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信甫

《活人事證方後集》~ 卷之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1)

1. 卷之八

2. 霍亂門

論治霍亂證候

夫霍亂之病,為卒病之最者。以人起居無它,揮霍之間,便至變亂,悶絕不救,甚為可畏,臨深履危,不足以諭。有生之流,不可不達其旨趣。霍亂者,心腹卒痛,嘔吐下利,憎寒發熱,頭痛眩暈。先心痛則先吐,先腹痛則先下,心腹俱痛,吐利並作,甚則轉筋,入腹則斃。

霍亂惡證,無越於斯。此蓋陰陽反戾,清濁相干,陽氣暴升,陰氣頓墜,陰陽痞隔,上下奔逸,遂成霍亂之疾。

論乾霍亂證候

夫人忽然心腹煩滿,短氣,不吐不瀉,此名為乾霍亂腹痛,死人如反掌間。此證蓋由風冷搏於腸胃,腸胃先實,故不吐利。治法急以通利、和氣為佳。

三宛湯,治乾霍亂,不吐不瀉,腹脹如鼓,築刺心痛。柳宗元方。

鹽(二兩),生薑(一兩,切)

上件藥,炒令轉色,以童子小便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分為二服,溫溫服之。

理中湯,治霍亂,吐下,脹滿,食不消,心腹痛。

葉伯材處此數方,累用有效。

人參,乾薑(炮),白朮,甘草(炙。各三兩)

上為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食前。遠行防霍亂。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如作散,每服方寸匕,酒調下亦得。

若轉筋者,加石膏,煅,三兩;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朮,加桂心四兩,腎惡燥,故去朮,恐作奔豚,故加桂;吐多者,去朮,加生薑三兩;下多者,復用術;悸者,加茯苓二兩;渴欲得水,加朮,合前成四兩半;腹中痛,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若寒者,加乾薑,合前成四兩半;腹滿者,去朮,加附子。服藥後食頃,食熱粥一杯,微自溫覆,勿發揭衣被。

七氣湯,治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氣鬱發,致五臟互相刑剋,陰陽反戾,揮霍變亂,吐利交作,寒熱眩暈,痞滿咽塞。

半夏(湯洗,五兩),厚朴(薑製),桂心(各三兩),茯苓,白芍藥(各四兩),人參(一兩),紫蘇葉,橘皮(各二兩)

上為銼散,每服四錢,水盞半,姜七片,棗一個,煎七分,去滓,空腹服。

胃氣圓,治憂思過度,脾肺氣閉,聚結涎飲,留滯腸胃。氣鬱於陰,凝寒於陽,陰陽反戾,吐利交作,四肢厥冷,頭目眩暈,或復發熱。兼治老人胃寒,大便反秘,妊娠惡阻,全不納食。

硫黃(不拘多少,豬臟內縛兩頭,以米泔、酒、童子小便各一碗,煮乾,一半取出,洗斷穢氣,控干,秤十兩),半夏(湯洗去滑,秤五兩),白茯苓(一兩),人參(一兩),石膏(一分,煅,一法同硫黃煮)

上為末,生薑自然汁釋炊餅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空腹、米湯入少生薑汁下。

真珠散,治喜怒不常,憂思兼併,致臟氣鬱結,留積涎飲,胸腹滿悶,或復㽲痛,憎寒發熱,吐利俱作。

白話文:

關於霍亂的治療方法

霍亂這種病,是突發疾病中最為嚴重的。因為人們平常生活沒有其他異狀,卻在很短的時間內,突然發生變故,導致昏厥不省人事,難以救治,實在非常可怕,其危險程度,比喻為身處深淵、行走在危險之地都無法形容。作為有生命的個體,不能不了解其中的道理。霍亂的症狀是:心腹突然疼痛,嘔吐腹瀉,怕冷發熱,頭痛眩暈。如果先心痛,就會先嘔吐;如果先腹痛,就會先腹瀉;如果心腹同時疼痛,就會同時出現嘔吐和腹瀉。嚴重的話,會引起腿腳抽筋,如果邪氣進入腹部,就會死亡。

