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事證方後集》~ 卷之十八 (1)
卷之十八 (1)
1. 卷之十八
2. 疹痘門
治小兒斑瘡疹痘證候
凡小兒瘡疹之候,乃天行時氣,熱不能解,蘊積於胃。而胃主肌肉,毒氣熏發於肌肉,狀如蚊子所齧,乃成斑毒也。赤者十生一死,黑者十死一生。此候五臟各有所主:肝臟熱而成水泡;肺臟膿泡;心臟發斑;脾臟細疹,俗為之膚瘡也;腎臟黑色,此乃陽病,屬火而歸腎水,熱已極矣,不可治。凡瘡疹之疾,不問輕重,當先護目,免斑瘡入眼而生翳障。
余經驗方備錄於後。
錢氏云:睦親它一大王病瘡疹,始用一李醫。又名錢氏錢留抱龍圓,三服,李以藥下之,其疹稠密。錢見大驚,曰:若非轉下則為逆病。王言:李已用藥下之。錢曰:瘡疹始出,未有他證,不可下也。但當用平和藥,頻與乳食,不受風冷可也。
如瘡疹三日不出,或出不快,即微發之。微發不出,即加藥。加藥不出,即大發之。如大發後不多,及脈平無證者,而瘡本稀,不可更發也。
有大熱者,當利小便。小熱者,當解毒。若出快,勿發勿下,故止用抱龍圓治之。
瘡痂若起,能食者,大黃圓下之,一二行即止。今先下一日,瘡疹未能出盡,而稠密甚,則難治,此誤也。縱得安,其病有三:一者疥、二者癰,三者目赤。李不能治,經三日黑陷。復召錢氏,錢氏曰:幸不發寒,而病未困也。遂用百祥圓為藥,以牛李圓為助,各一大服。至五日間,瘡復紅活,七日而愈。
蓋黑者,歸腎也。腎旺勝脾,土不剋水。故脾虛寒戰則難治。所用百祥圓者,以瀉膀胱之腑。腑若不實,臟自不盛也。何以不瀉腎?曰:腎主虛,不受瀉。故二服不效,即加寒而死。
抱龍圓,治一切風熱,中暑驚悸,瘡疹欲出,多睡,咳嗽涎盛,面赤,手足冷,發溫壯,睡中驚,搐搦不寧,脈洪數,頭痛嘔吐,小便赤黃。
錢氏用此方大有神效。
天南星(銼開,里白者生為末,臘月內取黃牛膽汁,和為劑,卻入膽內陰乾,再為末,半斤),天竺黃(二兩,別研),硃砂(二錢,研,水飛),雄黃(半兩,研,水飛),麝香(好者□錢,別研),牛黃(一字,別研)
上同研極細,甘草水和圓,雞頭大,窨干,二歲兒竹葉或薄荷湯化下一圓,不拘時候。
紫草散,治伏熱在胃經,暴發痘疱、瘡疹,一切惡候,出不快,小便赤澀,心腹腫滿。
紫草(去苗,一兩),甘草(生用,半兩),木通(去根節,細銼),枳殼(麩炒,去瓤),黃耆(炙,銼。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時時呷之。
牛李圓,治瘡疹、痘疱惡候,見於皮膚下,不出或出而不長,及黑紫內陷,服之即順,救危急候。愚小年病此,危惡殆極,父母已不忍視。遇今太醫丞錢公乙,下此藥得安,因懇求真法。然此方得於世甚久,惟於收時不知早晚,故無全效。今並收時載之,用者宜依此方。
白話文:
[疹痘門]
關於小兒麻疹、痘疹的症狀治療:
小兒出現瘡疹,多是時令流行的疾病,體內熱氣無法消散,積聚在胃中。胃主肌肉,毒氣從肌肉裡散發出來,看起來像蚊子咬過一樣,就形成了斑毒。紅色斑點的,十個病人裡有一個會死;黑色斑點的,十個病人裡有九個會死。這種病症和五臟有關:肝臟熱會形成水泡;肺臟熱會形成膿泡;心臟熱會長出斑點;脾臟熱會長出細小的疹子,俗稱膚瘡;腎臟熱會出現黑色斑點,這是屬於陽病,火氣旺盛歸於腎水,熱已經到了極點,無法醫治。凡是麻疹、痘疹,不論輕重,都應該先保護眼睛,避免斑瘡進入眼睛導致眼翳。
我個人經驗的藥方記錄在下面。
