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衛生方》~ 校刻嶺南衛生方中卷 (2)
校刻嶺南衛生方中卷 (2)
1. 續附蛇虺螫䘌諸方
五嶺之南,不惟煙霧蒸濕,亦多毒蛇猛獸。故前賢有詩云:霧鎖瓊崖路,煙籠柳象州,巴蛇成隊走,山象著群遊。又編類集,及嶺外代答本草諸書,備言廣郡多蛇虺蜈蚣。愚既表出瘴癘論方,又不得不附治蛇虺螫䘌數方,以濟人之緩急。尤當謹者:夜起不可倉促,及不可無燈,又不可不穿鞋襪。
嘗聞有人中夜下榻,而蜈蚣偶棲其鞋上,足一觸之,連咬數口,呻吟苦痛。經旬日後,方得香白芷、雄黃末服之,藍靛汁傅之乃愈。又聞有夜急登廁者,遇蛇傷其肛門,且不曉藥,毒中臟腑,坐受其斃。張季明《醫說》載一村婦忽卒吹火,不知火筒中偶有蜈蚣,驚逃竄入喉,致下胸臆,悲泣求救。傍人云:可討小豬兒一隻,斷喉取血,(一說雞血尤妙。
)令婦人頓吃,須臾更灌生油一口,遂噁心,其蜈蚣滾在血中吐出,繼與雄黃,細研水調服遂愈。又載:有人為蝮所齧,致遍身皮脹,口吐黃水,良久悶絕。一道人以新汲水調香白芷末二錢,灌之立蘇,再服及愈。道人云:法當以麥門冬湯調服,今倉促以水代之亦效。《本草衍義》載有被蛇傷而昏困者,一僧以五靈脂一兩,雄黃半兩,為末,酒下二錢,遂蘇。
凡遭蛇虺、蜈蚣、蝮、蠍等傷,急取香白芷、雄黃末、靛花生藍汁之類,且服且傅,立有功效。或但得白礬,火上炙溶滴在所傷處,解其毒亦可也。治虎犬咬,亦宜以白礬末摻瘡封裹之,自愈。
一方
用醋煮白礬,治蠍傷,蓋醋主收斂,不使毒氣散漫也。又蛇傷者,只以蛇蛻皮一片,貼在傷處,就灼艾三五壯,引去毒氣。《朝野僉》載云:凡惡蟲所螫,馬汗入瘡,可取艾灸其傷處,即此法也。非蛇傷卻不必蛇蛻,蜈蚣傷雞冠血及雞屎塗亦可。又法捉大蜘蛛一枚,縱其齧所傷處,候吃其毒。
蜘蛛困悶自落,卻滴冷水數點以治之。如覺未愈,更捉一枚齧之,使毒氣淨盡也。
一法
治蛇入口並七孔中者,割母豬尾瀝血於口中並孔中即出。
一法
治卒為蛇繞不解。用熱湯淋之。若倉促無湯令人尿之。
一方
治赤蜈蚣毒,用桑枝汁同鹽擦痛處。或溶蠟於痛處肉赤為度。
又方
用皂角於咬上炷艾灸,熱則去之。
一方
治蜘蛛飛絲入口。用紫蘇葉不問舊新,嚼之即愈。
癸亥續此於封川
白話文:
標題翻譯爲:[續附蛇蟲咬傷各方]
內容翻譯爲:
在五嶺之南的地方,不僅煙霧瀰漫,溼度高,還存在許多有毒的蛇和猛獸。因此,前賢曾作詩描述:霧鎖住瓊崖的道路,煙籠罩着柳象州,巴蛇成隊地行走,山象成羣地遊蕩。根據編類集和嶺南代答本草等書的記載,廣東地區多蛇、虺、蜈蚣。我已經提出了關於瘴癘的治療方法,現在不得不附上幾個治療蛇蟲咬傷的方子,以便在緊急時刻能幫助人們。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夜間起牀不要匆忙,不要沒有燈就行動,也要記得穿上鞋襪。
我曾聽說有人在半夜下牀時,蜈蚣正好棲息在他的鞋子上,腳一碰到蜈蚣,就被連咬數口,痛苦呻吟。過了十天後,才找到香白芷和雄黃粉服用,並用藍靛汁塗抹傷口才痊癒。又聽說有人夜裏急着上廁所,被蛇咬傷了肛門,又不知道該用什麼藥,毒液侵入臟腑,最終不幸身亡。張季明的《醫說》記載一個村婦突然吹火,卻不知道火筒裏有蜈蚣,驚慌逃跑時竄入喉嚨,導致胸部劇痛,悲泣求救。旁人建議:可以找一隻小豬,割開喉嚨取血,(也有說法是雞血更有效。