霍亂中最為嚴重的症狀,沒有超過以上所述的。這是因為體內陰陽失調,清濁互相干擾,陽氣突然上升,陰氣急劇下降,陰陽之氣阻塞隔閡,上下之氣奔散流失,最終導致霍亂疾病的發生。

關於乾霍亂的症狀

如果病人突然感到心腹煩悶脹滿,呼吸急促,卻沒有嘔吐或腹瀉,這種情況稱為乾霍亂,腹痛劇烈,病人會在極短的時間內死亡。這種情況多是因為風寒侵入腸胃,而腸胃原本就比較充實,所以沒有出現嘔吐和腹瀉。治療方法應以疏通腸道、調和氣機為佳。

三宛湯:治療乾霍亂,沒有嘔吐腹瀉,腹脹如鼓,並且有刺痛感。這是柳宗元所提供的方子。

鹽(二兩),生薑(一兩,切片)

將以上藥材炒至變色,加入一大杯童子小便,煎煮至剩下六成,去除藥渣,分為兩次,溫熱服用。

理中湯:治療霍亂,出現嘔吐腹瀉,腹脹,消化不良,心腹疼痛等症狀。

葉伯材曾多次使用此方,效果顯著。

人參、乾薑(炮製過)、白朮、甘草(炙烤過,各三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製成散劑,每次服用四大錢,用水一杯煎煮至七成,去除藥渣,飯前服用。遠行時為了預防霍亂,可以將藥材煉製成蜜丸,像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五十丸。也可以製成散劑,每次服用一小撮,用酒調服。

如果出現抽筋,可以加入煅石膏三兩;如果肚臍上方有跳動感,這是腎氣發動的表現,要去除白朮,加入桂心四兩,因為腎臟不喜歡乾燥,所以去掉白朮,防止出現奔豚症狀,因此加入桂心;如果嘔吐嚴重,要去掉白朮,加入生薑三兩;如果腹瀉嚴重,要恢復使用白朮;如果出現心悸,要加入茯苓二兩;如果口渴想喝水,要加入白朮,與之前的份量加起來一共四兩半;如果腹痛,要加入人參,與之前的份量加起來一共四兩半;如果感到寒冷,要加入乾薑,與之前的份量加起來一共四兩半;如果腹脹,要去除白朮,加入附子。服藥後過一會兒,喝一碗熱粥,稍微蓋上被子保暖,不要掀開衣被。

七氣湯:治療因為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緒鬱結而導致五臟互相剋制,陰陽失調,突然發生變亂,出現嘔吐腹瀉,忽冷忽熱,頭暈目眩,胸腹脹滿,咽喉堵塞等症狀。

半夏(用湯洗過,五兩),厚朴(用薑製過),桂心(各三兩),茯苓,白芍藥(各四兩),人參(一兩),紫蘇葉,橘皮(各二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製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杯半,加生薑七片,紅棗一枚,煎煮至七成,去除藥渣,空腹服用。

胃氣圓:治療因為過度憂思,導致脾肺氣機閉塞,積聚痰飲,停留在腸胃。氣機鬱結於陰,寒氣凝滯於陽,陰陽失調,出現嘔吐腹瀉,四肢冰冷,頭暈目眩,或反覆發熱。也可用於治療老年人胃寒、大便秘結、孕婦妊娠反應嚴重、完全無法進食的情況。

硫磺(不拘多少,用豬膀胱包住兩頭,用米泔水、酒、童子小便各一碗煮乾,一半取出,洗去污穢之氣,瀝乾,稱重十兩),半夏(用湯洗去黏液,稱重五兩),白茯苓(一兩),人參(一兩),石膏(一分,煅燒過,有一種做法是和硫磺一起煮)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生薑自然汁調和炊餅糊製成藥丸,像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十至一百丸,空腹用米湯加入少量生薑汁送服。

真珠散:治療因為喜怒無常,憂思過度,導致臟腑氣機鬱結,積聚痰飲,胸腹脹悶,或反覆疼痛,怕冷發熱,同時出現嘔吐和腹瀉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