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事證方後集》~ 卷之十六 (1)
卷之十六 (1)
1. 咽喉門
治咽喉諸病證候
夫喉以候氣,咽以咽物。咽接三脘,以通胃;喉通五臟,以系肺。氣谷攸分,皎然明白,有為水喉、谷喉之說者,謬說也。千金復云:喉嚨候脾胃,咽門候肝膽,亦非至論。智者當以理推,不可強存乎人矣。諸臟熱則腫,寒則縮,皆使喉閉。風燥亦然。五臟久咳則聲嘶,嘶者,喉破也,非咽門病。
咽腫則不能吞,干則不能咽,多因飲啖辛熱,或復嘔吐、咯傷,致咽系乾枯之所為也,與喉門自別。又有懸雍暴腫,閉塞喉嚨,亦如喉閉。但懸雍在上齶,俗謂「鶯翁」,又謂之「鵝聚」。俗語聲訛,不可不備識。
玉鑰匙,治風熱喉痹,及纏喉風。
白話文:
治咽喉諸病證候
喉嚨負責呼吸,咽喉則負責吞咽。咽喉連接著三焦,與胃相通;喉嚨與五臟相連,與肺相系。氣和食物在這裡分流,關係密切,因此有些人說有水喉和谷喉,這是錯誤的說法。千金方又說:「喉嚨反映脾胃,咽喉反映肝膽」,這也並不完全正確。聰明的人應該用道理去推斷,不能強加於人。
各種臟腑熱則腫脹,寒則收縮,都會導致喉嚨閉塞。風燥也會造成同樣的結果。五臟長期咳嗽就會導致聲音嘶啞,嘶啞是因為喉嚨破損,並非咽喉門發生問題。
咽喉腫脹則無法吞嚥,乾燥則難以咽下,大多是因食用辛辣熱物,或是嘔吐、咳嗽造成的,導致咽喉乾燥所致,與喉嚨門是不同的。還有一種情況是懸雍垂突然腫脹,堵塞喉嚨,這也類似於喉嚨閉塞。但懸雍垂位於上顎,俗稱「鶯翁」,也叫「鵝聚」。俗語常有訛誤,不可不加辨識。
玉鑰匙藥方,用於治療風熱喉痹,以及纏喉風。
葉伯材用此數方,累有神效。
焰消(一兩半),硼砂(半兩),腦子(一字),白殭蠶(一分)
上為末,研勻,以竹管吹半錢許,入喉中立愈。
神效散,治喉閉熱腫,語聲不出。
荊芥穗(別為末),蓖麻(生,去皮,另研。各等分)
上入生蜜少許,圓如皂子大,以綿裹含化。急則嚼化。一法用朴硝,不用荊芥。
玉屑無憂散,治纏喉風,咽喉疼痛,語聲不出,咽物有礙。或風涎壅滯,口舌生瘡,大人酒症、小兒奶癖。或誤吞骨屑,哽塞不下。
白話文:
焰消(一兩半)、硼砂(半兩)、腦子(一字)、白殭蠶(一分)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用竹管吹入喉嚨半錢左右,即可治癒。
神效散
適用於喉嚨閉塞、發熱腫脹、無法發聲的情況。
荊芥穗(研磨成粉)、蓖麻(生,去皮,另研磨,兩者等分)
將以上藥材與少許生蜜混合,搓成皂子大小的丸子,用棉花包裹,含在口中慢慢融化。情況緊急則可以咀嚼吞服。另一個方法是可以用朴硝代替荊芥。
玉屑無憂散
適用於纏喉風、咽喉疼痛、無法發聲、吞咽困難的情況。也適用於風涎阻塞、口舌生瘡、大人酒症、小兒奶癖,以及誤吞骨屑、哽塞無法吞咽的情況。
玄參,貫眾,縮砂仁,滑石,山豆根,黃連,甘草,荊芥穗,茯苓(各半兩),硼砂(三錢),寒水石(煅,三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先抄入口,以新水嚥下。此藥除三尸,去八邪,殺九蟲,闢瘟療渴。
荊芥湯,治風熱肺壅,咽喉腫痛,語聲不出,喉中如有物哽,咽之則痛甚。
白話文:
玄參、貫眾、縮砂仁、滑石、山豆根、黃連、甘草、荊芥穗、茯苓各半兩,硼砂三錢,寒水石(煅後)三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先將藥粉放入嘴裡,用新鮮水吞服。此藥可以驅除三尸,消除八邪,殺滅九蟲,預防瘟疫,治療口渴。
