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佐

《類編朱氏集驗醫方》~ 卷之一 諸風門(附:卒中腳氣)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諸風門(附:卒中腳氣) (2)

1. 治方

八生飲子,治半身不遂,手足無力,皆由飲食起居失節,陽氣不斂,風邪所侵。若服補劑,則風毒愈固,其病尤難治矣。宜以主陽消陰,疏風去濕之藥,必可取效。服之旬日,以手足輕,腳膝有力為驗。可戒羊肉、豬頭、動風氣物,切不可針灸也。(亦名建陽湯)

天雄(二兩,此藥最佳。無,則以大附子代之,去皮),大川烏(二兩,去皮),天南星,白附子,天麻,白朮(各一兩),川芎,木香,全蠍(薑汁拌,全用),半夏(各半兩,同天雄、附子、南星、川烏並生用)

白話文:

八生飲子

治半身不遂,手足無力,皆由飲食起居失節,陽氣不斂,風邪所侵。

這是一種治療半身不遂、手足無力的方劑。這些病症大多是因為飲食起居不節,導致陽氣無法收斂,被風寒侵襲所引起。

若服補劑,則風毒愈固,其病尤難治矣。

如果服用溫補的藥物,反而會加重風寒的毒性,使得病情更難治癒。

宜以主陽消陰,疏風去濕之藥,必可取效。

因此,應該使用溫陽化陰、疏散風寒、去除濕氣的藥物,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服之旬日,以手足輕,腳膝有力為驗。

服用藥物十天左右,手足輕便、膝蓋有力,就是藥效顯著的表現。

可戒羊肉、豬頭、動風氣物,切不可針灸也。(亦名建陽湯)

服藥期間,要忌食羊肉、豬頭等容易引起風氣的食物,也不可針灸。此方也稱為建陽湯。

方劑組成:

  • 天雄(二兩,此藥最佳。無,則以大附子代之,去皮)
  • 大川烏(二兩,去皮)
  • 天南星
  • 白附子
  • 天麻
  • 白朮(各一兩)
  • 川芎
  • 木香
  • 全蠍(薑汁拌,全用)
  • 半夏(各半兩,同天雄、附子、南星、川烏並生用)

注:

  • 此處的藥量單位為「兩」,是古代的重量單位,約為現代的 37.3 克。

上件並生用,銼如麻豆大。每服水五盞,生薑一兩切片子,每藥一兩半,文武火煉,取一盞半;更以水三盞再煉第二遍,取一盞;又用水三盞,再煉第三遍,取一盞。共煉得三盞,一處和合,分作三服,空心,稍溫服。一日可服此三盞。(何殿機複方)

舒筋丸,治療同前。

蒼朮(削成小塊子),川牛膝(去蘆,銼),肉蓯蓉(銼),木瓜(去穰。各一兩,並酒浸一宿,焙乾),虎脛骨(一兩,酥炙),附子(一兩半,炮去皮臍),乳香(研),沒藥(研),官桂(不見火),血竭(研細。各半兩)

白話文:

【舒筋丸】,治療方式如下:

材料:生用的蒼朮(切成小塊)、川牛膝(去除根部,再切成碎片)、肉蓯蓉(切成碎片)、木瓜(去除果肉,每種材料各一兩,浸泡於酒中一夜後,再曬乾)、虎脛骨(一兩,經過酥炙)、附子(一兩半,先去皮再炮製)、乳香、沒藥(都需要研磨)、官桂(不能直接火烤)、血竭(研磨成細粉)。每種材料各半兩。

使用方法:將所有材料混合在一起,分成三次服用,每次服用時,請先空腹,然後稍微加熱後服用。一天可以服用三次這份量的劑量。

上件為細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以溫酒空心送下,二服。(何殿機複方。上二方肖仲極服之曾有效。)

八寶回春湯,治男子婦人一切諸虛不足,風疾血氣交攻,凝滯脈絡,拘急攣拳,氣不升降,癱中疼痛,痰涎壅盛,脾胃不和,飲食不進。此藥一則去風,二則和氣,三則活血。大有神效。

大凡病風,不可專服風藥,攻之愈急則愈甚。但專服此藥,輕者一月,重者二三月,自然而愈,且無再作。蓋此藥不專治風,而且和氣,不專和氣,而且又活血。血氣和平,榮衛調順,則其風證不攻而自去。

白話文:

將上藥磨成細粉,用酒煮麵糊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七十粒,用溫酒空腹服用,一天服兩次。(此為何殿機的複方。肖仲極曾服用過這兩種藥方,都有效。)

八寶回春湯,用於治療男女一切虛弱不足,風疾血氣交攻,凝滯脈絡,手腳拘緊抽搐,氣機不升不降,癱瘓疼痛,痰涎壅塞,脾胃不和,飲食不進等症狀。此藥一方面祛風,另一方面和氣,還可活血。具有神奇的效果。

一般來說,患風疾不可只服用祛風藥,因為越急於攻治反而越嚴重。而服用此藥,病情輕者一月,重者二三月,自然會痊癒,且不會復發。因為此藥不僅祛風,還和氣;不僅和氣,還活血。血氣平和,榮衛調順,風疾就會自然消失,不必強行攻治。

附子(炮),人參,麻黃(去節),黃芩,防己,香附子(去毛),杏仁(去皮),川芎,當歸(各一兩),茯神(一兩半),陳皮(一兩),防風(一兩),白芍藥(五兩),沉香(半兩),半夏(一兩半),川烏(半兩,炮),桂(一兩),白朮(二兩),天台烏藥(半兩),乾薑(一兩),黃耆(三兩),甘草(一兩),熟地(一兩),生乾地黃(一兩)

白話文:

附子(炮製過),人參,麻黃(去掉節),黃芩,防己,香附子(去掉毛),杏仁(去皮),川芎,當歸(各一兩),茯神(一兩半),陳皮(一兩),防風(一兩),白芍藥(五兩),沉香(半兩),半夏(一兩半),川烏(半兩,炮製過),桂枝(一兩),白朮(二兩),天台烏藥(半兩),乾薑(一兩),黃耆(三兩),甘草(一兩),熟地黃(一兩),生乾地黃(一兩)。

上二十四味,去風八味,和氣八味,活血八味,一處為末,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姜三片,棗一枚,煎一盞,空心,通口服。合二服滓再煎。此方常服有效不淺。此方乃王翰林經進奉旨頒行。而謝子充少年亦感風疾,得此方服之而安。

