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佐

《類編朱氏集驗醫方》~ 序

回本書目錄

1.

二氣運行,化生萬物,而不能常和平人者,天地之心必求以抉其偏,吾身與天下均此理也。先賢謂:不為相則必為醫。相與醫分殊而心同,皆所以抉陰陽之偏而致中和,以生斯人也。宰相之方抑多矣,自典謨以後集其驗有五焉:曰伊訓,曰說命,曰周官,曰出師表,曰資治通鑑。若夫醫師之方,集之者眾,而未有灼然保其驗者。

吾宗君輔萃聞見、紀其效而錄之,視疾痛疴癢之於身切矣。求余序,所以作。余曰:藥進醫手,方傳古人理也。飲地黃、蘆菔後,果可服清涼散乎?早服黃昏湯則不必飲定志丸乎?吃厚朴湯者必眾矣。君輔其為我驗之。

咸淳元年歲在丙寅二月初吉眉山朱景行序

白話文:

天地間的氣息運轉,孕育出萬物,但並不能總是保持平衡。這就如同天地之心,必然要尋求方法來矯正偏頗,我的身體與天下萬物,也都是這個道理。古聖先賢說過:不當宰相就一定會當醫生。宰相與醫生雖然職責不同,但目的卻是一致的,都是為了矯正陰陽的偏頗,達到中和,以此來造福百姓。

歷代宰相治國的方略很多,從堯舜時代起,總結起來有五種:一是《伊訓》,二是《說命》,三是《周官》,四是《出師表》,五是《資治通鑑》。然而,醫生的方劑卻非常多,卻沒有哪一種能顯著地保證療效。

我的友人君輔萃,他博聞廣見,記錄了許多治病的有效方法,看到病人疾苦,如同感受自身疼痛一樣。他請我寫序,所以我就寫下了這篇序文。我說:藥物進入醫生手中,方劑傳承自古人,這是理所當然的。服用生地黃、蘿蔔後,是否還能服用清涼散?早服用黃昏湯,是否就不必再服用定志丸?服用厚朴湯的人一定很多,請君輔萃為我驗證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