荊芥湯可以治療風熱引起的肺部阻塞,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喉嚨有異物感,吞咽時疼痛加劇。
荊芥穗(半兩),桔梗(二兩),甘草(一兩)
上為銼散,每服□□,水一盞,姜三片,煎六分,去滓,□服。一法去荊芥穗,名「如聖湯」。
解毒雄黃圓,治纏風及急喉痹,卒然倒僕,失音不語。或牙關緊急,不省人事,或上膈壅熱,痰涎不利,咽喉腫痛。
雄黃(飛,一分),鬱金(一分),巴豆(去皮,出油,二七個)
上為末,醋糊,圓綠豆大,熱茶清下七丸。吐出頑痰立省,未吐再服。如未至死,心頭尚溫,灌藥下喉,即活。
白話文:
荊芥穗(半兩)、桔梗(二兩)、甘草(一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用一碗水,加入三片生薑,煎煮六分,去渣,□服。另外一種方法是去除荊芥穗,叫做「如聖湯」。
這個藥方用來解毒雄黃圓,治療纏風及急喉痹,突然倒地,失音不語。或是牙關緊閉,神志不清,或者上膈壅熱,痰涎不暢,咽喉腫痛。
雄黃(研磨成粉,一分)、鬱金(一分)、巴豆(去皮,去除油,二十七個),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醋糊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用熱茶送服七丸。吐出頑痰後症狀立刻減輕,如果沒有吐出來就再服用。如果患者尚未死亡,心頭還有溫度,灌藥下喉,就能活過來。
龍腦散,夫咽喉卒腫痛者,由人臟腑充實,肺脾暴熱之所致也。或有服餌丹石,毒氣在臟,熏蒸上焦,而又多食炙煿、熱酒,衝於脾肺,致胸膈壅滯,氣道痞澀,熱毒之氣,不得宣通,故令咽喉卒腫痛也。
孫氏用此數方治咽喉之病,大有神效。
龍腦(一分,研),硃砂(三分,研細),犀角屑(三分),真珠末(半兩,研),馬牙硝(一兩,研),白藥子(三分),黃耆(半兩,銼),甘草(半兩,細銼)
白話文:
龍腦散
,針對突然發生的咽喉腫痛,其原因在於人體臟腑充實,肺脾暴熱所致。也可能是由於服用丹石藥物,毒氣積聚在臟腑,熏蒸上焦,又經常食用炙烤、辛辣食物,以及熱酒,導致脾肺受損,胸膈阻塞,氣道閉塞,熱毒之氣無法宣洩,最終引起咽喉突然腫痛。
孫氏曾用此方治療咽喉疾病,效果顯著,十分神奇。
配方:
- 龍腦 (研磨成粉末,一分)
- 硃砂 (研磨成細粉,三分)
- 犀角屑 (研磨成粉末,三分)
- 真珠末 (研磨成粉末,半兩)
- 馬牙硝 (研磨成粉末,一兩)
- 白藥子 (研磨成粉末,三分)
- 黃耆 (切成細片,半兩)
- 甘草 (切成細片,半兩)
注:
- 此處的劑量單位為傳統中藥計量單位,非現代單位。
上件八味細杵,研令勻。每服二錢,新汲水調下,不計時候。
牛蒡湯,治咽喉生瘡。夫咽喉者,脾胃之候。由脾胃間熱,其氣上衝咽喉,所以生瘡。其瘡白頭,或赤根,皆熱毒之所致,宜用此方。
桔梗(一兩),甘草(一兩,生用),牛蒡子(一兩,微炒)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青竹茹一分,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溫細呷服。
金露丸,夫屍咽喉者,謂人腹內屍蟲上蝕於咽喉而生瘡也。此皆陰陽不和,脾肺壅滯,風熱毒氣在於臟腑,不能宣通,故令屍蟲動作,上蝕咽中,或痛,或津如䘌之候者是也,宜服此方。
白話文:
將八味藥材細細研磨,研磨至均勻。每次服用兩錢,用新鮮的井水調和服下,不限時間。