)讓婦女立刻吃下去,片刻後再灌入一口生油,就會感到噁心,蜈蚣會滾在血中被吐出來,接着服用雄黃,細研成粉末用水調服就能痊癒。又記載有人被蝮蛇咬傷,導致全身皮膚腫脹,口吐黃水,過了一會兒就昏迷了。一位道士用新打來的水調香白芷末兩錢,灌服後立刻甦醒,再次服用後痊癒。道士說:按照方法應該用麥門冬湯調服,但現在倉促之下用水代替也有效果。《本草衍義》記載有被蛇咬傷而昏迷的人,一位僧人用五靈脂一兩,雄黃半兩,研磨成末,用酒送服兩錢,便甦醒了。
凡是遭受蛇、虺、蜈蚣、蝮、蠍等咬傷,應立即使用香白芷、雄黃末、靛花、生藍汁等藥物,同時內服外敷,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如果只能找到白礬,可以將它放在火上烤化,滴在受傷處,也能解毒。治療虎犬咬傷,也適宜用白礬末撒在傷口上,然後包紮,自然會痊癒。
一種方法:
用醋煮白礬來治療蠍子咬傷,因爲醋具有收斂作用,可以防止毒素擴散。對於蛇咬傷,只需取蛇蛻皮一片,貼在傷口上,然後在上面燒艾灸三到五次,可以引導出毒素。《朝野僉》記載:對於惡蟲咬傷,馬汗進入傷口,可以取艾草灸燒在受傷處,就是這個方法。如果不是蛇咬傷,則不必使用蛇蛻,蜈蚣咬傷可以用雞冠血或雞糞塗抹。另一種方法是抓住一隻大蜘蛛,讓它咬在受傷處,等待它吸食毒素。
當蜘蛛因吸食毒素而變得睏倦時,自然會掉落,此時可用幾滴冷水治療傷口。如果感覺還未痊癒,可以再抓一隻蜘蛛繼續吸食,直到毒素完全排出。
一種方法:
如果蛇咬入口腔或七竅中,割開母豬尾巴,將血液滴入口腔和七竅中,蛇就會出來。
一種方法:
如果突然被蛇纏繞無法解脫,可以用熱湯淋在身上。如果沒有熱湯,可以讓別人用尿淋在身上。
一種方法:
治療紅蜈蚣的毒素,可以用桑枝汁和鹽混合塗抹在疼痛處。或者在疼痛處融化蠟燭油,直到肉變紅爲止。
另一種方法:
用皁角在咬傷處進行艾灸,當感覺到熱時就停止。
一種方法:
治療蜘蛛飛絲進入口腔的情況,無論舊新,使用紫蘇葉咀嚼即可痊癒。
癸亥年,在封川繼續補充這些內容。
2. 《集驗》治蠱毒諸方
凡蟲毒有數種,曰蛇毒、蜥蠍毒、蛤蟆、蜣螂、草毒,皆是變亂元氣也,有人固造作之者,即謂之蠱。多因飲食內而行之,與人患禍。患禍於他則蠱主吉利。所以蠹害之徒蓄事之。人中其毒者,心腹絞痛,如有物齧,或吐下血,皆如爛肉。或好臥暗室,不欲光明。或心性反常,乍嗔乍喜。
或四肢沉重,百節痠疼。或乍寒乍熱,身體習習而痹,胸中滿悶。或頭目痛。或吐逆不定。或面目青黃,甚至十指暗黑。診其脈緩大而散,皆其候也,然其毒有緩有急,急者倉促,或數日乃死。緩者延引歲月,遊走腸內,蝕五臟盡則死。治蠱方藥甚多,今但取其簡而易,用之已驗者耳。
白話文:
總的來說,蟲毒有多種類型,包括蛇毒、蜥蜴和蠍子的毒素、蟾蜍、金龜子、以及某些植物的毒素,這些都可能擾亂人體的正常機能。如果有人刻意製造這樣的毒素,我們就稱之為蠱。這些毒素大多是通過飲食進入人體,對人造成傷害。對他人造成傷害時,施蠱的人反而會得到好處,這就是為什麼一些有害的人會蓄意使用它們。
中毒的人可能會感到劇烈的心腹痛,好像有東西在啃咬,或者會嘔吐出血,看起來就像腐爛的肉。有的人喜歡待在昏暗的房間,不想看到光亮。有的人性格變得異常,時而憤怒,時而高興。
