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事證方後集》~ 卷之十五 (1)
卷之十五 (1)
1. 卷之十五
2. 血疾門
治吐血、衄血、咯血證候
人稟二氣,不可偏枯。一有勝之,即致妄行。攝生之序,榮衛為先,調護相濟,無令參差。經云:諸氣皆屬於陽,諸血皆屬於陰。陰盛則陽虧,陽盛則陰虧。所謂陽勝則陰病,陰勝則陽病。吐衄、便溺乃陽氣侵陰,陰氣被傷,血失常道。
白朮散,治吐血、咯血,行榮衛,順氣止血,進食退熱,惟忌食熱面、煎煿、海物、豬雞,一切發風之物。酒不宜飲,食不宜飽,常令飢飽得所自然,胸膈空利,氣血流順也。
蘇少連病此,極可畏,百藥不效。偶姜孚言通判傳此方,服之遂愈。後以濟人,累驗。韜光傳。
白朮(二兩),人參,白茯苓(去黑皮),黃耆(各一兩),山藥,百合(三分,去心),甘草(炙。各半兩),前胡(去蘆),柴胡(去蘆。各一分)
上為散,每服一錢半,水一盞,姜三片,棗一個,同煎至六分,溫服、日三。
立效散,治吐血。
辛大參企李之孫佑之,為鄂州戶部糧料院,家藏之方,幾療十餘人矣。專錄以相示,真可寶也。
側柏葉(焙乾,如倉卒難乾,以新瓦置火上,摘葉於瓦內煿干亦得)
上為細末,米飲調下二三錢,兩服即止,多服亦無害。
雙荷湯,治卒暴吐血。
張氏處此方,累有神效。
藕節(七個),荷葉頂(七個)
上二味用少蜜同擂細,水二錢,煎八分,去滓,食後服。
萬金散,治咯血。
槐花(揀淨)
上為末,每服二錢,熱酒調下,食後服。
青杏餅,治吐血,及久嗽、咯血,不問久新。
杏仁(去皮尖,擂細),青黛(研),牡蠣(煅,研)
上等分,和勻,熔黃蠟,攪,放溫,捏成餅,如棋子大。每服二餅,用乾柿去核,入藥在內,濕紙裹煨,嚼細,齏水度下,不以時候。
水五散,治男子、婦人咯血、吐血。
寒水石(燒通紅),五倍子(生用)
上等分,為細末,每服二錢,冷米飲調下,食後服。
奪命丹,治吐血。
竹蛀屑
上每服二大錢,用無灰酒調下。如不飲,用白茅根煎湯調下,不以時候。
黃金散,治吐血損肺,伏暑,小便遺血,勞嗽咯血,誤服蠱毒。
黃蜀葵花
上不以多少,陰乾,為末。每服一大錢,入麝香少許,百沸湯略濕,食後服,不過兩服。
黑神散,治大吐血,及傷酒食飽,低頭掬損,吐血至多,並血妄行,口鼻中俱出,但聲未失,無有不效。
百草霜(若村中燒草,偏底煤最妙)
上不拘多少,羅細。每服一錢,糯米煎湯調下。鼻衄,搐一字;皮破出血,灸;瘡出血,摻上立止;治舌忽然腫破,乾摻。
蓮子湯,治勞心吐血。
孫盈仲說,臨安張上舍曾以此治數人,得效。
蓮子心(七個),糯米(二十一粒)
上為末,酒調服。
地黃膏,治吐血。
白話文:
[血疾門]
人體稟賦陰陽二氣,不能偏廢。一旦某一方過盛,就會導致氣血運行失常。養生的重點在於協調營衛之氣,使其相互調和,不要出現偏差。古籍說:「各種氣都屬於陽,各種血都屬於陰。」陰氣過盛則陽氣虛損,陽氣過盛則陰氣虛損。所謂的陽盛導致陰病,陰盛導致陽病。吐血、鼻血、大小便出血,都是因為陽氣侵犯陰氣,陰氣受損,導致血液偏離正常運行的軌道。
白朮散,用來治療吐血、咯血等症狀。它可以調和營衛之氣,順暢氣機,達到止血的效果,同時能增進食慾、退燒。服用期間要忌食燥熱的麵食、油炸食物、海鮮、雞肉等容易引發疾病的食物。酒也不宜飲用,吃飯不宜過飽,保持飢飽適度,自然胸膈舒暢,氣血運行順暢。
蘇少連曾患此病,病情危急,各種藥物都不見效。後來有人告訴他通判大人傳下來的此方,服用後病就痊癒了。之後他用此方救助他人,屢次應驗。這是韜光傳授下來的。