牛蒡湯可以治療咽喉生瘡。咽喉是脾胃的門戶,脾胃有熱氣,熱氣上衝咽喉就會導致生瘡。瘡口發白,或根部發紅,都是熱毒引起的,可以用這個方子治療。
將桔梗、甘草、牛蒡子混合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加入少許竹茹,一起煎煮至六分,去除藥渣,不限時間,溫溫地慢慢喝下。
金露丸用於治療屍咽喉,也就是人腹內的屍蟲上蝕咽喉而生瘡。這是因為陰陽失調,脾肺阻塞,風熱毒氣停留在臟腑,不能宣通,導致屍蟲活動,上蝕咽喉,有疼痛,或分泌唾液如米粥狀等症狀,可以用這個方子治療。
硃砂(一錢),白礬(一分),甘草(生,為末,半兩),鉛霜(一錢),麝香(一錢),大陰玄精石(一分,研末),蛇蛻皮(三條,全,去頭,以皂角揉,取濃水一盞,浸一伏時,漉出曬乾,別更炒令焦黃,為末)
上件藥,同研勻細,煉蜜和為丸,皂莢子大,食後、臨臥,用新薄綿裹一丸,含化咽津。
犀角散,治馬喉痹。夫馬喉痹者,謂熱毒之氣,結於喉間,腫連頰骨,微壯熱煩滿,而數吐氣,呼之為馬喉痹。治馬喉痹,頰面腫滿,並宜服之。
白話文:
藥材
- 硃砂 (1錢)
- 白礬 (1分)
- 甘草 (生,研末,半兩)
- 鉛霜 (1錢)
- 麝香 (1錢)
- 玄精石 (1分,研末)
- 蛇蛻皮 (3條,完整,去除頭部,用皂角揉搓,取濃水浸泡一伏時,撈出曬乾,再炒至焦黃,研末)
製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再用蜂蜜調和成丸子,大小如皂莢子。
服用方法
飯後和臨睡前,用新的薄棉布包裹一顆丸子,含在口中,慢慢咽下藥汁。
功效
此方名為犀角散,用於治療馬喉痹。馬喉痹是指熱毒之氣積聚於喉嚨,導致腫脹蔓延至頰骨,伴隨輕微發熱、煩躁、滿悶,並頻頻喘氣,故名馬喉痹。對於馬喉痹導致的頰面腫脹,此方亦有效。
犀角屑(半兩),射干(三分),桔梗(三分,去蘆頭),馬蘭根(三分,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川升麻(半兩)
上六味,粗搗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竹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入馬牙硝一錢,攪令勻細,含咽。
菖蒲丸,治咽喉腫痛,語聲不出。
菖蒲(二兩),孔公孽(一兩,細研),木通(二兩,銼),皂莢(一挺,厚實者,去黑皮,塗酥,炙令焦黃色,去子用)
白話文:
藥方
犀牛角屑(半兩),射干(三分),桔梗(三分,去頭部的鬚根),馬蘭根(三分,銼成細末),甘草(半兩,用微火炙烤至微紅色,銼成細末),川升麻(半兩)。
以上六味藥材,粗略地搗碎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加入七片竹葉,煎煮至藥液剩六分,濾去藥渣,加入一錢馬牙硝,攪拌均勻使其細膩,含在口中慢慢咽下。
藥方名稱
菖蒲丸
主治
咽喉腫痛,失音。
藥材
菖蒲(二兩),孔公孽(一兩,細細研磨成粉),木通(二兩,銼成細末),皂莢(一挺,選擇厚實的皂莢,去黑色外皮,塗上豬油,用火烤至焦黃色,去籽使用)。
上四味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煎鬼羽箭湯下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不計時候。
