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事證方後集》~ 卷之十 (2)
卷之十 (2)
1. 氣嘔證治
病者心膈脹滿,氣逆於胸間,食入即嘔,嘔盡卻快,名曰氣嘔。胃者,足陽明,合榮於足。今隨氣上逆,結於胃口,故生嘔病也。
茱萸人參湯,治氣嘔,胸滿,不納食,嘔吐,涯沐頭疼。
吳茱萸(湯洗數次,五兩),人參(三兩)
上為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姜五片,棗三枚,煎七分,去滓,不以時服。
藿香湯,治心下虛滿,飲食不入,時時嘔吐,惙惙短氣,大病將理不復,胃氣無以養,日漸羸弱。
藿香,人參,桂心,桔梗,木香,白朮(各半兩),茯苓(半兩),枇杷葉(十片,去毛),半夏(一兩,湯洗,用薑汁製)
上為銼散,每服五錢,水二盞,入炒薑絲一分,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白話文:
[氣嘔病症與治療]
病患會感到胸口和心口處有飽脹感,氣流逆向往上衝到胸腔,吃東西後就會馬上想嘔吐,但吐完之後會感覺舒服些,這種症狀稱之為「氣嘔」。胃部在中醫學說裡屬於足陽明經,而當氣流逆向往上衝到胃部,導致胃部不適,因此產生嘔吐的症狀。
茱萸人參湯能治療氣嘔、胸悶、無法進食及嘔吐等症狀,甚至連洗頭後頭痛都能緩解。
吳茱萸(先用水煮洗數次,用量約五兩)、人參(約三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約四大錢,加入一杯半的水,放入五片薑和三顆棗子,煮至剩七分水,過濾掉殘渣,隨時可服用。
藿香湯能治療胸口下方有虛滿感,無法正常進食,偶爾會有嘔吐,呼吸短促,大病後調理不當無法恢復,胃部無法得到適當滋養,身體逐漸消瘦。
藿香、人參、桂心、桔梗、木香、白朮(各半兩)、茯苓(半兩)、枇杷葉(十片,需去除絨毛)、半夏(一兩,先用水煮洗,再用薑汁醃製)。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約五錢,加入兩杯水,放入一分炒薑絲,煮至剩七分水,過濾掉殘渣,在飯前服用。
2. 噦逆治法
橘皮竹茹湯,治咳逆嘔噦,胃中虛冷,每一噦至八九聲相連,收氣不回,至於驚人。
橘皮(二兩),人參(一兩),甘草(炙,半兩)
上為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竹茹一小塊,姜五片,棗二個,煎七分,去滓,不以時服。
大藿香散,大治一切心肺、脾胃氣變為萬病,服之皆愈。
盛季文傳於賀方回,云:頃在河朔,因食羊肝,生脾胃泄瀉、膿血,仍發脾氣,嘔吐霍亂,心腹撮痛,時出冷汗,四體厥逆,殆不可忍。邑宰万俟湜懷此藥,煎以進,再服即定。既而求其方,常服尤能和氣進食。
藿香葉(一兩),木香,陳皮(去白),肉豆蔻(麵裹,煨),訶子(煨,去稜),人參(去蘆),大麥糵(炒),高良薑(炒),神麯(炒),白茯苓,甘草(炒),青皮(去瓤,麵炒),厚朴(薑汁製炒。以上各一兩),白乾薑(半兩,炮)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吐逆瀉痢不下食,或嘔酸苦水,翻胃噁心,並用水一盞,煨生薑半塊,拍破同煎,鹽一捻,安盞中,候煎藥及七分,熱呷。
安脾散,治翻胃吐食,及吃食咽酸,日吐黃水,曾經諸方不瘥者,服之神效。
頃者以事至臨安,寓止詹翁店。詹翁年六十餘,苦翻胃,危殆,已治棺在床側。予往別去,其翁已不能言。及再自淮上歸,過其門訪問,此翁已出迎揖,見其顏色極紅潤,甚驚異之。問其所以,乃云:有一川官來歇,得藥數服遂無事。其後授得此方。昨以在建康醫朱機宜新婦,及近日醫圓通觀維那,皆作效,其妙不可具述。詹承宗書。
高良薑(一兩,以百年壁上土二三合敲碎,用水二碗煮乾,薄切成片),草果(麵煨,去殼),南木香,胡椒,白茯苓,白朮,丁香(懷干),人參(去蘆),陳皮(去瓤。已上各半兩),甘草(一兩半,炙)
