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佐

《類編朱氏集驗醫方》~ 卷之一 諸風門(附:卒中腳氣)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諸風門(附:卒中腳氣) (4)

1. 治方

上等分。每三大錢,水二盞,姜十片,煎八分。溫服,不以時。

大省風湯,治一切諸風,卒然痰潮,神昏語澀。

大附子(生,去皮,一兩),天南星(一兩),全蠍(去尾、足,半兩),防風,川芎(各二錢半)

上㕮咀。每三錢,水一盞半,姜七片,煎七分,溫服,不以時。

十八味流氣飲,治一身受風、寒、濕、熱諸邪毒,周遍氣脈上下不和。

羌活,獨活,人參,枳殼,陳皮,白朮,木香,防風,川芎,當歸,桂,白芍藥,甘草,白芷,黃耆,天台烏藥,白茯苓

上等分,為細末。棗湯調下。(江陵傳來)

省風散,治氣不和,為風寒邪濕之氣著於手足,麻痹,頭重偏疼,起居旋運,四肢倦怠,足脛緩弱,掣痛無時,每遇陰晦風寒,神思不清,痰氣相逆,並宜預服。

羌活,防風,甘草,白茯苓(各半錢),木香(一分),人參,陳皮(各三錢),天台烏藥(三錢),白朮(一兩,麵炒),南星(半兩重者一隻,炮,去皮,切如豆大),附子(九錢,炮,去皮臍,切)

上㕮咀。每服四錢,大姜十片,棗二個,煎,不拘時候。

拒風丹,治風虛痰厥頭疼,旋,如在舟車之上。

天南星,半夏(湯洗七遍。各二兩),藁本,細辛,川芎,防風,羌活,獨活(各一兩)

上為細末,生薑汁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薑湯下,食後。

蠲痹湯,治風濕相搏,身體煩疼,項臂痛重,舉步艱難,及手足冷痹,腰腿沉重,筋脈無力。

當歸(酒浸一宿),羌活,薑黃,赤芍藥,黃耆(蜜炙),防風(各一兩半),甘草(半兩,炙)

上㕮咀。每服半兩,水二盞,生薑五片,同煎至一盞,溫服,不拘時候。

二妙散,理氣血則風自去。

當歸,橘皮

上二味等分為末。以酒調服,為丸子亦可。

夏英公酒浸飲子,治風疾。(已下四本宋元憲府手集方)

防風(細銼),萆薢,羌活,秦艽,牛膝,敗龜,虎骨,桔梗,晚蠶沙(炒黃。各二兩),枸杞子(炒,五兩),蒼耳(五升,去刺,捶碎,酥炙),干茄根(八兩,洗、銼,蒸熟)

上十二味,用好酒二斗浸,瓶盛,封閉二七日,開不得向面,恐氣衝頭目。每日午時空心及早晨各服一盞,常令有酒氣一月。除一切風毒、濕痹、癱瘓等疾。

四君丸,治風,順氣血。

生乾地黃,熟乾地黃,當歸,木瓜

上四味等分,酒糊為丸。溫酒下。

醒風湯,治諸風痰作,頭目眩暈。

南星(四兩,生,去皮用),防風(二兩),甘草(一兩)

上為㕮咀。每服五錢,水兩盞,姜十片,同煎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氣不升降者,加木香二錢半。面如蟲行者,加全蠍一錢。

小防風湯,治手足不仁。

白話文:

[治方]

一般用藥方法: 將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取三大錢,加入兩碗水和十片生薑,煎煮至剩八分。溫熱服用,不限時間。

大省風湯: 治療各種風邪引起的疾病,例如突然痰多阻塞、神志不清、說話困難等症狀。

藥材:生附子(去皮,一兩)、天南星(一兩)、全蠍(去尾、足,半兩)、防風(二錢半)、川芎(二錢半)。 將藥材切碎。每次取三錢,加入一碗半水和七片生薑,煎煮至剩七分。溫熱服用,不限時間。