乳香丸,治咽喉生谷賊。夫谷賊者,禾里有短穗而強澀者是也。誤作米而食之,則令喉里腫結不通,致風熱氣衝於喉間,與血氣相搏,則生腫結,如食飲疼痛,妨悶,故謂之喉中生谷賊。不急治之,亦能殺人。宜服此方,立效。
乳香(半兩),硇砂(一分),琥珀(半兩),松脂(半兩)
白話文:
將以上四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好的蜂蜜做成丸子,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服食時,用鬼羽箭煎湯送下二十丸,逐漸增加到三十丸,不限時間服用。
乳香丸,用於治療咽喉生谷賊。所謂谷賊,就是禾田中長出的短穗,質地堅硬而粗糙的穀物。誤將此穀物當成米飯食用,就會導致喉嚨腫脹阻塞,氣血不通,進而引起風熱之氣上衝喉間,與血氣相搏,形成腫塊,出現吞咽疼痛、胸悶等症狀,因此稱為喉中生谷賊。若不及时治疗,也會危及生命。服用此方,效果顯著。
乳香(半兩)、硇砂(一分)、琥珀(半兩)、松脂(半兩)。
上件四味,搗,研為末。化黃蠟和丸,如雞頭實大,常含咽津,以瘥為度。
千兩金丸,治纏喉風,不問陽閉、陰閉。如急病,內外腫塞,輒至不救者,用之能起死。
滁州何村丘永興傳此三方,的有神效。
蚵蚾草(嫩者),豬牙皂角(各半兩),銅青(二兩),大黃(半兩)
上為細末,以白梅肥潤者取肉,爛研一處,搗勻。每兩作一十五丸,每用以新綿裹,口中含化咽津,有頑涎吐出。若病得兩日後,難用。
白話文:
第一方
上列四味藥材,將其搗碎研磨成粉末。用黃蠟將粉末和成丸,丸的大小如雞頭般。常含在口中,讓藥液慢慢化開,直到病症減輕為止。
第二方(千兩金丸)
此方治療纏喉風,無論是陽閉還是陰閉都能治。如果病症急迫,內外腫脹阻塞,眼看就要不治,使用此方可以起死回生。
第三方
此三方皆出自滁州何村丘永興,藥效神奇。
第三方藥材
蚵蚾草(取嫩的部分),豬牙皂角(各半兩),銅青(二兩),大黃(半兩)。
第三方製法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取肥潤的白梅,將其果肉爛研成泥狀,與藥粉混合均勻。每兩藥粉製成十五丸,每服一丸,用新棉花包裹,含在口中,讓藥液化開,並將頑固的痰液吐出。若病症超過兩日,則此方無效。
南星防風散,治風壅,腮頷腫,內生結核,纏喉風等。
南星(半兩,湯洗淨,搗細,薑汁製,焙乾),防風(半兩,生用,不見鐵器),白殭蠶(半兩,焙乾),當歸(二錢,焙乾),天麻(三錢,生用),豬牙皂角(去黑皮,焙乾,三條)
上件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三片,入荊芥少許,同煎至七分,溫服、食後,日進三服。忌發風、毒物。如腫不散者,加透明雄黃三錢,同前藥一道,為末煎服。
立聖膏,治纏喉風。
白話文:
南星防風散
功效: 治療風邪壅塞、腮頷腫脹、內生結核、纏喉風等症狀。
組成:
- 南星(半兩,以水煮洗乾淨,搗碎,用薑汁拌勻,烘乾)
- 防風(半兩,生用,避免接觸鐵器)
- 白殭蠶(半兩,烘乾)
- 當歸(二錢,烘乾)
- 天麻(三錢,生用)
- 豬牙皂角(去黑皮,烘乾,三條)
用法: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一碗水,加入薑片三片和少許荊芥,一起煎煮至七分,溫熱服用,飯後服用,一天服用三次。
忌諱: 忌食發風及有毒的食物。若腫脹不消散,可以加入透明雄黃三錢,與其他藥材一同研磨成粉末煎服。
立聖膏
功效: 治療纏喉風。
齊州半夏(三七粒),巴豆(三七粒)
