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事證方後集》~ 卷之十二 (6)
卷之十二 (6)
1. 腸風門
上件燈上燒灰,為細末,每服二錢,陳米飲調下,空心。
萬靈圓,治五種痔漏。凡穀道生瘤似鼠奶,時時發動,或出血者,名曰酒痔,又曰冷痔;若生核子者,曰腸風;痔發時熱,大便難下,脫肛良久不入,名曰氣痔;大便或出清血,名曰血痔。此因濕地久坐,腸胃虛冷,搏結得之。
硫黃(二錢,別研),白礬(枯,二錢),豬牙皂角(半兩,炙),附子(一兩,炮,去皮、臍),皂角刺(一兩,燒留性),刺蝟皮(一兩,燒留性),榼藤子(一枚,生,廣中圓者,色如肥皂子)
上件為細末,煮稀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下。如疤有頭者,用硃砂少許,同藥三五丸,一處細研,塗於頭上,旬日自落。又用米醋調藥三五丸,敷瘡上即愈。在裡面,即將米醋和糟,拌藥三兩丸,燒熏之。
治酒毒下血,多至升斗者。
盧州郭醫云:趙俊臣帥合肥日,其婿司馬機宜患此。服四物湯,每料加炒焦槐花二兩,如常法煎服,必止,久之不復作效。於一同官處得此方,遂安豶豬肚一枚,洗淨,入去須、土了淨黃連四兩,以酒、醋各二升半,文武火煮,候乾控起。將豬肚並黃連,一處研杵極爛,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湯下。
治下血如豬肝片。
煎四順飲子下駐車丸,僧保俊患此,服而愈。
治下血。
漢陽章教授傳。
蔥須,新瓦上炒乾,碾為細末,每服三□,米飲調下,甚妙。
白話文:
[腸風門]
將上次提到的燈上燒成的灰,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溫熱的米湯調和後空腹服用。
萬靈圓,用來治療五種痔瘡和肛漏。凡是肛門口長出像老鼠乳頭的肉瘤,時常發作,或者出血的,叫做酒痔,也叫做冷痔;如果長出像核子一樣的腫塊,叫做腸風;痔瘡發作時發熱,大便難以排出,脫肛很久都無法回納的,叫做氣痔;大便時排出清血的,叫做血痔。這些都是因為長時間坐在潮濕的地方,腸胃虛寒,氣血凝結所造成的。
硫磺(二錢,另外研磨),枯礬(二錢),豬牙皂角(半兩,炙烤過),附子(一兩,炮製過,去除皮和臍),皂角刺(一兩,燒成炭並保留藥性),刺蝟皮(一兩,燒成炭並保留藥性),榼藤子(一枚,生的,廣州產的圓形,顏色像肥皂子)。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稀麵糊煮成糊狀,做成丸子,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如果痔瘡有頭的,用少許硃砂,和藥丸三五顆一起磨細,塗在頭上,十天左右就會自行脫落。也可以用米醋調和藥丸三五顆,敷在瘡上就會痊癒。如果是長在裡面的痔瘡,就用米醋和酒糟,拌和藥丸三兩顆,燒薰患處。
治療因飲酒過多而導致的下血,多到一升甚至一斗的情況。
盧州的郭醫說:趙俊臣在合肥做官的時候,他的女婿司馬機宜患上這種病。服用四物湯,每劑加入炒焦的槐花二兩,按照常規方法煎服,必定能止血,但時間久了就沒有效果了。後來從一位同僚那裡得到這個方子,於是就準備了一個公豬的豬肚,洗淨後,放入去須、泥土並清理乾淨的黃連四兩,用酒和醋各二升半,用文火和武火慢慢煮,等到乾了就拿出來。將豬肚和黃連,一起搗爛,做成丸子,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米湯送服。
治療下血像豬肝片一樣的情況。
用煎好的四順飲子送服駐車丸,僧人保俊患這種病,服用後痊癒了。
治療下血。
漢陽的章教授傳授的方子。
蔥須,在新瓦片上炒乾,碾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米湯調和後服用,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