上同為細末,每服二大錢,空心、食前、米飲,入鹽點服,鹽酒亦得。
半夏圓,治翻胃及不忺飲食。
楊叔子知府傳,甚效。
半夏(湯洗十遍),胡椒
上等分,為細末,薑汁為圓,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圓,薑湯下。
丁香圓,治嘔吐。
無為徐醫。
半夏(七個,湯洗去滑),丁香(十四粒),胡椒(二十一粒)
上同為細末,生薑自然汁圓如大雞頭大。每用一圓,以干棗一枚擘破,去核,入藥在內,以濕紙裹,煨熟,放溫,以米飲湯爛嚼送下。
丁香溫氣湯,治胃寒,嘔吐涎沫,甚妙。
張上舍傳,云其母常服有效。
丁香(一兩),白茯苓(二兩),人參(一兩半,去蘆),黃耆(二兩,去蘆),白朮(一兩半),附子(二兩,炮,去皮、臍),桂心(一兩,去粗皮),高良薑(一兩半),吳茱萸(一兩,湯浸,微炒),半夏(一兩半,沸湯泡十次),甘草(七錢,炙),沉香(少許),訶子(麵煨,去核,三分)
上件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五片,棗二個,煎七分,去滓,不拘時候。
白話文:
【噦逆治療方法】
-
『橘皮竹茹湯』,用於治療咳嗽、噦逆、胃部虛冷的症狀。患者噦逆時會連續發出八九聲,氣息難以收回,令人驚恐。
-
藥材包括:橘皮(二兩)、人參(一兩)、甘草(半兩,需先炙過)。
-
將上述藥材切碎,每次服用時取四錢,加入一盞半的水、一小塊竹茹、五片薑、兩個棗,煮至剩下七分量,濾去渣滓,隨時可服用。
-
『大藿香散』,能夠治療心肺、脾胃氣變所引發的各種疾病,服用後都能痊癒。
-
藥材有:藿香葉(一兩)、木香、陳皮(去白)、肉豆蔻(麵裹,煨)、訶子(煨,去稜)、人參(去蘆)、大麥糵(炒)、高良薑(炒)、神麯(炒)、白茯苓、甘草(炒)、青皮(去瓤,麵炒)、厚朴(薑汁製炒)、白乾薑(炮)。以上藥材各一兩,除了白乾薑只有半兩。
-
將所有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兩錢。若出現嘔吐、腹瀉、不想吃東西、或嘔酸苦水、胃反流噁心的症狀,可用一盞水,加入半塊薑,一同煎煮,最後加一撮鹽,待藥煎至七分熟時,趁熱飲用。
-
『安脾散』,治療胃反流、噁吐食物,以及吞嚥時感到酸澀,每天吐黃水,即使使用過各種方法都未見效的情況,服用此藥會有神奇的效果。
-
藥材包括:高良薑(一兩,需先用水和百年壁上的土煮乾)、草果(麵裹,去殼)、南木香、胡椒、白茯苓、白朮、丁香(懷幹)、人參(去蘆)、陳皮(去瓤)、甘草(一兩半,需先炙)。以上藥材各半兩。
-
將所有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大錢,在空腹或飯前,用米飲加入少許鹽調和後服用,也可以用鹽酒代替。
-
『半夏圓』,治療胃反流及食慾不佳。
-
藥材為:半夏(湯洗十遍)、胡椒。
-
將兩種藥材等量混合,磨成細粉,用薑汁做成像桐子大小的圓形藥丸。每次服用三五十顆,用薑湯送服。
-
『丁香圓』,用於治療嘔吐。
-
藥材包括:半夏(七個,湯洗去滑)、丁香(十四粒)、胡椒(二十一粒)。
-
將所有藥材磨成細粉,用生薑的汁液做成如大雞頭般大的圓形藥丸。每次使用一顆,搭配一個去核的棗,將藥丸放入棗內,用濕紙包裹,烤熟後待溫,用米飲湯吞服。
-
『丁香溫氣湯』,治療胃寒、噦逆、口吐涎沫,效果顯著。
-
藥材包括:丁香(一兩)、白茯苓(二兩)、人參(一兩半,去蘆)、黃耆(二兩,去蘆)、白朮(一兩半)、附子(二兩,炮,去皮、臍)、桂心(一兩,去粗皮)、高良薑(一兩半)、吳茱萸(一兩,湯浸,微炒)、半夏(一兩半,沸湯泡十次)、甘草(七錢,炙)、沉香(少許)、訶子(麵煨,去核,三分)。
-
將所有藥材切碎,每次服用四錢,加入一盞半的水、五片薑、兩個棗,煮至剩下七分量,濾去渣滓,隨時可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