五虎湯,治中風軃曳,目睛上視,牙關緊急,涎盛昏塞,不省人事。(出《衛生方》新增)

南星,草烏,川烏(並炮,去皮),半夏(泡七次),皂角(去皮、弦、子,炙)

上等分。每三大錢,水二盞,姜十片,煎八分。溫服,不以時。

大省風湯,治一切諸風,卒然痰潮,神昏語澀。

白話文:

上藥二十四味,其中去風藥八味,和氣藥八味,活血藥八味,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盞半水,加三片薑、一枚棗,煎煮成一盞藥湯,空腹服下。服用兩次後,將藥渣再煎煮一次。經常服用此方效果顯著。此方是王翰林奉旨頒行的。謝子充年輕時也患了風疾,服用了此方後病癒。

五虎湯,用於治療中風引起的半身不遂、眼球上翻、牙關緊閉、流口水、昏迷不醒等症狀。(出自《衛生方》新增)

南星、草烏、川烏(炮製後去皮)、半夏(泡七次)、皂角(去皮、弦、子,炙烤)

以上藥材等量,每次取三大錢,用兩盞水,加十片薑,煎煮八分。溫熱服用,不拘時間。

大省風湯,用於治療各種風病,突然出現痰多、神志不清、言語不清等症狀。

大附子(生,去皮,一兩),天南星(一兩),全蠍(去尾、足,半兩),防風,川芎(各二錢半)

上㕮咀。每三錢,水一盞半,姜七片,煎七分,溫服,不以時。

十八味流氣飲,治一身受風、寒、濕、熱諸邪毒,周遍氣脈上下不和。

羌活,獨活,人參,枳殼,陳皮,白朮,木香,防風,川芎,當歸,桂,白芍藥,甘草,白芷,黃耆,天台烏藥,白茯苓

白話文:

這是一個名為“十八味流氣飲”的中藥方,用來治療因風、寒、濕、熱等邪氣入侵,導致全身氣脈不通暢,上下不協調的症狀。

方劑中包含大附子、天南星、全蠍等藥材,以及防風、川芎等常用的祛風止痛藥材。製法是將藥材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以水煎煮服用,不限制服用時間。

除了上述主要藥材外,方劑還包含羌活、獨活、人參等多種藥材,可以根據病情和體質進行調整。

注意事項

  • 大附子等藥材有毒性,需注意用量,避免過量服用。
  • 服用藥物期間,應注意飲食禁忌,避免食用寒涼食物。

上等分,為細末。棗湯調下。(江陵傳來)

省風散,治氣不和,為風寒邪濕之氣著於手足,麻痹,頭重偏疼,起居旋運,四肢倦怠,足脛緩弱,掣痛無時,每遇陰晦風寒,神思不清,痰氣相逆,並宜預服。

羌活,防風,甘草,白茯苓(各半錢),木香(一分),人參,陳皮(各三錢),天台烏藥(三錢),白朮(一兩,麵炒),南星(半兩重者一隻,炮,去皮,切如豆大),附子(九錢,炮,去皮臍,切)

上㕮咀。每服四錢,大姜十片,棗二個,煎,不拘時候。

白話文:

這個藥方叫“省風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入侵人體引起的各種不適,例如手腳麻痺、頭疼、頭昏眼花、四肢無力、腿腳無力、抽痛等等。 這個藥方能預防這些症状的發生,而且在陰雨天或寒風天時,也能有效缓解神志不清、痰氣上涌等症状。

药方中包含的药材

  • 羌活、防風、甘草、白茯苓: 這些藥材具有祛風散寒、除濕止痛的功效。
  • 木香: 可以理氣止痛。
  • 人參、陳皮: 補氣健脾、化痰止咳。
  • 天台烏藥: 溫腎散寒、止痛。
  • 白朮: 健脾燥濕、益氣固表。
  • 南星: 化痰止咳、定驚安神。
  • 附子: 溫陽補火、散寒止痛。

使用方法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四錢,加入薑片和大棗,用清水煎煮服用,不受時間限制。

來源

這個藥方源自江陵地區。

拒風丹,治風虛痰厥頭疼,旋,如在舟車之上。

天南星,半夏(湯洗七遍。各二兩),藁本,細辛,川芎,防風,羌活,獨活(各一兩)

上為細末,生薑汁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薑湯下,食後。

蠲痹湯,治風濕相搏,身體煩疼,項臂痛重,舉步艱難,及手足冷痹,腰腿沉重,筋脈無力。

當歸(酒浸一宿),羌活,薑黃,赤芍藥,黃耆(蜜炙),防風(各一兩半),甘草(半兩,炙)

白話文:

拒風丹

功效: 治療因風虛痰導致的頭疼,感覺頭部旋轉,如同在舟車上搖晃一般。

組成: 天南星、半夏(用湯洗七遍,各二兩)、藁本、細辛、川芎、防風、羌活、獨活(各一兩)

製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生薑汁煮成麵糊狀,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

用法: 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生薑湯送服,飯後服用。

蠲痹湯

功效: 治療風濕相搏導致的身體疼痛、項臂沉重、行走困難、手足冰冷麻木、腰腿沉重、筋脈無力等症狀。

組成: 當歸(用酒浸泡一晚)、羌活、薑黃、赤芍藥、黃耆(用蜜炙)、防風(各一兩半)、甘草(半兩,炙)

上㕮咀。每服半兩,水二盞,生薑五片,同煎至一盞,溫服,不拘時候。

二妙散,理氣血則風自去。

當歸,橘皮

上二味等分為末。以酒調服,為丸子亦可。

夏英公酒浸飲子,治風疾。(已下四本宋元憲府手集方)

防風(細銼),萆薢,羌活,秦艽,牛膝,敗龜,虎骨,桔梗,晚蠶沙(炒黃。各二兩),枸杞子(炒,五兩),蒼耳(五升,去刺,捶碎,酥炙),干茄根(八兩,洗、銼,蒸熟)

白話文:

藥方包括:防風(切成細絲)、萆薢、羌活、秦艽、牛膝、敗龜、虎骨、桔梗、蠶沙(炒至黃色,每種藥材各二兩)、枸杞子(炒熟,五兩)、蒼耳(五升,去刺,搗碎,用油炸至酥脆)、干茄根(八兩,洗淨切碎,蒸熟)。

