入生薑三片,一同煎煮至剩七分,去除藥渣,熱服,不拘時間。藥效很好,難以全部描述。

生薑附子湯

此方用於治療嶺南地區的瘴癘病。症狀包含:體內虛弱發熱,或者忽冷忽熱,痰多嘔吐,頭痛身疼,或者多汗煩躁口渴,或者腹瀉小便赤黃,也可用於治療突然中風。

藥材包含:黑附子(一個,生的,去除外皮和中心部分,切片)。

將一個附子分為四次服用。每次服用時,用水一碗,加入生薑十片,煎煮至剩七分,溫服,不拘時間。

乾薑附子湯

此方用於治療瘴毒引起的陰性病症,症狀包含:發熱或煩躁,手腳冰冷,鼻尖發涼,身體疼痛沉重,舌苔厚膩,煩渴想喝水,或者腹瀉嘔吐,出汗怕風。

藥材包含:大附子(一個,生的,去除外皮和中心部分)。

將一個附子分為四次服用。每次服用時,加入炮製過的乾薑二錢,用水煎煮後溫服,去除藥渣後再次煎煮服用。

冷湯

此方用於治療瘴毒引起的內寒外熱,咽喉間煩躁不安的情況。

藥材包含:人參(半兩)、紅棗(五個)、甘草(三寸)、淡竹葉(十四片)、大附子(去除外皮,五錢)。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用清水煎煮後放涼服用。

沉附湯

此方用於治療瘴病引起的上熱下寒,腿腳冰冷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