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衛生方》~ 校刻嶺南衛生方上卷 (8)
校刻嶺南衛生方上卷 (8)
1. 冷瘴灸法
瘴病既久,氣血虛,服藥必不作效。宜灸膏肓並大椎骨下及足三里。更須審訂果是久病,及是虛弱,然後灼灸。若病初發,與未甚虛弱之人,未可便灸。若是熱瘴,尤不可灸也。
白話文:
如果患有瘴病已經很久,導致氣血虛弱,這種情況下吃藥可能不會有明顯的效果。應該嘗試使用灸法在膏肓穴、大椎骨下方以及足三里穴進行治療。但必須先確定確實是長期患病,並且身體處於虛弱狀態,這樣之後再進行灸療才會有效。如果病情剛開始發作,或是患者身體並非非常虛弱,就不適合立即進行灸療。特別是如果是熱性瘴病,則更不能使用灸法治療。
2. 熱瘴治法
熱瘴病源,前已備言,未可服藥,只用挑草子之法。廣中是處,有人能之。凡有瘴發一二日,卷其上、下唇之裡,以針刺其正中,用手捻去紫血;又以楮葉擦舌出血;又令病人並足而立,於兩足後腕橫縫中青脈刺之,血出如注;乃以青蒿水與服,應手而愈。若冷瘴與雜病,決不可刺。
熱瘴之所以刺而速愈者,即太陽傷寒證,邪氣在表,當汗之法也。刺出其血,既是得汗,而其效乃速於得汗。蓋人之上、下唇,足陽明胃脈之所經。足後腕,足太陽膀胱脈所經。太陽受病三日,而陽明受病。而南人之針,可謂暗合。若患熱瘴而不即刺,及其三陽傳變,邪氣入里,雖刺而血已凝住,非惟無益,或至重傷。
又南人針法,別有不可曉者。發瘴過經,已入里而將死者,刺病人陰莖而愈。竊意,其內通五臟,刺之或可去其內腑之熱耳。然少壯者,尚可用此法。苟施與怯弱者,豈不危哉。按《黃帝內經》九針從南方來。《刺熱論》曰: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名曰治未病。然則南方挑草子之法不可廢也。
但南人未知辨赤色之道。士大夫不幸而染熱瘴,亦只得求南人之針法以刺之。
白話文:
[熱瘴治療方法]
關於熱瘴的病因,之前已有詳細說明。在病情初期,不必急著服用藥物,可以採用一種名為「挑草子」的治療方式,廣東一帶多有人懂得這種方法。如果熱瘴發作一到兩天,可以捲起病人的上下嘴脣內側,用針刺向脣部中央,再用手輕輕捏去黑色的血液;再使用楮葉摩擦舌頭使其出血;再讓病人雙腳併攏站立,在兩腳後踝的橫紋中找到青色的脈絡進行刺血,使血液如注流出;然後讓病人飲用青蒿水,通常很快就能康復。但如果是冷瘴或其它疾病,則絕對不能使用刺血療法。
熱瘴之所以能通過刺血迅速痊癒,是因為這類病症類似於太陽傷寒的表現,邪氣位於皮表層,治療時應當出汗。刺血可以達到出汗的效果,且效果更為快速。人體的上下嘴脣由足陽明胃經所主導,腳後踝部位則由足太陽膀胱經所主導。太陽經受到病邪侵襲三天後,會轉移到陽明經。南方人的針灸療法可謂暗合此理。如果熱瘴患者沒有及時進行刺血治療,等到病邪傳遍三陽經,深入體內,即使刺血,血液也可能已經凝固,不僅無益,甚至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另外,南方的針灸療法還有一些讓人難以理解的地方。對於熱瘴發作已超過一段時間,病邪已深入體內,生命垂危的患者,南方人會選擇刺入患者的生殖器來治療。我猜測,這可能是因為生殖器內部連接著五臟六腑,刺入或許可以去除體內的高溫。然而,這種方法僅適用於年輕力壯的人,如果用在體質虛弱者身上,可能會非常危險。根據《黃帝內經》,九針的療法來自南方,《刺熱論》中提到:即使疾病尚未爆發,只要看到紅色徵兆就可以進行刺血,這被稱為治療未病。因此,南方的挑草子療法不應該被廢棄。
然而,南方人可能不懂如何分辨紅色徵兆。如果不幸感染熱瘴的士大夫們,也只能尋求南方人的針灸療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