上十二味,用好酒二斗浸,瓶盛,封閉二七日,開不得向面,恐氣衝頭目。每日午時空心及早晨各服一盞,常令有酒氣一月。除一切風毒、濕痹、癱瘓等疾。

四君丸,治風,順氣血。

生乾地黃,熟乾地黃,當歸,木瓜

上四味等分,酒糊為丸。溫酒下。

醒風湯,治諸風痰作,頭目眩暈。

南星(四兩,生,去皮用),防風(二兩),甘草(一兩)

上為㕮咀。每服五錢,水兩盞,姜十片,同煎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氣不升降者,加木香二錢半。面如蟲行者,加全蠍一錢。

白話文:

將十二種藥材,用兩斗好酒浸泡,裝入瓶子密封,放置二十七天。打開瓶子時,不要正對著瓶口,以免酒氣衝擊頭部和眼睛。每天中午空腹和早晨各喝一盞,持續一個月,讓身體保持酒氣。可以治療一切風毒、濕痹、癱瘓等疾病。

四君丸,用於治療風,可以順暢氣血。

生乾地黃、熟乾地黃、當歸、木瓜四種藥材,各取等量,用酒糊做成丸劑,溫酒送服。

醒風湯,用於治療各種風痰引起的頭部昏眩、頭昏眼花。

南星(四兩,生,去皮)、防風(二兩)、甘草(一兩)三種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兩盞水,加入十片薑,一起煎煮七分,去渣,溫熱服用,不限時間。如果氣機不升不降,可以加木香二錢半。如果臉色像蟲子一樣爬行,可以加全蠍一錢。

小防風湯,治手足不仁。

防風,秦艽,羌活,附子(炮。各一兩)

上㕮咀。每服三大錢,水一盞半,姜三片,煎七分,去滓,入生地黃汁兩合,再煎,數服,空心服。

附子大獨活湯,治男子婦人體虛中風,半身不遂,木瓜酒,口眼喎斜,手足軃曳,經脈攣縮,足膝軟弱,四肢酷冷,肌肉麻痹,骨間冷疼,行步艱難,及風濕相搏,關節痠痛。自汗,惡風,項拘急,面目浮腫。兼療八風五痹,久患頭風,每遇陰雨發則頭疼,項強筋緊,頭暈憎寒,嘔吐不食,發渴不已。一切風氣,虛損不足,並宜服之。

白話文:

小防風湯,用於治療手腳麻木無知覺。

藥材:防風、秦艽、羌活、附子(炮製,各一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大錢,用水一盞半,加薑三片,煎煮七分,去渣後加入生地黃汁兩合,再次煎煮,空腹服用,連服數次。

附子大獨活湯,用於治療男女體虛中風導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手腳麻痺、經脈攣縮、足膝無力、四肢冰涼、肌肉麻痺、骨頭冷痛、行走困難,以及風濕交織導致關節痠痛。症狀包括自汗、怕風、脖子僵硬、臉部浮腫。此外,也能治療八風五痺、長期頭痛,遇陰雨天氣就頭疼、脖子僵硬、頭暈怕冷、嘔吐、食慾不振、口渴不止。對於各種風氣入侵、虛損不足的病症,也都適合服用。

白姜,人參,肉桂,乾葛,北芍藥,當歸(各九兩),川獨活(十六兩),大附子(九枚),防風,甘草(各十二兩)

上為㕮咀。每服三錢,水兩盞,煎至一盞,去滓,無時溫服,其驗如神。中風者,此藥不過十服,立見殊效也。

北細辛,治心虛,因為驚氣所觸,風邪乘虛而入。或因氣觸,或因驚觸,或因微熱流入心經,則神志昏亂,涎潮,手足搐溺,如風之狀。

天南星(生),白附子(生),白茯苓,天麻,人參,遠志肉,酸棗仁(炒熟)

白話文:

方劑

白薑、人參、肉桂、乾葛、北芍藥、當歸(各九兩)、川獨活(十六兩)、大附子(九枚)、防風、甘草(各十二兩)

用法

以上藥材混合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兩盞水煎煮,煎至一盞時,去渣,不分時辰溫服。效果神奇。中風患者,服用此藥不超過十劑,就能明顯改善症狀。

藥性

北細辛,用於治療心虛,因驚嚇導致的氣虛,風邪乘虛而入。也可用於治療因氣觸、驚觸、微熱流入心經而導致神志昏亂、流口水、手足抽搐、大小便失禁,如同中風的症狀。

方劑二

天南星(生)、白附子(生)、白茯苓、天麻、人參、遠志肉、酸棗仁(炒熟)

上等分為細末,薄荷水糊為丸,如梧子。食後或臥用薑湯吞下三五十丸。卻用生硃砂為衣。

附子煎,專治手臂無力,麻痹不仁,手足不遂,風濕相搏,筋骨諸疾,痛不能舉。

大附子(一枚,重八錢,慢火炮裂,去皮,切作十片,同生薑、米泔淹一宿,去姜,薄片切,焙乾),防風(一兩),骨碎補(半兩,去毛,炒),漢防己,白朮(各半兩),乳香(二錢,別研)

上為細末,入乳香勻拌,好酒煮糊丸。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溫酒下。

白話文:

將上等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薄荷水和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飯後或睡前用薑湯送服三十到五十顆丸藥。之後再用生硃砂包覆丸藥。

附子煎專門治療手臂無力、麻木不仁、手腳不靈活、風濕入侵導致的筋骨疼痛難以舉起等症狀。

取大附子一枚,重八錢,用慢火烤至裂開,去皮,切成十片,與生薑、米泔水浸泡一晚,去除薑,切成薄片,烘乾備用。再取防風一兩、骨碎補半兩(去毛,炒熟)、漢防己、白朮各半兩、乳香二錢(另研磨),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加入乳香拌勻,用好酒煮成糊狀,製成丸子。每次服用二十到三十顆,空腹溫酒送服。

紫金丸,治諸癱瘓,手足不遂,極妙。

天雄,附子,大川芎(各一對),淮烏(四兩),人參,白附子,乳香,沒藥(各半兩),當歸(一兩),山梔子(十二兩,研五兩,余煮用),防風,降真香(半兩,血竭尤佳),辰砂(四錢),全蠍(半兩)

上件生用,焙乾,為細末,酒煮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七丸,空心,溫酒下。腳氣,木瓜酒下。頭風,生蔥茶下。婦人冷心痛,艾醋湯下。