十八味流氣飲: 治療因風、寒、濕、熱等各種邪氣侵襲全身,導致氣血運行不順的病症。

藥材:羌活、獨活、人參、枳殼、陳皮、白朮、木香、防風、川芎、當歸、桂枝、白芍藥、甘草、白芷、黃耆、天台烏藥、白茯苓。 將上述藥材等份研磨成細末。用紅棗湯調服。(此方來自江陵地區)

省風散: 治療氣血不調,因風寒濕邪侵襲手足,導致麻木、頭部沉重偏頭痛、站立行走時感到頭暈、四肢乏力、腿腳軟弱無力、時常抽痛等症狀。每當陰天或寒冷天氣,神智不清、痰氣上逆時,宜提前服用。

藥材:羌活(半錢)、防風(半錢)、甘草(半錢)、白茯苓(半錢)、木香(一分)、人參(三錢)、陳皮(三錢)、天台烏藥(三錢)、白朮(一兩,用麵粉炒過)、南星(半兩重的一隻,炮製後去皮,切成豆子大小)、附子(九錢,炮製後去皮臍,切塊)。 將藥材切碎。每次服用四錢,加入十片生薑、兩個紅棗,一同煎煮,不限時間服用。

拒風丹: 治療因風邪、虛弱、痰阻引起的頭痛、眩暈,感覺像在船上或車上。

藥材:天南星(二兩)、半夏(用熱水洗七遍,二兩)、藁本(一兩)、細辛(一兩)、川芎(一兩)、防風(一兩)、羌活(一兩)、獨活(一兩)。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生薑汁煮成的麵糊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生薑湯送服,飯後服用。

蠲痹湯: 治療風濕引起的身體疼痛,脖子和手臂沉重疼痛,行走困難,以及手腳冰冷麻木、腰腿沉重、筋脈無力的症狀。

藥材:當歸(用酒浸泡一晚,一兩半)、羌活(一兩半)、薑黃(一兩半)、赤芍藥(一兩半)、黃耆(用蜂蜜炙過,一兩半)、防風(一兩半)、甘草(用火烤過,半兩)。 將藥材切碎。每次取半兩,加入兩碗水和五片生薑,一同煎煮至剩下一碗,溫熱服用,不限時間。

二妙散: 調理氣血,使風邪自然消散。

藥材:當歸、橘皮。 將這兩種藥材等份研磨成細末。可以用酒調服,也可以做成丸子。

夏英公酒浸飲子: 治療風邪引起的疾病。(以下四個方子來自宋元憲府手抄的方劑)

藥材:防風(細切,二兩)、萆薢(二兩)、羌活(二兩)、秦艽(二兩)、牛膝(二兩)、敗龜(二兩)、虎骨(二兩)、桔梗(二兩)、晚蠶沙(炒黃,二兩)、枸杞子(炒過,五兩)、蒼耳(五升,去刺,搗碎,用酥油炙過)、乾茄根(八兩,洗淨,切碎,蒸熟)。 將上述十二味藥材用兩斗好酒浸泡,裝在瓶中密封,浸泡十四天,開瓶時不要靠近,以免藥氣衝到頭部。每天中午空腹和早晨各服用一小杯,保持身體有酒氣一個月。可以去除各種風邪、濕痹、癱瘓等疾病。

四君丸: 治療風邪,調順氣血。

藥材:生地黃、熟地黃、當歸、木瓜。 將上述四種藥材等份,用酒調製成糊狀,做成丸子。用溫酒送服。

醒風湯: 治療各種風邪、痰多引起的頭暈目眩。

藥材:南星(四兩,生的,去皮使用)、防風(二兩)、甘草(一兩)。 將藥材切碎。每次取五錢,加入兩碗水和十片生薑,一同煎煮至剩七分,去除藥渣,溫熱服用,不限時間。如果氣機不暢,可以加入木香二錢半。如果出現面部如蟲爬行的感覺,可以加入全蠍一錢。

小防風湯: 治療手腳麻木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