錢乙說:有個叫睦親的大王生了瘡疹,一開始請了李姓醫生醫治。李醫生用了「錢氏抱龍丸」讓他吃了三次,用藥後疹子反而變得密集。錢乙看到後非常驚訝,說:「如果疹子不往下散發,就會變成逆症!」國王說:「李醫生已經用藥讓他腹瀉了。」錢乙說:「瘡疹剛開始發作,沒有其他症狀,不可以攻下。應該用溫和的藥,多次餵食乳汁,避免著涼就可以。」
如果瘡疹三天都發不出來,或者發得不順暢,就稍微催發一下。催發沒效果,就增加藥量。加藥還是沒效果,就大力催發。如果大力催發後疹子數量不多,而且脈象平和沒有其他症狀,加上疹子本來就稀疏,就不要再催發了。
有發高燒的,應該利小便。發低燒的,應該解毒。如果疹子發得順暢,就不要催發也不要攻下,只需要用抱龍丸治療就可以。
如果瘡痂已經結成,而且食慾不錯,就用大黃丸攻下,排便一兩次就停止。如果疹子還沒完全發出來,卻急著攻下,導致疹子變得密集,就難以治療,這是錯誤的。即使僥倖痊癒,也會留下三種後遺症:一是疥瘡、二是癰腫、三是眼睛發紅。李醫生無法醫治,三天後病情加重,疹子顏色變黑且凹陷。於是又請錢乙來,錢乙說:「幸好沒有發冷,病情還不算太嚴重。」於是用了百祥丸為主,牛李丸為輔,各吃一大劑。五天後,疹子又重新紅潤起來,七天後就痊癒了。
黑色的疹子,是歸於腎臟的病變。腎氣旺盛勝過脾氣,土(脾)無法克制水(腎)。所以,如果脾虛寒冷發抖,就難以治療。所用的百祥丸,是為了瀉膀胱的邪氣。如果膀胱的功能不實,五臟的功能自然就不會旺盛。為什麼不瀉腎呢?因為腎主虛,不適合瀉。所以,如果吃了兩劑藥沒效,就會因為病情加重而死亡。
抱龍丸,可以治療一切風熱、中暑驚悸、麻疹快要發出來、嗜睡、咳嗽痰多、臉色發紅、手腳冰冷、發熱、睡覺時驚醒、抽搐不安、脈搏洪大急促、頭痛嘔吐、小便赤黃。
錢乙用這個藥方效果非常好。
- 天南星(切開,選擇內裡白色的,生用磨成粉,在臘月取出黃牛膽汁,與藥粉調和成糊狀,再裝入膽囊內陰乾,之後再磨成粉,半斤)
- 天竺黃(二兩,另外研磨成粉)
- 硃砂(二錢,研磨,用水淘洗)
- 雄黃(半兩,研磨,用水淘洗)
- 麝香(好的少許,另外研磨成粉)
- 牛黃(少許,另外研磨成粉)
將以上藥材一起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甘草水調和成雞頭大小的藥丸,陰乾。兩歲的小孩,用竹葉或薄荷湯化開一丸服用,不拘時間。
紫草散,可以治療伏熱在胃經,突然爆發痘疹、麻疹,各種不好的症狀,發得不順暢,小便赤澀,心腹脹滿。
- 紫草(去掉苗,一兩)
- 甘草(生用,半兩)
- 木通(去掉根部和節,切細),
- 枳殼(用麩皮炒過,去掉瓤)
- 黃耆(用蜜炙過,切細。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碗煎至六分,去除藥渣,溫熱時服用。
牛李丸,可以治療麻疹、痘疹的危急症狀,疹子在皮膚下,發不出來或者發出來卻長不大,以及疹子顏色變黑紫凹陷的情況,服用後就能順利恢復,可以救治危急的病症。我小時候得過這種病,病情非常嚴重,父母都不忍心看。後來遇到太醫丞錢乙,吃了這個藥才得以痊癒,因此懇求他傳授真正的藥方。其實這個藥方流傳很久了,只是過去不知道正確的收藥時間,所以沒有完全的效果。現在把收藥時間也記錄下來,使用的人應該按照這個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