獨活寄生湯,治風濕相搏於腰背,氣血凝滯,牽引疼痛,手足搐搦。

白話文:

紫金丸

紫金丸,用於治療各種癱瘓、手腳麻痺,效果極佳。

藥材:

  • 天雄、附子、大川芎(各一對)
  • 淮烏(四兩)
  • 人參、白附子、乳香、沒藥(各半兩)
  • 當歸(一兩)
  • 山梔子(十二兩,研磨成五兩,其餘部分用來煮藥)
  • 防風、降真香(半兩,若用血竭更佳)
  • 辰砂(四錢)
  • 全蠍(半兩)

製法:

以上藥材皆生用,焙乾後研磨成細末,用酒煮成糊狀,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

服用方法:

每次服用五至七丸,空腹溫酒送服。

  • 脚氣:用木瓜酒送服。
  • 頭風:用生蔥茶送服。
  • 婦女冷心痛:用艾醋湯送服。

獨活寄生湯

獨活寄生湯,用於治療風濕邪氣侵犯腰背,導致氣血凝滯、牽引疼痛、手足抽搐。

獨活(三兩),桑寄生(略炙。無,則以續斷代之),白朮(炒),肉桂,杜仲(薑製),秦艽,白茯苓,牛膝(酒浸一宿,焙乾),防風,川芎,當歸,白芍藥,熟地黃,人參(各二兩),北細辛(去葉),甘草(炙。各一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熱服,食前。如腰疼、脅痛、腿疼,臨熟入麝香少許,和勻服。兼治歷節風。

三聖散(又名舒筋散),治男子婦人手足拘攣,口眼喎斜,左癱右瘓,骨節痠疼,腳弱無力,行步不正,一切風疾。(出《百一選方》。)除孕婦外,老幼皆可服。

白話文:

三聖散,又名舒筋散,是治療各種風疾的常用中藥方劑。方中選用獨活、桑寄生、白朮等多味藥材,具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補益氣血等功效,適合治療手足拘攣、口眼喎斜、肢體麻痺等風濕病症。

當歸(洗,焙),肉桂(去皮),延胡索(灰炒)

上等分,細末。酒調,空心、臨臥,日進三服。(湘中黃槐卿父子三世用此二藥,功效甚多)

防風湯,治病後足履緩弱、酸痹,精神昏倦。

防風(去蘆),白朮,北芍藥(白者),當歸(洗),人參,牛膝(酒浸),杜仲(制),黃耆(炙),熟地黃,粉草,川芎,羌活(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子一個,煎七分服,不拘時候。(湘中黃應明方)

黃耆六一湯,治風濕相搏,肌肉瞤動,先服滲濕湯,次用是藥。

白話文:

將當歸洗淨後烘乾,肉桂去除外皮,延胡索用灰炒,三味藥各取等量,研成細末。每次用酒調服,空腹或睡前服用,一天三次。據說湖南黃槐卿父子三代都用這兩種藥,療效甚佳。

防風湯是用來治療病後腳步虛弱、酸痛,精神昏沉的方子。將防風去除蘆頭,與白朮、白芍藥、當歸、人參、牛膝(浸酒)、杜仲(制)、黃耆(炙)、熟地黃、粉草、川芎、羌活各取等量,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碗,生薑三片,紅棗一個,煎煮至七分,不限時間服用。這是湖南黃應明流傳下來的方子。

黃耆六一湯是用來治療風濕痹痛、肌肉抽搐的方子。先服用滲濕湯,再服用此藥。

黃耆,當歸,甘草

上等分,㕮咀。水一盞,薑棗煎,空心服。

麝香輕骨丹,治左癱右瘓,不論走注,並皆治之。

川草防膠獨海桐,蠍皆半兩與蜈蚣,羌活一倍同真麝,糯米糊丸最有功。選甚左癱並右瘓,不論走注及諸風,四肢麻痹多疼倦,虛損勞傷治一同。但把麝香酒研服,須臾為取病源通。

川烏,草烏,防風,白膠香,獨活,全蠍,海桐皮(各半兩),蜈蚣,羌活(各一兩),真麝(少許)

白話文:

黃耆、當歸、甘草各取相同份量,研磨成粉末。用一杯水,加入薑片和紅棗,煎煮後,空腹服用。此藥方名為「麝香輕骨丹」,可治療左癱右瘓,不論是半身不遂還是其他症狀,都能有效治療。

川烏、草烏、防風、白膠香、獨活、全蠍、海桐皮各取半兩,蜈蚣和羌活各取一兩,再加上少許真麝,用糯米糊做成丸子,效果最佳。適用於左癱右瘓、半身不遂、各種風症、四肢麻痺、疼痛乏力、虛損勞傷等症狀。若服用麝香酒,可快速解除病症。

上為末,糯米糊為丸,如彈子大。空心服。(陳必勝方)

騙馬丹,治風濕相搏,手足疼痛,及諸傷百損。

骨碎補(去毛),自然銅(醋煅),虎脛骨(酒炙),敗龜(酒炙。各一兩),川烏(炮),草烏(炒,去尖。各四兩),半兩錢(伍文,醋煅),牛膝,地龍(去土),五靈脂,當歸,乳香,沒藥,川芎,萆薢(炙),羌活,藁本,天麻,防風,威靈仙(去苗。各半兩)

白話文:

將糯米糊製成彈子大小的丸子,空腹服用,此為騙馬丹,可治風濕相搏導致的手足疼痛,以及各種跌打損傷。配方如下:骨碎補(去毛)、自然銅(醋煅)、虎脛骨(酒炙)、敗龜(酒炙)、川烏(炮)、草烏(炒去尖)、半兩錢(醋煅)、牛膝、地龍(去土)、五靈脂、當歸、乳香、沒藥、川芎、萆薢(炙)、羌活、藁本、天麻、防風、威靈仙(去苗)。每味藥材各半兩。

上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病上,食後服;病下,食前服;遍身疼痛,不拘時。每服三五十丸,溫酒下。(淮西都統丁順傳,其效莫述)

局方烏荊丸,治風疰手足,亦治便血。

川烏(一兩,炮,去皮),荊芥(二兩)

