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事證方後集》~ 卷之十二 (5)
卷之十二 (5)
1. 腸風門
凝水石(不以多少,煅紅,研細,水飛,再入銀鍋中煅)
上糯米糊丸,如梧子大,陳米飲下五十丸,只一服愈。
消毒圓,治腸風外痔結核,或癢或痛。消毒定痛,令結核自散。
楊氏用此數方,治諸腸風痔漏,大有功效。
黃耆(一兩半,蜜塗,慢火炙),荊芥穗(一兩),枳殼(三兩,湯浸,去瓤,切作片子,麩炒黃色),薄荷葉(去土,半兩),槐花(一兩,炒赤),皂角子仁(一兩,炒香),蝸牛(十四枚,炙,去殼,焙乾)
上件為細末,煉蜜為圓,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七十丸,茶清送下,食後。
聚金圓,治大便下血,發熱煩躁,腹中熱痛,作渴喜妄,舌澀目昏,脈來弦數。多因蓄熱,或有酒毒,即此見證。
黃連(四兩。一兩水浸,曬乾;一兩炒;一兩灰火炮;一兩生用),黃芩(一兩),防風(去蘆頭,一兩)
上件為細末,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量意加減,以米泔浸枳殼水下,不拘時候。冬月入大黃一兩,三時不須。
北亭散,治腸風、痔漏,積年膿血不幹。
白礬(別研),乳香(別研),黃連(去須。已上各一兩),硇砂(半兩,別研),全蠍(一錢,取末)
上件為末,用大鯽魚一枚,去腸、鱗,入藥末在內,濕紙裹,麻皮纏,鹽泥固濟。文武火煨熟,去泥紙,卻用慢火炙焦,同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粟米飲調下。
鳳眼草散,治腸風下血。
鳳眼草(揀淨,即揀莢也),褐油麻(水淘淨。二味各四兩),枳殼(去瓤,二兩,麩炒),輕粉(一字)
上件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米飲亦得,食前服。
地榆散,治腸風下血不止。
地榆,訶子(煨,去核),赤芍藥,橡斗子(各一兩)
上件為細末,每服二錢,陳米飲下,食前。
皂角子散,治腸風、痔漏下血,經久不瘥者。
皂角子(一百枚,燒留性,研細),榼藤子(一枚,金者,去殼,研,不可搗)
上件為細末,每服二錢,熱酒調下,如人行三五里,再飲熱酒,一盞投之。
蝟皮湯,治腸風下血。
白刺蝟皮(一枚,於銚子內煿,針焦,去皮,只用針),木賊(半兩,炒黃)
上件為細末,每服二錢,熱酒調下,空心服。
松皮散,治腸風下血過多。
松木皮(就木上以刀刮去粗浮者,只取貼木嫩皮)
上銼細,焙令半乾,再入銚子內,慢火炒乾,為細末。每服一錢,入臘茶一錢,白湯點服,食前。
立聖散,治年深日久腸風下血,或如雞肝,日夜無度,全不入食,通身黃腫者。兼治尿血。
黃連(去須,一斤)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濃煎荊芥,蜜湯調下,空心、食前。
橄欖散,治腸風下血,久不瘥者。
橄欖核(不以多少)
白話文:
腸風門
用煅燒過的凝水石(不論多少,煅燒至紅色,研磨成細粉,用水淘洗,再放入銀鍋中煅燒),與糯米糊混合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用陳米湯送服,只需一劑即可痊癒。
消毒圓,能治療腸風引起的外痔核,以及發癢或疼痛的症狀。具有消毒止痛的功效,可以使痔核自行消散。楊氏用這些藥方治療各種腸風、痔瘡,效果顯著。
配方:黃耆(一兩半,用蜂蜜塗抹後,用小火慢慢烤),荊芥穗(一兩),枳殼(三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瓤,切成片狀,用麩皮炒至黃色),薄荷葉(去除泥土,半兩),槐花(一兩,炒至赤色),皂角子仁(一兩,炒香),蝸牛(十四枚,烤熟後去除外殼,烘乾)。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至七十丸,用清茶送服,飯後服用。
聚金圓,治療大便出血,伴隨發熱煩躁,腹中熱痛,口渴喜冷飲,胡言亂語,舌頭乾澀,眼睛昏花,脈象弦數等症狀。多因體內蓄積熱氣,或有酒精中毒所致。
配方:黃連(四兩,其中一兩用水浸泡後曬乾;一兩炒製;一兩用灰火炮製;一兩生用),黃芩(一兩),防風(去除蘆頭,一兩)。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煮熟的麵糊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可以根據情況增減用量,用米湯浸泡過的枳殼水送服,不拘時間。冬季可以加入大黃一兩,其他季節則不需要。
北亭散,治療腸風、痔瘡導致的多年膿血不止。
配方:白礬(另外研磨),乳香(另外研磨),黃連(去除鬚根,以上各一兩),硇砂(半兩,另外研磨),全蠍(一錢,取其粉末)。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取一條大鯽魚,去除內臟和鱗片,將藥末放入魚腹中,用濕紙包裹,再用麻皮纏繞,最後用鹽泥封固。用文火和武火煨烤至熟,去除泥和紙,再用小火烤焦,一同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用小米粥水調服。
鳳眼草散,治療腸風出血。
配方:鳳眼草(揀選乾淨的,即豆莢),褐油麻(用水淘洗乾淨,以上兩種各四兩),枳殼(去除瓤,二兩,用麩皮炒),輕粉(一字)。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溫酒調服,也可以用米湯送服,飯前服用。
地榆散,治療腸風出血不止。
配方:地榆,訶子(煨烤後去除核),赤芍藥,橡斗子(以上各一兩)。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陳米湯送服,飯前服用。
皂角子散,治療腸風、痔瘡出血,久治不癒者。
配方:皂角子(一百枚,燒至留有藥性,研磨成細粉),榼藤子(一枚,選用金色的,去除外殼,研磨,不可搗碎)。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熱酒調服,喝完藥後,走三五里路,再飲一杯熱酒。
蝟皮湯,治療腸風出血。
配方:白刺蝟皮(一枚,在鍋中燒烤至焦黑,去除皮,只用燒焦的針),木賊(半兩,炒至黃色)。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熱酒調服,空腹服用。
松皮散,治療腸風出血過多。
配方:松樹皮(用刀刮去樹皮表面的粗糙部分,只取貼著木頭的嫩皮)。將嫩皮切碎,烘乾至半乾,再放入鍋中用小火炒乾,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加入臘茶一錢,用白開水沖服,飯前服用。
立聖散,治療多年腸風出血,血色如同雞肝,日夜不止,導致食慾不振,全身黃腫,兼治尿血。
配方:黃連(去除鬚根,一斤)。將黃連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濃煎的荊芥蜜湯調服,空腹、飯前服用。
橄欖散,治療腸風出血,久治不癒者。
配方:橄欖核(不論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