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編朱氏集驗醫方》~ 卷之一 諸風門(附:卒中腳氣) (1)
卷之一 諸風門(附:卒中腳氣) (1)
1. 卷之一 諸風門(附:卒中腳氣)
2. 中風評
風之為病,或為寒中,或為熱中,或為厲風(世傳大風也),或為偏枯,或為腰脊強痛,或為耳鳴、鼻塞、頭暈、痰厥,其證各異。且肺風之狀,多汗,惡風,時嗽,短氣,渾身瘙癢,晝輕夜甚。心風,喜怒不常,色赤,甚則語言不快。肝風,善悲,色蒼,嗌乾,多怒,上視。
脾風,身體怠墮,四肢不收,色黃,不嗜飲食。腎風,面浮脊痛,不能正立,色炱。夫風熱怫鬱,風本生於熱,以熱為本,而風為標。虛極亦生風也。治療當察老、幼、虛、實,先究其原,不可一概而言之。
凡中風,初覺不語,牙關緊急,痰涎作聲,眼目直視。《經》云:視物而睛不動。五臟六腑精氣皆上注於目。得血氣和,則目轉動而還明。便以白梅擦牙,以《局方》蘇合香丸炙去腦子,用冷生薑自然汁灌下三兩丸,再以紙捻打鼻,引其氣通。若省有痰,繼以《局方》醒風湯和橘皮半夏湯加南木香煎,入麝香服。
氣弱者,增附子、天雄。《書》云:除荊棘者,先斷其根;欲醫風者,先理其氣。若投墜涎鐵粉風藥之類,寒藥入胃,則使血脈凝澀,真氣內爍,必為廢人。若搖頭直視,心腎脫絕,蓋諸陽獨留,諸陰悉盡,故直視搖頭。心臟絕,真臟病也,鮮有再生。若遇此證,先以防風、生薑煎湯,調《局方》木香勻氣散加木香,下黑錫丹一二百粒,入鹽煎附子、川薑、天麻等分服。年幼壯實中風,面赤,煩躁加渴,《局方》牛黃清心丸。
若痰盛,《局方》小兒比金丸,一貼作一服,燈心湯下。氣虛中風或小便不禁,手足厥逆,《局方》姜附湯加天雄煎下養正丹,更灸臍心或丹田、氣海一二百壯。因食所傷,氣道不通,壅悶氣厥,痰涎作聲,大便不通,《局方》解毒雄黃丸,每服七丸,薑湯下。更加大黃煎《局方》三和散服,並沉香降氣湯。
如是左癱右瘓,俟其人事省定,即當依其所感,隨證醫療。若內因七情而得之者,先當調氣,不當治風。外因六淫而得之者,先理其氣,次依所感六氣,隨其證而治之。《經》云:風者百病之首,其變化為他病無常,皆風氣所發。所謂除病之道,察致之由,當斟酌用藥,必獲十全效也。
若臂重作痛時麻,能飲酒人,此是痰飲,不可服風藥。可服《局方》消飲丸、倍術丸、橘皮半夏湯加片子薑黃、茯苓、生薑同煎服。
有婦人二十歲,偶食中吃驚,發搐、涎塞、不省人事、牙關緊急,以白梅擦牙,次用冷水茶調恆山細末二錢服下,吐涎而省,後投《局方》烏沉湯而安。吐法,壯實者可用。
有人病頭旋,《經》云:眊為眼花,眩為眼黑。眩暈頭旋,不省人事,皆是陽虛。又云:上虛則眩,下虛則厥。令服《局方》俞山人蘇子降氣湯、養正丹、來復丹、如聖餅子而安。如聖餅子亦治頭疼痰厥、肉瞤筋惕、辛頞鼻淵及飲酒過多,嘔吐涎沫。好飲人可加白豆蔻一粒同嚼服。
白話文:
風這種病,可能是因為受寒,也可能是因為受熱,還可能是受到強烈的風邪(俗稱大風),或者導致半身不遂,或者腰背僵硬疼痛,或者耳鳴、鼻塞、頭暈、痰多昏厥,這些症狀都不相同。其中,肺風的表現,通常是多汗、怕風、時常咳嗽、呼吸短促、全身發癢,白天症狀輕,晚上加重。心風的表現,是喜怒無常、臉色發紅,嚴重時說話不流利。肝風的表現,是容易悲傷、臉色蒼白、喉嚨乾燥、容易發怒、眼睛向上看。