上為末,醋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熟水吞下。

有人病狂言,諸醫欲下,一醫云:當用附子,後服十全湯,次日脈大,服排風湯而愈。

溫絡湯,治氣血不足,風冷留於經絡,足脛寒冷,筋脈虛弱,久成寒痹,手足無力,步履艱辛,骨節疼痛,多惡風冷。大壯筋脈,止疼痛,溫四肢,下痰,止眩暈。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酒糊成丸,大小如梧桐子。如果病在上半身,飯後服用;如果病在下半身,飯前服用;全身疼痛,不分時間服用。每次服用三、五十丸,溫酒送服。據說淮西都統丁順用此方治療效果極佳,其功效不可言喻。

烏荊丸用於治療風寒引起的四肢疼痛,也能治療便血。

川烏一兩,炮製後去皮,荊芥二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用醋糊成丸,大小如梧子。每次服用二十丸,溫水送服。

曾經有人患狂言症,許多醫生都想要瀉下治療,其中一位醫生說要用附子治療,之後服用十全湯,第二天脈象變大,服用排風湯之後痊癒。

溫絡湯用於治療氣血不足,風寒留滯經絡所致的足脛寒冷、筋脈虛弱、久病成寒痹、手足無力、行走困難、骨節疼痛,以及怕風怕冷等症狀。它能強健筋脈、止痛、溫暖四肢、下痰、止眩暈。

白朮(炒),川牛膝(酒浸),杜仲(炒),附子(炮),虎脛骨(酒炙。各一兩),黃耆(七錢半),沒藥,乳香,甘草,人參(各半兩),白姜(一兩半),桂心(三分),當歸(二兩二錢),川芎(七錢半)

上㕮咀。水一盞,姜三片,木瓜二片,煎七分,食後服。

七聖散,治老人腳膝疼痛,不可履地。

杜仲(姜炒),續斷,萆薢,防風,獨活,川牛膝(酒浸,洗),甘草(各等分)

上細末。酒調二錢,食前服。

密陀僧散,治風驚氣入心,語音不能者。

白話文:

藥材

  • 白朮(炒):一兩
  • 川牛膝(酒浸):一兩
  • 杜仲(炒):一兩
  • 附子(炮):一兩
  • 虎脛骨(酒炙):一兩
  • 黃耆:七錢半
  • 沒藥:半兩
  • 乳香:半兩
  • 甘草:半兩
  • 人參:半兩
  • 白姜:一兩半
  • 桂心:三分
  • 當歸:二兩二錢
  • 川芎:七錢半

製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取水一盞,加入薑三片,木瓜二片,煎煮至七分,飯後服用。

功效

治療老人腳膝疼痛,無法站立行走。

藥材

  • 杜仲(姜炒):等分
  • 續斷:等分
  • 萆薢:等分
  • 防風:等分
  • 獨活:等分
  • 川牛膝(酒浸,洗):等分
  • 甘草:等分

製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服用時取二錢藥末,用酒調和,飯前服用。

功效

治療風邪入心,導致驚恐不安,言語不清的症狀。

密陀僧(研如粉)

以茶調一錢。一服即愈。

省風湯

南星(一兩半,炮),防風(一兩半),甘草(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重,水二盞,姜十片,煎八分,熱服。氣逆,加紫蘇、南木香各二錢半。氣虛,加生附子一兩,沉香二錢半。胸膈不利,有痰,加半夏一兩,人參半兩。頭暈頭疼,加天麻半兩,全蠍二錢,煎熟入麝少許。(以上六方載《梁氏總要方》,並效)

烏犀丸,治左癱右瘓,口眼喎斜,頭目旋暈,手足頑麻,渾身疼痛等疾。

白話文:

將南星(炮製後,1.5兩)、防風(1.5兩)、甘草(0.5兩)一起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四錢(約15克),用兩碗水,加入十片薑,煎煮至八分,熱服。

如果出現氣逆症状,可加紫蘇和南木香各二錢半(約9.375克)。

如果出現氣虛症状,可加生附子一兩(約37.5克),沉香二錢半(約9.375克)。

如果出現胸膈不利、有痰症状,可加半夏一兩(約37.5克),人參半兩(約18.75克)。

如果出現頭暈頭痛症状,可加天麻半兩(約18.75克),全蠍二錢(約7.5克),煎煮後加入少許麝香。

(以上六種加減方法均出自《梁氏總要方》,療效顯著。)

[烏犀丸]

治左癱右瘓,口眼喎斜,頭目旋暈,手足頑麻,渾身疼痛等疾。

烏犀丸可治療左癱右瘓、口眼歪斜、頭昏眼花、手足麻木、全身疼痛等疾病。

草烏(六兩,生用),川烏(三兩半,炮,去皮),甘草(三兩),甘松(一兩半),麻黃(一兩半,去節),白芷(一兩),熟地黃(一兩半),乾薑(一兩),當歸(半兩),羌活(半兩),藿香葉(一兩,淨),藁本(一兩),赤小豆(半兩),京墨(半兩,煨去膠),川芎(一兩)

上細末,別將黃秫米十五兩為粉,作餅子煮熟,旋於缽內,入藥末搗勻,丸如○大。每服一丸,用生薑一片同嚼,食後茶酒任下。此方何家一鋪遠邇服餌,遂致溫燠,鄉人林用卿嘗從其家子弟學,因得此方傳之。

白話文:

草烏六兩,生用;川烏三兩半,炮製去皮;甘草三兩;甘松一兩半;麻黃一兩半,去節;白芷一兩;熟地黃一兩半;乾薑一兩;當歸半兩;羌活半兩;藿香葉一兩,淨;藁本一兩;赤小豆半兩;京墨半兩,煨去膠;川芎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另外取黃秫米十五兩磨成粉,做成餅子煮熟,趁熱放入缽中,加入藥粉搗勻,製成如○般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丸,用一片生薑同嚼,飯後可隨意飲茶或酒。

這個方子是何家一鋪流傳開來的,遠近服用的人都感到溫暖舒適。鄉人林用卿曾經從何家子弟那裡學習,因此得到了這個方子並將其流傳下來。

烏藥散,治中風不語,老人虛人可用之。

烏藥,附子(一隻),天雄(一隻),沉香(大塊。各一兩),甘草(少許)

上入缽磨。各一錢。病勢稍重,用水一碗,姜十片,煎半碗,空心服。氣中,加木香半錢;無氣,加人參半錢。

正舌散,治中風,舌本強,難轉,語不正,神妙。

蠍梢(去毒,一分),茯苓(一兩,炒),龍腦薄荷(二兩,焙)