上將半夏輕捶,每粒分作四片。巴豆剝去心、膜,於銀(銅)石器內,用米醋三碗,文武火熬盡醋為度。用清醋微洗過,研為膏子。每患纏喉風,或喉閉,或癇疾,用一斡耳,以生薑自然汁一茶腳化下。患甚者灌藥,少時自然吐出惡涎,如魚凍相似,立愈。極有神效。
吹喉散,治咽喉腫痛。
朴硝(四兩,別研),甘草末(生,一兩)
上研勻,每用半錢,乾摻喉中。如腫甚者,用竹筒子吹入喉中為佳。
白話文:
齊州半夏與巴豆治療喉風、喉閉、癇疾
藥方:
- 齊州半夏(三七粒),輕輕捶打,每粒分成四片。
- 巴豆(三七粒),剝去內心與外皮,放在銀(或銅)器皿中,加入米醋三碗,用文火或武火熬煮,直到醋全部熬乾。
- 將巴豆用清醋稍微洗過,研磨成膏狀。
用法:
- 患者患有喉風、喉閉或癇疾時,取一粒藥膏,用生薑汁一茶匙化開服用。
- 病情嚴重者,可將藥灌入喉嚨,過一會兒便會自然吐出惡心涎液,如同魚凍狀,病情即可痊癒。療效極佳。
吹喉散:
藥方:
- 朴硝(四兩,單獨研磨),甘草末(生,一兩)
用法:
- 將以上兩種藥材研磨混合,每次取用半錢,乾粉直接撒入喉嚨中。
- 喉嚨腫脹嚴重者,可用竹筒吹入喉嚨,效果更佳。
功效:
- 吹喉散主治咽喉腫痛。
一字散,治喉痹,氣塞不通,欲死者。
雄黃(別研),蠍梢(七枚),白礬(生,研,一錢),藜蘆(一錢),豬牙皂莢(七挺)
上為細末,每用一字許,吹入鼻中,即吐頑涎,立瘥。
佛手散,治纏喉風,神效。
盆硝(一兩,研),白殭蠶(半兩,去絲),青黛(一錢,研),甘草(二錢半,生)
上為細末,以少許摻喉中,如閉甚,以竹管吹入。尋常咽喉間不快亦可用。
白藥子治急喉痹,
白話文:
「一字散」可以治療喉嚨阻塞、呼吸不順暢、快要死亡的症狀。
將雄黃(研磨成粉)、蠍子尾部(七隻)、白礬(生白礬,研磨成粉,一錢)、藜蘆(一錢)、豬牙皂莢(七個)磨成細粉。每次用量約一字大小,吹入鼻腔中,便會吐出黏痰,病症立刻痊癒。
「佛手散」可以治療喉嚨發炎,非常有效。
將盆硝(一兩,研磨成粉)、白殭蠶(半兩,去掉絲)、青黛(一錢,研磨成粉)、甘草(二錢半,生甘草)磨成細粉。取少量藥粉,吹入喉嚨中,如果喉嚨非常阻塞,可以用竹管吹入。平常喉嚨不舒服也可以使用。
「白藥子」可以治療急性喉嚨阻塞。
範觀道方。
青魚膽(新瓦上焙乾,去膜,取末,一錢),蛇蛻皮(去沙土,碗內燒灰,一錢,研令極細),白殭蠶(直者去絲、嘴,新瓦上焙乾,一兩),白礬(鐵銚飛過,留性,一兩),白藥子(新瓦上焙乾,一錢)
上併為細末,再以乳缽和,研令勻,再用半錢吹入咽喉,立愈。若病輕,以多年白鹽梅肉細切,入前項藥,同搗令勻,圓如大雞頭大。每服一丸,含化咽津。如白梅稍乾硬,用熟湯浸令軟,取肉細切用。
白話文:
範觀道方:
藥材:
- 青魚膽:將新鮮的青魚膽放在瓦片上焙乾,去除外膜,研磨成粉末,取一錢。
- 蛇蛻皮:將蛇蛻皮去除沙土,放入碗中燒成灰燼,取一錢,研磨成極細的粉末。
- 白殭蠶:選擇直的、去絲去嘴的白殭蠶,放在瓦片上焙乾,取一兩。
- 白礬:將白礬用鐵銚子飛過,留下其有效成分,取一兩。
- 白藥子:將白藥子放在瓦片上焙乾,取一錢。
製法:
- 將以上所有藥材混合研磨成細末。
- 再用乳缽將藥粉充分研磨,使其均勻。
- 取半錢藥粉,用口吹入咽喉,即可見效。
若病症較輕:
- 將多年陳放的白色鹽梅肉切碎,加入上述藥粉,一同搗碎混合,製成大小如雞頭般大的丸子。
- 每次服一丸,含在口中,使其慢慢溶化,吞下藥汁。
- 若白梅肉過於乾燥硬實,可用熱水浸泡使其軟化,再取肉切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