脾風的表現,是身體疲倦、四肢無力、臉色發黃、沒有食慾。腎風的表現,是臉部浮腫、背痛、無法站直、臉色黯黑。風邪往往是熱邪鬱積所致,風邪本來是因熱而生,熱是根本,風是表現。身體極度虛弱也會產生風。治療時,應當仔細觀察病人是老人、小孩、體虛還是體實,首先要找到病因,不能一概而論。
凡是中風,剛開始發病時,會說不出話、牙關緊閉、痰多有聲、眼睛直視。《內經》說:眼睛看東西時眼珠不動。五臟六腑的精氣都上注到眼睛。如果氣血調和,眼睛就會轉動並恢復明亮。這時可以用白梅擦拭牙齒,用《局方》的蘇合香丸去除腦子後,用冷薑汁送服三兩顆,再用紙捻刺激鼻孔,引導氣息暢通。如果發現有痰,接著用《局方》的醒風湯和橘皮半夏湯加入南木香煎煮,再加入麝香服用。
如果病人氣虛,要增加附子、天雄。《書》中說:要除去荊棘,必須先砍斷它的根;要治療風病,必須先調理氣。如果投用墜涎鐵粉之類的祛風藥,寒涼的藥進入胃中,會使血脈凝滯,真氣內耗,必定會變成廢人。如果出現搖頭直視,是心腎功能衰竭的表現,這是因為陽氣獨存,陰氣耗盡,所以才會搖頭直視。心臟功能衰竭是真臟病,很少有能治好的。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先用防風、生薑煎湯,調入《局方》木香勻氣散,加入木香,再用黑錫丹一二百粒,加入鹽煎附子、川薑、天麻等分服用。年輕體壯的人中風,臉色發紅、煩躁口渴,可以用《局方》的牛黃清心丸。
如果痰多,可以用《局方》的小兒比金丸,一貼分作一次服用,用燈心湯送服。氣虛中風或小便失禁、手腳冰涼,可以用《局方》的姜附湯加入天雄煎煮後服用養正丹,還可以灸臍部中心或丹田、氣海一二百壯。如果因為飲食損傷,導致氣道不通,胸悶氣厥、痰多有聲、大便不通,可以用《局方》的解毒雄黃丸,每次七丸,用薑湯送服。再加入大黃煎《局方》三和散服用,並用沉香降氣湯。
如果是左半身癱瘓或右半身癱瘓,等病人意識清醒後,應當根據他感受到的症狀,隨證治療。如果是因為內在七情因素導致的,應當先調理氣,不應當治療風。如果是因為外在六淫因素導致的,應當先調理氣,然後根據感受到的六氣,隨其症狀而治療。《內經》說:風是百病之首,它變化為其他疾病是無常的,都是由風邪引起的。所謂治病的方法,要觀察病因,應當仔細斟酌用藥,必定可以獲得痊癒的效果。
如果手臂沉重作痛,時而麻木,而且能喝酒的人,這是痰飲引起的,不可以用祛風藥。可以用《局方》的消飲丸、倍術丸、橘皮半夏湯加入片子薑黃、茯苓、生薑一同煎服。
曾經有一位婦女二十歲,偶然在吃飯時受到驚嚇,出現抽搐、痰涎阻塞、不省人事、牙關緊閉,用白梅擦拭牙齒,接著用冷茶調和恆山細末二錢服用,吐出痰涎後就清醒了,後來服用《局方》的烏沉湯就痊癒了。用催吐的方法,身體強壯的人可以使用。
有人頭暈,《內經》說:眊是指眼睛發花,眩是指眼睛發黑。眩暈頭暈、不省人事,都是因為陽氣虛弱。又說:上部虛弱就會頭暈,下部虛弱就會昏厥。可以服用《局方》的俞山人蘇子降氣湯、養正丹、來復丹、如聖餅子而痊癒。如聖餅子也可以治療頭痛痰厥、肌肉跳動、筋惕、鼻淵以及飲酒過多導致嘔吐痰涎。喜歡喝酒的人可以加入一顆白豆蔻一同嚼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