上細末。每服二錢,溫酒下,或搽牙頰亦得。

川芎散,治中風、中氣,先服此藥。

白話文:

烏藥散用於治療中風不語,適合老人和虛弱的人。配方包括烏藥、附子、天雄、沉香和甘草,將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薑片煎水服用,病情較重者可加木香,無氣者可加人參。正舌散用於治療中風導致舌頭僵硬難以轉動、說話不清的症狀,配方包括蠍梢、茯苓和龍腦薄荷,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溫酒送服,也可以塗抹在牙齒和臉頰上。川芎散用於治療中風和中氣,是中風發作時應先服用的藥物。

川芎,人參,枳殼(各一兩),沉香,香附子(各二錢),木香(一兩)

上細末。每服三錢,以沸湯入鹽點灌之。

十二味正氣散,治風中、氣中。

陳皮,厚朴,半夏,藿香,甘草,人參(二錢半),茯苓,白朮,石菖蒲,木香,遠志,薏苡仁

上除人參外,余藥各半兩,㕮咀。每服三大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服。(以上四方載《梁氏總要方》,用之各有效)

白話文:

將陳皮、厚朴、半夏、藿香、甘草、茯苓、白朮、石菖蒲、木香、遠志、薏苡仁各取半兩,除人參外,其餘藥材都需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大錢,用水一盞(約200毫升),加入薑三片、紅棗一枚,煎煮八分即可服用。

出處

以上兩個藥方都出自《梁氏總要方》,皆有其獨特的療效。

神柏散,治中風不省人事,涎潮口噤,語言不出,手足軃曳。得病之日,便進此藥,可使風退氣和,不成廢人。

柏葉(一握,去節),蔥白(一握,連根)

上同研如泥。用無灰酒一升,同煎一二十沸,溫服。

鄂渚小金丹,治諸風。

晚蠶沙(炒熟),草烏頭(生用)

上各等分為末,生地龍為丸,如少則加醋糊為丸。每服四五丸,白湯下,多則麻人,甚妙。

芎辛散,治風化痰,清利頭目,不思飲食。(出《雞峰方》)

白話文:

「神柏散」用於治療中風昏迷、流口水、嘴巴緊閉、無法說話、手腳麻痺等症狀。一旦發病,立即服用此藥,可使風邪退散,氣血調和,避免變成廢人。柏葉去節,蔥白連根,一同研磨成泥狀。用無灰酒一升煎煮一二十沸,溫熱服下。

「鄂渚小金丹」用於治療各種風邪。晚蠶沙炒熟,草烏頭生用,等量研磨成粉末,以生地龍製成丸藥,若份量不足可加入醋糊製成丸藥。每次服四五丸,用白湯送服,服食過量會麻痺,效果極佳。

「芎辛散」用於治療風邪化痰、頭目不清、食慾不振等症狀。

北細辛(一兩),川芎(一兩),甘草(二錢半)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薄荷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青龍膏,治榮衛不和,陽少陰多,手腳舉動不快。(出《雞峰方》)

白花蛇(不蚛者,六兩,好酒煮,去皮骨,新瓦上焙乾,取肉一兩),狗脊,天麻(各二兩)

上細末。銀盂子盛無灰酒一升,入此三藥,重湯煮稠如膏,銀匙攪,細磨生薑半兩,取汁同熬,勻垍罐內收。每服半匙頭,好酒半盞,攪勻服,或湯亦可,食前飲之極佳,日二服,神效。

白話文:

青龍膏方

組成:

  • 北細辛:一兩
  • 川芎:一兩
  • 甘草:二錢半

製法: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

用法:

每次服用二錢,水一盞,薄荷七片,煎至五分,去渣,不拘時間,溫服。

主治:

榮衛不和,陽少陰多,手腳舉動不快。

出處:

《雞峰方》

白花蛇膏方

組成:

  • 白花蛇(不蚛者,六兩,好酒煮,去皮骨,新瓦上焙乾,取肉一兩)
  • 狗脊:二兩
  • 天麻:二兩

製法: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銀盂盛無灰酒一升,加入三味藥材,以重湯煮至稠如膏狀,用銀匙攪拌,再細磨生薑半兩,取汁一同熬製,均勻地裝入瓷罐內收存。

用法:

每次服用半匙頭,好酒半盞,攪勻服用,或用溫湯亦可,飯前飲用效果更佳,每日服用二次,療效顯著。

果皮丸,治久患風疾,手足不遂。

果州陳皮,川當歸

上為末,酒煮糊為丸。湯酒任服,不拘多少。親見人用之,取效神妙。

趁病丸,腰臂痛秘方。

五靈脂,赤芍藥(各半兩),川烏(一個),沒藥(四錢),麝香(一錢)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溫酒,空心下。(朱仁卿傳)

聖驗黑神丸(成都府昭覺寺潛庵道人真本)

防風(去蘆,焙),川烏(炮,好墨銼,焙),川附子(炮),檀香(各半兩),麥冬(去心,焙),藿香葉(去土,焙),白茅,何首烏(銼,用生薑汁同泡了甘草二錢,浸二宿,焙,再浸,焙。

白話文:

「果皮丸」用於治療久患風疾,手足不遂。將陳皮和當歸研磨成粉,用酒煮成糊狀,做成丸藥。可以用湯或酒服用,不限劑量。親眼見過有人用此方,效果神奇。

「趁病丸」是治療腰臂疼痛的秘方。將五靈脂、赤芍藥、川烏、沒藥和麝香研磨成細粉,用酒糊做成丸藥。溫酒送服,空腹服用。(出自朱仁卿傳)

「聖驗黑神丸」的配方如下:防風去蘆根後焙乾,川烏炮製後用墨汁磨碎再焙乾,川附子炮製,檀香,麥冬去心後焙乾,藿香葉去土後焙乾,白茅,何首烏切碎後用生薑汁浸泡過甘草二錢,浸泡兩天一夜後焙乾,再浸泡再焙乾。

各七錢),乾薑(七錢),白殭蠶(油炒,去絲),全蠍(薑汁浸一宿,焙),天南星(炮裂熟,片切,以薑汁小半盞同泡了甘草三錢,銼,浸二宿,焙,再浸焙,薑汁盡為度),白附子(炮十分裂熟,以薑汁同泡了甘草三錢,浸二宿,焙,再浸焙),阿膠(水浸蒸,同糯米糊作丸各七錢半),細辛(去葉及土,銼,焙),白芷(銼,焙),香附子(炒,去毛,拍碎,以生薑汁同泡了甘草二錢,浸二宿,焙,余汁再浸),川芎(銼,焙。