有的人四肢沉重,全身關節痠痛。有的人時冷時熱,身體感覺麻木,胸中滿悶。有的人頭痛眼痛。有的人噁心嘔吐,無法控制。有的人面色青黃,甚至手指也變黑。診斷其脈搏緩慢、大而散,都是中毒的症狀。然而,這種毒素的毒性有輕有重,嚴重的可能突然發病,幾天內就會死亡。輕微的則可能拖延數月,毒素在腸道中游走,侵蝕內臟,直到五臟六腑都被完全破壞才會死亡。
治療蠱毒的方藥有很多,這裡只選取了最簡單易用,且已經被證實有效的幾種。
3. 驗蠱毒法
令病人唾於水內,沉者是蠱,浮者即非。或令含黑豆驗之。若豆脹爛皮脫則是蠱,不脫則非。又初虞世方云:嚼黑豆不腥,嚼白礬味甘,皆中毒之候也。
歸魂散
凡初中蠱在膈上者,當用此藥吐之。
白礬,建茶(各一兩)
上二味為細末。每服五六錢,新汲水調下頓服。一時久當吐毒出。此藥入口其味甘甜,並不覺苦味者是也。
雄朱丸
解諸中毒。
麝香(一分,別研),雄黃(別研,水飛過),硃砂(別研,水飛過),赤腳蜈蚣(微炙,去足),續隨子(各一兩)
上為細末。入雄黃、硃砂、麝香研勻,以糯米煮粥,和丸如雞頭。每服一丸,熱酒吞下。毒當與藥俱下。
凡病人服藥吐利之後,猶覺前後心刺痛拘急,咽中茆刺者,此是服吐利藥之候也。更不須再服吐利藥,但服桔梗散自然平愈。
桔梗散
桔梗(去蘆,味苦者不拘多少,銼細,微炒)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米飲調服,不拘時候。此藥不吐不利,加之易為收買,多服者有益。如服吐利藥而後,日二三服,使毒氣日漸消散,不致再發動也。
佛說解蠱毒神咒(出《大藏經》。)
凡在旅中飲食,先默唸七遍,其毒不行。咒曰:
姑蘇啄,摩邪啄,吾知蠱毒生四角,父是穹窿男,母是舍邪女,眷屬百萬千,吾今悉知汝,摩訶薩摩訶。
一法
每日或所到處,念「藥王萬福」四字一七遍,亦驗。
灸蠱毒法
當足小指尖灸三炷,即有物出,(酒上得者酒出,肉菜上得者肉菜出,飯上得者飯出。)
治螞蟥蠱毒
覺是此物先念「解蠱毒咒」,次飲生蜜。其毒化為水。凡中一切水族之毒,以蜜或飲或塗傷處,立解。
解百藥毒方
油煎大甘草(成寸),油煎柏葉(蒸過方煎,如向上者不用)
上二味,覺中毒急咀嚼。常服亦得。
又治蠱毒挑生及蒙汗諸中毒神效諸方
蠱毒之害,應人飲食可以中人。其候腹大脹緊如石,面目青黃,小便淋澀,或瀉血,或吐而喉中妨悶,有如刀刺。
一方
川升麻,桔梗(去蘆),瓜蔞根(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六分,去滓服,不拘時候。
一方
土瓜根如大拇指大,長三寸,銼碎,以酒一盞,浸一宿,為一服。吐出即愈。
一方
皂角長一尺者,去黑皮並子,用酒一大盞,浸一宿,方去滓,空心服。
一方
敗鼓皮燒為末。酒調二錢服之。凡中蠱毒,皆是昏睡不省人,用此方,能言下藥人姓名,極驗。
一方
桃樹上的寄生三兩,為細末,如點茶,每服一錢,不拘時候。
一方
蠶蛻紙(是出了蠶子了紙也。此藥宜令常隨行以備急用。)不拘多少,用清油紙燭燒為灰,研極細。稍覺中毒,雖面青脈絕,腹脹吐血口噤。速以新汲水調一錢頻服即活。若彼蒙汗,昏昧如醉,此藥下咽即醒。
一方
茶芽(焙),生甘草,生白礬(乳缽研)