藥方成分:白朮(80克)、人參、白茯苓(去除黑皮)、黃耆(各40克)、山藥、百合(12克,去心)、炙甘草(20克)、前胡(去除蘆頭)、柴胡(去除蘆頭,各4克)。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6克,用一杯水,加三片生薑、一顆紅棗一起煎煮至剩下一半的量,溫服,每日三次。
立效散,用來治療吐血。
辛大參企李的孫子佑之在鄂州戶部糧料院工作時,家中收藏的此方,已治好十幾個人。特此記錄下來以示大家,實在是非常珍貴。
藥方成分:側柏葉(烘乾,如果時間倉促難以烘乾,可用新瓦放在火上,將側柏葉放在瓦內烘乾)。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用米湯調服6-12克,服用兩次即可止血,多服也無妨。
雙荷湯,用來治療突然發生的吐血。
張氏用此方,多次收到奇效。
藥方成分:藕節(七個)、荷葉尖(七個)。
將以上兩味藥材用少量蜂蜜一同搗成細末,加水4克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飯後服用。
萬金散,用來治療咯血。
藥方成分:槐花(挑選乾淨的)。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8克,用熱酒調服,飯後服用。
青杏餅,用來治療吐血,以及久咳、咯血等症狀,無論病情新舊。
藥方成分:杏仁(去皮尖,搗成細末)、青黛(研磨)、牡蠣(煅燒後研磨)。
將上述藥材等份混合均勻,加入熔化的黃蠟攪拌,待溫度稍降後,捏成棋子大小的餅。每次服用兩餅,用乾柿子去核,把藥餅放在裡面,用濕紙包裹,在火中煨熟後嚼碎,用米湯送服,不拘時間。
水五散,用來治療男子、婦女咯血、吐血。
藥方成分:寒水石(燒至通紅)、五倍子(生用)。
將上述藥材等份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8克,用冷米湯調服,飯後服用。
奪命丹,用來治療吐血。
藥方成分:竹蛀屑。
每次服用8克,用無灰酒調服。如果不飲酒,可用白茅根煎湯調服,不拘時間。
黃金散,用來治療吐血損傷肺部,以及伏暑、小便出血、勞嗽咯血、誤服蠱毒等症狀。
藥方成分:黃蜀葵花。
不拘多少,陰乾後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4克,加入少量麝香,用滾開的水稍微浸濕,飯後服用,通常服用兩次即可見效。
黑神散,用來治療大吐血,以及因飲酒過量、吃太飽、低頭彎腰用力損傷導致的吐血,甚至血從口鼻同時流出,只要聲音沒有嘶啞,使用此方都能見效。
藥方成分:百草霜(最好是村莊燒草時,鍋底的煤灰)。
不拘多少,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4克,用糯米煎湯調服。對於鼻出血,將藥粉吹入鼻孔;皮膚破損出血,塗抹在傷口上可立即止血;瘡口出血,塗抹後也能立即止血;治療舌頭突然腫脹破裂,直接將藥粉乾撒在傷口上。
蓮子湯,用來治療勞心吐血。
孫盈仲說,臨安張上舍曾用此方治好數人。
藥方成分:蓮子心(七個)、糯米(二十一粒)。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酒調服。
地黃膏,用來治療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