各八錢),皂角灰(燒煙,煅),甘松(去土,銼,焙,川者尤妙),半夏(湯洗十次,炒令熱,炮,片切,用生薑汁半盞,泡了甘草三錢、浸二三宿,焙,再浸再焙,半兩),草豆蔻(拍碎,去皮膜,生薑汁浸一二日,焙,再浸焙,六錢),白朮(銼,焙,一兩二錢),縮砂仁(去膜皮,輕焙,一兩),麝香(另細研,同藥末滾),龍腦(同麝研,滾藥末各一錢),白甘草(炮熟,銼,焙,一兩七錢)

白話文:

乾薑、白殭蠶(油炒後去除絲)、全蠍(浸泡於薑汁中過夜後烘焙)、天南星(炮製熟透,片狀切割,與薑汁和甘草一同浸泡過夜後烘焙)、白附子(炮製十分熟透,與薑汁和甘草一同浸泡過夜後烘焙)、阿膠(水煮蒸後與糯米糊一起製成丸狀,每種各為7.5錢)、細辛(去除葉片及泥土後烘焙)、白芷(切割後烘焙)、香附子(炒後去毛,拍碎,與生薑汁和甘草一同浸泡過夜後烘焙,剩餘汁液再浸泡)、川芎(切割後烘焙)。

各為8錢,皁角灰(燒製煙霧後煅煉)、甘松(去除泥土後切割、烘焙,川產的更好)、半夏(以水洗十次後炒至熱度,炮製、切割,與生薑汁和甘草一同浸泡過夜後烘焙,再次浸泡、烘焙)、草豆蔻(拍碎去皮膜,以生薑汁浸泡一到兩日後烘焙,再次浸泡、烘焙,共6錢)、白朮(切割後烘焙,總重12錢)、縮砂仁(去膜皮後輕微烘焙,總重1兩)、麝香(細研後與藥粉滾合)、龍腦(與麝香滾合,藥粉各1錢)、白甘草(炮製熟透後切割、烘焙,總重1.7兩)。

上為細末,大缽中滾拌兩日,極令勻,合糯米粉二兩,添水煮糊,同阿膠膏和藥,杵二千餘杵。丸如雞頭大,焙令十分乾,瓷瓶收置暖處。但此方修合雖好,然亦遲滯。不若修銼生料,眾藥同片切,生薑半斤或七兩,甘草三兩於瓷罐內,用水一斗五升上下,文武火煮水乾為度,仍除出甘松、白茅、檀香、縮砂仁,藿香葉勿煮,止令項焙,搗為末,庶香氣全。

所有煮者眾藥亦令作一處,焙搗為細末就了,卻令研腦、麝同香、松、茅數件,大缽內滾三二日,令藥味和合,方作法和搗為丸。煮藥下水之訣,以水高眾藥一寸余許,文武火煮。若火烈藥無味,卻在酌量伺候。風為萬病之根源,蓋五臟所受不同,而引起疾證有異,善衛生者,此藥不可缺。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在一個大缽中滾動攪拌兩天,確保充分混合。加入兩兩糯米粉,添水煮成糊狀,再加入阿膠膏和藥材,用杵搗兩千多下。將藥丸做成雞頭大小,烘乾至十分乾燥,放入瓷瓶中保存於溫暖處。不過這種方法雖然製藥過程精良,但效果較為緩慢。不如直接將藥材切片,用半斤或七兩生薑、三兩甘草放入瓷罐中,加入一斗五升左右的水,文武火煮至水乾,再將甘松、白茅、檀香、縮砂仁取出,藿香葉不用煮,只要稍微烘烤一下,然後搗成粉末,這樣可以保留藥材的香氣。

所有煮過的藥材也需要一起搗成細粉。然後將研腦、麝香、松香、茅香等幾味藥材放在大缽中滾動攪拌三天兩夜,讓藥味充分融合,再按上述方法和搗成丸。煮藥時水位要高於藥材一寸左右,用文武火慢慢煮。如果火太烈,藥材就沒有味道,需要根據情況調整火力。風是萬病之源,因為五臟受到的影響不同,導致疾病的表現也各不相同,所以重視衛生保健的人,不可缺少此藥。

感證不同,改湯使服之。一切風疾,炒烏豆淬酒下;卒中僵倒,或醉酒不醒,生薑湯研三五粒灌下;小兒驚風天吊,五種癎疾,入京膩粉少許,煎金銀薄荷茶下;沉寒痼冷,生薑湯下;一切氣疾,茴香湯下;頭風暗風,荊芥湯下;咳嗽痰涎,半夏湯下;肺氣攻衛,杏仁湯下;瘧疾,烏梅湯下;水瀉,乾薑湯下;痢疾,甘草湯下;腳疾濕氣,木瓜湯下;酒傷食積,胃氣不和,陳皮薑湯下;腸風,胡桃酒下;傷寒吹霎,蔥豉湯下;時行疫疾,山嵐瘴氣,不服水土,藁本湯下;中毒,甘草水研灌下;牙痛,夜臥含化;牙宣,填竅中;婦人血風、血氣,當歸酒下;血臟虛冷,赤白帶下,血淋血暈,燒棕櫚灰研細調酒下;腰背疼痛,渾身勞倦,溫酒下。常服,食後茶下。

白話文:

根據病症的不同,調整湯藥讓病人服用。各種風疾,可以用炒烏豆煮酒後喝;中風昏迷倒地,或者醉酒不醒,可以用生薑湯研磨三到五粒灌下去;小兒驚風抽搐,各種癲癇病,可以用少許滑石粉煎煮金銀花茶後喝;身體沉寒冰冷,可以用生薑湯喝;各種氣喘病,可以用茴香湯喝;頭痛、頭風,可以用荊芥湯喝;咳嗽痰多,可以用半夏湯喝;肺氣外泄,可以用杏仁湯喝;瘧疾,可以用烏梅湯喝;水瀉,可以用乾薑湯喝;痢疾,可以用甘草湯喝;腳部濕氣,可以用木瓜湯喝;酒醉積食,胃氣不和,可以用陳皮薑湯喝;腸風,可以用胡桃酒喝;傷寒受涼,可以用蔥豉湯喝;流行疫病、山嵐瘴氣、水土不服,可以用藁本湯喝;中毒,可以用甘草水研磨後灌下去;牙痛,晚上睡覺時含著藥物;牙齒鬆動,可以用藥物填塞牙洞;婦女血風、血氣病,可以用當歸酒喝;血虛體寒,白帶赤帶,血尿、昏厥,可以用燒焦的棕櫚灰研磨成細粉,調酒喝;腰背疼痛,全身疲勞,可以用溫酒喝。平常可以服用這些藥物,飯後可以喝茶。

