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衛生方》~ 校刻嶺南衛生方中卷 (3)
校刻嶺南衛生方中卷 (3)
1. 治瘴續說
厚朴(去粗皮,銼如薤頭大,長一寸,以生薑自然汁淹一宿),半夏(湯洗七次,以生薑四兩,取汁浸旬日,曝,候汁干為度),橘紅(去白),草果子(去皮生用),藿香葉(取葉水洗),蒼朮(去皮,米泔浸一宿,切作片子),甘草(銼,各三兩)
上七味,先用沙鍋炒厚朴令香,次入蒼朮炒令紫色,又入半夏炒香熟,又入甘草炒黃,又入橘紅炒破,方始將藿香葉二兩,斡開眾藥,安藿香葉在中心,用藥遍蓋,安定少時。約藿香葉乾,方可取出。卻入草果子,同為粗散。每服二大錢。水一大盞,生薑五片,棗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服。煎時不得犯銅鐵器。
藿香正氣散
治傷寒陰證。憎寒惡風。正氣遂冷,胸膈噎塞,脅肋膨脹,心下堅痞,吐利嘔逆,怠惰嗜臥,不思飲食。
厚朴(去粗皮,薑汁炒),半夏(湯洗,薑汁製),藿香葉,陳皮(去白,各一兩),甘草(炙,七錢)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盞半,生薑七片,棗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霍亂吐瀉,加白朮三兩。
養胃湯
治外感風寒,內傷生冷,憎寒壯熱,頭目昏疼,肢體拘急,及能闢山嵐瘴氣,四時瘟疫,脾寒痎瘧。因飲食者,又可佐以紅丸子。
厚朴(姜炒),蒼朮(米泔浸),半夏(湯洗,薑汁製,各一兩),茯苓(去皮),人參(去蘆),草果(去皮),藿香(去梗,各半兩),橘紅(去白,三分),甘草(炙,一分梯注按《局方·凡例》云:凡方中雲一分者,即二錢半也。)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七片,烏梅一個,煎至六分,去滓,熱服。或發冷瘴,或感寒疫者,並加附子足為十味。
紅丸子
治食瘧。食瘧乃痰嘔噁心,腹滿寒熱。右手寸關脈弦實,或沉滑。要之瘴瘧多因食積氣痞痰結。此藥消食下氣化痰。寓廣者正宜服之。但礬紅、阿魏,難得好者,又阿魏雖為下積消脹之妙藥,卻不宜常服。及不宜於妊婦、虛人、老人。所以《易簡方》去礬紅、阿魏,最宜常服用以治瘧,黃丹為衣最妙。
若食積癥癖痞脹,得真阿魏卻甚良。然亦在修合之臻志,用好米醋煮陳米粉為丸,自洗米至作糊,不著水,純使醋為妙。
蓬莪朮(煨),荊三稜(水浸軟,切片),橘皮(揀淨),青皮(去白,各五兩),胡椒(去屑),乾薑(炮,各三兩),阿魏,礬紅(各一兩)
上為細末,醋糊為丸梧子大。礬紅為衣,治瘧疾。每服六十丸。不拘時候,生薑橘皮湯下。大病後飲食難化,及中脘停酸,用薑湯下。心腹脹滿,紫蘇湯下。酒疸食疸,遍身皆黃,大麥煎湯下。酒食積,面黃腹脹,或時乾嘔,煨薑湯下。脾氣刺痛,菖蒲湯下。兩脅引乳作痛,沉香湯下。
白話文:
瘴病續論的治療方法
將厚朴(去掉粗皮,切成像藠頭大小,約一寸長,用新鮮薑汁浸泡一晚),半夏(用熱水洗七次,再用四兩薑汁浸泡十天,取出曬乾至汁液完全蒸發),橘紅(去掉白色的部分),草果子(去皮生用),藿香葉(取葉片洗淨),蒼朮(去皮,用米泔水浸泡一晚,切成片狀),甘草(切碎,每種各三兩)。