上各等分,為細末。每服一錢,以新汲水調下。若中毒一月,其毒自大便下。若中蠱毒,即吐出肉塊,次服補藥,生糯米粉以烏豬膽汁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熟水吞下。
廣南挑生殺人,以魚肉延客。對之行厭勝法。魚肉能反生於人腹中,而人以死。相傳謂:人死陰役於其家。昔雷州推官司戶符昌言:乾道五年親勘一公事挑生,買肉置於盤中,俾囚作法,以驗其術。有頃,肉果生毛。何物淫鬼,乃能爾也。然解之亦甚易。但覺有物在胸膈,則急服升麻以吐之。
覺在腹中,急服鬱金以下之。雷州鏤板印行者,蓋得之於囚也。([梯注]按《範石湖文集》云:李燾為雷州推官,鞠獄得治蠱方。毒在上,用升麻吐之;在腹,用鬱金下之;或合二湯服之,不吐則下。此方活人甚多也。)
挑生之害,於飲食中魚肉果菜,皆可挑生而中人。其候初覺胸腹痛,次日漸攪刺,十日毒在腹中能動。凡胸臆痛為在上膈,腹痛為在下膈。
在上膈方
丹礬半錢,投在一盞熱茶內,候礬溶化,通口服。以頃以雞羽攪喉中,即吐出毒物。
在下膈方
鬱金末二錢。飯湯調下,即瀉下惡物。
吐瀉後補治方
人參,白朮(各半兩)
上銼細。入無灰酒半升,以瓦瓶盛之,於慢火中煨半日許,候酒熟服。每服一小盞。五日乃止。
治胡蔓草毒方
胡蔓草([梯注]《本草綱目》「鉤吻」條載此文,云:時珍又訪之南人,云:鉤吻即胡蔓草,今人謂之斷腸草是也。)葉如茶,其花黃而小。一葉入口,百竅潰血,人無復生也。廣西愚民私怨,茹以自斃。家人覺之,即時取雞卵抱未成雞者,研爛和麻油灌之,吐出毒物乃生。稍遲即死也。如入誤服此草者,止以前法解之。
南方盛夏行路遇大熱,飲水只可一二口,多則水氣逼住,氣不得伸。發緊痧立死。慎之。若毒微者,前諸解毒方,須用之即醒。
蘇合香丸
治氣中,或卒暴氣逆心痛鬼魅惡氣。
沉香,麝香(別研),訶黎勒(煨,用皮),丁香,青木香,香附子(炒,去皮),安息香(別研,為末,用無灰酒一升,煮為膏),蓽菝,白朮,白檀香,熏陸香(別研),烏犀角(各五錢)
上為細末,入別研藥極勻。用安息香膏並煉蜜和丸,重八分,蠟為皮。治大人卒中風癇、小兒急慢驚風,牙關緊閉。每服一丸或半丸,去蠟用生薑自然汁化開,擦牙關。再用薑湯調藥灌下。及治感冒風寒,噁心吐瀉,心氣腹痛,白痢,婦人產後中風,泄瀉嘔吐,腹痛,俱用薑湯化下。山嵐瘴氣,清晨溫酒化下。
治楊梅瘡方(一名木棉疔,一名天疱瘡)
胡麻,蔓荊子,枸杞子,荊芥,牛蒡子,山梔子,防風,黃連,大黃(各二錢),黃柏,苦參,山豆根,輕粉,白蒺藜(各一錢)
上精製為末。水煮麵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重二錢半,用茶五更吞服。午時又一服。自覺口內痛住服。忌葷腥、油醬、炙炒、香焦之物、生果之類。宜食淡粥。切戒房室。更養七情。如此七日見效。
服前方後,口損疼痛者,用此方以解之。
黃柏,防風,荊芥,犀角,桔梗,牛蒡子,連翹,甘草(各等分)
上八味,水一盅半,煎至八分,停冷,逐口噙吐。
敷藥方
銀硃,輕粉(各一錢),黃蠟,清油(各一兩)
先將黃蠟同油煎化,後入朱粉二味,和勻成膏。入磁罐收貯。隨瘡大小,敷搽二三次,瘡痂即脫。
又方
大楓子(三錢),輕粉(一錢)
上二味為末。塗瘡上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