此藥本訣傳之,神聖功效,不可盡述,孕婦休服。

宿州紅餅子,治男子婦人諸般風疾,兼諸損。(陳氏家傳第一藥)

何首烏,天南星,川芎,川烏(各半兩),蒼朮,白殭蠶(各二兩),草烏(一兩),藿香,白芷(各一錢),雄黃(半錢)

上除白殭蠶、雄黃外,以水淨洗,曬乾為末,粳米粉糊。捻餅子如小錢大,土朱為衣,用刀切十字,待乾,一餅分作四服。空心。偏正頭風,生蔥茶嚼下;打撲傷損,松節酒下;鼓槌風膝腫,浸川牛膝酒下;如牙疼,半餅嚼在疼處,先以蔥湯下一服。

白話文:

此藥方訣竅世代相傳,神效莫測,不可盡數道來,孕婦忌用。

[宿州紅餅子],專治男女各類風疾,兼治各種損傷。(陳氏家傳第一良藥)

配方:

  • 何首烏、天南星、川芎、川烏(各半兩)
  • 蒼朮、白殭蠶(各二兩)
  • 草烏(一兩)
  • 藿香、白芷(各一錢)
  • 雄黃(半錢)

製法:

  1. 除白殭蠶、雄黃外,將藥材以清水洗淨,曬乾研磨成粉末。
  2. 以粳米粉糊將藥粉混合,捏成小錢大小的餅子。
  3. 以朱砂為餅子外衣,用刀切成十字形,待其乾燥,每餅分成四份服用。

用法:

  • 空腹服用。
  • 偏正頭風:生蔥茶嚼下。
  • 打撲傷損:松節酒送服。
  • 鼓槌風膝腫:浸川牛膝酒送服。
  • 牙疼:將半餅嚼在疼痛處,先以蔥湯送服一劑。

防風湯,治手足不仁,或腫不已,宜服之。

北防風,川升麻,川獨活,川羌活,北芍藥,甘草

上等分,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隨證上下,分空心、食後通口服。如覺氣通,遂旋服活血丹、地仙丹之類。此說方系名醫周繼祖,累以收效。今聞有用之者,其應如響。

萬金湯,治風,補虛衛通氣血,及治腳膝無力。醫官杜壬以此治手足風,累驗。

白話文:

「防風湯」可以治療手腳麻木或腫脹不消,適合服用。方劑包括北防風、川升麻、川獨活、川羌活、北芍藥、甘草,等量混合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一盞半水煎煮至八分,根據病情調整服用時間,可以空腹服用或飯後服用。如果感覺氣血流通,可以接著服用活血丹、地仙丹等藥物。此方為名醫周繼祖所創,屢試不爽,現今也有人使用,效果顯著。

「萬金湯」可以治療風寒,補虛固衛,通氣活血,並治療膝蓋無力。醫官杜壬用此方治療手腳風寒,效果顯著。

桑寄生,北細辛,桂心,防風,人參,川牛膝,白茯苓,當歸,芍藥,杜仲(薑製),甘草(各一兩),川獨活,川芎,秦艽,熟地黃(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五錢,以水二盞,煎至一盞,服。

消風散,治口眼喎斜,半身不遂。多因下元虛弱,為風所乘。

先服順氣藥,次服補藥,卻用茶清調消風散下青州白丸子而愈。廣東譚兄傳此方與友人何清之,云:此藥只服兩三日見效,亦自有理。

仙茅散,治背膊、手足、頭目筋脈虛掣,一切風證,疼痛不可忍。

白話文:

桑寄生、北細辛、桂心、防風、人參、川牛膝、白茯苓、當歸、芍藥、杜仲(薑製)、甘草(各一兩)、川獨活、川芎、秦艽、熟地黃(各半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兩杯水煎煮,直到剩下一杯,服用。

消風散,主要用於治療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狀。這類疾病大多是由於下元虛弱,被風邪入侵所導致。

治療時,應先服用順氣藥物,接著服用補益藥物,最後用茶水調服消風散,再服用青州白丸子,就能痊癒。廣東譚兄將此方傳給友人何清之,並說此藥只需服用兩三天就能見效,的確有道理。

仙茅散,主要用於治療背部、肩膀、手腳、頭部、眼睛筋脈虛弱抽搐,以及各種風邪引起的疼痛難忍症狀。

仙茅(無,則以好蒼朮代之,一兩),陳皮,枳殼(炮),厚朴(制),官桂,秦艽(各一錢),當歸,白茯苓,白芍藥,白芷,川芎,半夏餅(各一錢半),麻黃(不去節,二錢半),沒藥,甘草,川烏(炮。各半兩),白姜,乳香,川獨活(二錢),全蠍(七個),麝香(半錢)

上除桂、芷、麝、沒、乳,余並炒轉色,卻入不炒藥,同為細末。每服三大錢。炒大黑豆同木瓜蔭酒,旋溫調服,不拘時候。寶慶張醫宗玉以此醫胡龍圖取效。

白話文:

藥方

仙茅(若無,可用好蒼朮代替,一兩),陳皮,枳殼(炮製過的),厚朴(制過的),官桂,秦艽(各一錢),當歸,白茯苓,白芍藥,白芷,川芎,半夏餅(各一錢半),麻黃(不去節,二錢半),沒藥,甘草,川烏(炮製過的。各半兩),白姜,乳香,川獨活(二錢),全蠍(七個),麝香(半錢)

用法

以上藥材除了桂皮、白芷、麝香、沒藥、乳香之外,其餘藥材都要炒至變色後,再與未經炒制的藥材一起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以炒熟的黑豆與木瓜同泡酒,再以溫水調服,不拘時間服用。

出處

此方為宋代寶慶年間張醫宗玉所用,曾以此方治療胡龍圖,取得了療效。

現代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