將以上七味藥,先用砂鍋炒厚朴至香味散發,再放入蒼朮炒至呈紫色,接著放入半夏炒至香熟,再放入甘草炒至黃色,最後放入橘紅炒至破裂,這時才將兩兩的藿香葉攤開在眾藥之上,讓藿香葉居於中心,用其他藥材將其覆蓋,靜置一會兒,等藿香葉乾燥後取出。再加入草果子,一起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二大錢,用水一大碗,加入生薑五片、紅棗一顆,煎至剩七分,去除藥渣,空腹服用。煎藥時不可使用銅鐵器皿。
藿香正氣散
治療因寒邪入侵導致的陰證。症狀有怕冷、畏風,正氣衰弱而感到寒冷,胸口和膈膜有堵塞感,肋部脹痛,心下部位有堅硬的痞塊,嘔吐腹瀉,疲倦嗜睡,沒有食慾。
厚朴(去掉粗皮,用薑汁炒),半夏(用熱水洗過,再用薑汁製),藿香葉,陳皮(去掉白色部分,每種各一兩),甘草(炙,七錢)。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碗半,加入生薑七片、紅棗一顆,煎至剩七分,去除藥渣,飯前溫服。若出現霍亂吐瀉,則加入白朮三兩。
養胃湯
治療外感風寒、內傷生冷食物所引起的症狀,如怕冷發熱、頭暈目眩、四肢拘攣,並且能夠預防山區瘴氣和四季瘟疫,以及脾寒引起的瘧疾。如果是因飲食不當引起的,還可以搭配紅丸子服用。
厚朴(薑炒),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半夏(用熱水洗過,再用薑汁製,每種各一兩),茯苓(去皮),人參(去蘆頭),草果(去皮),藿香(去梗,每種各半兩),橘紅(去白,三分),甘草(炙,一分)。(按《局方·凡例》記載:凡方中說一分,即是二錢半。)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碗半,加入生薑七片、烏梅一顆,煎至剩六分,去除藥渣,趁熱服用。若因感受冷瘴或寒疫,可額外加入附子,使其成為十味藥。
紅丸子
治療食瘧(因飲食積滯引起的瘧疾)。食瘧的症狀有痰多嘔吐、噁心、腹脹發冷發熱。把脈時,右手寸關脈呈現弦實或沉滑的脈象。通常瘴瘧多因飲食積滯、氣滯痰結所致。此藥具有消食、降氣、化痰的功效,尤其適合廣泛地區的患者服用。但礬紅和阿魏難以取得優質品,且阿魏雖然是消積脹的良藥,卻不宜長期服用,也不適合孕婦、體虛者和老年人。因此,《易簡方》去除了礬紅和阿魏,更適合長期服用以治療瘧疾,用黃丹裹藥丸效果最佳。
若是因飲食積滯、症瘕痞脹,能取得優質阿魏則效果很好。但仍需注重藥材的炮製和配比,用優質米醋煮陳米粉製成丸劑,從洗米到製成米糊都不能沾水,純粹用醋最為理想。
蓬莪朮(煨),荊三稜(用水浸泡軟化,切片),橘皮(挑選乾淨),青皮(去掉白色部分,每種各五兩),胡椒(去除雜質),乾薑(炮製過,每種各三兩),阿魏,礬紅(每種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醋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用礬紅裹藥丸,治療瘧疾。每次服用六十丸,不拘時服用,用生薑橘皮湯送服。大病後消化不良,以及中脘部位有酸水停留,用薑湯送服。心腹脹滿,用紫蘇湯送服。因喝酒或飲食導致黃疸,全身發黃,用大麥煎湯送服。因酒食積滯導致面色發黃、腹脹,有時乾嘔,用煨薑湯送服。脾臟部位刺痛,用菖蒲湯送服。兩側肋部牽引至乳房疼痛,用沉香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