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彥夔

《傳信適用方》~ 卷上 (6)

回本書目錄

卷上 (6)

1. 補益

沉香鹿茸圓

補益下元,滋養真氣,明目駐顏,治諸虛不足,久服大有神效。(曾慶祖傳。)

沉香(一兩),大附子(炮,去皮臍,二兩),鹿茸(燎去毛,酥炙三兩),蓯蓉(洗,酒浸,四兩),菟絲子(洗淨,酒浸,五兩),熟地(淨洗,酒浸,焙乾,六兩)

上件藥六味搗羅為細末,煉蜜為圓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圓,空心食前用溫酒吞下。

愈山人鎮心丹

白話文:

這方藥叫「鎮心丹」,是古代醫師曾慶祖傳下來的。它能補腎壯陽,改善身體虛弱,讓氣色紅潤,眼睛明亮,長期服用效果非常好。

藥方包括沉香、附子、鹿茸、蓯蓉、菟絲子、熟地等六種藥材。將它們全部磨成細粉,用蜂蜜做成丸子,每次服用三到五十顆,空腹時用溫酒吞服。

這個方子主要治療腎虛、陽痿、腰膝痠軟、頭暈目眩、面色蒼白、神疲乏力、四肢冰冷、畏寒怕冷、月經不調、不孕等症狀。

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虛寒的人要慎用,孕婦禁用,服藥期間忌食生冷食物,如有不適要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黃耆(五兩,炙),熟乾地黃(二兩半,洗),五味子(二兩半,去枝梗),柏子仁(二兩半,令研),遠志(二兩半,去心秤),白茯神(五兩,去木),酸棗仁(五兩,去皮,炒秤),硃砂(三兩,別研為衣)

上為細末,煉蜜為圓如梧桐子大,以硃砂為衣。此藥性平涼,無毒,善安鎮神臟,補養心氣。專治驚憂思慮過傷,心氣不足,怔忡盜汗,亂夢失精,卒暴心痛,中風不語,風癇癲狂,客忤不省,悲哭無常,色脫神瘁,飛屍鬼疰,恍惚驚悸,吐血便血,虛勞羸瘦,病後虛煩,不得眠睡,產前安胎,產後補虛,極有大功,種種心疾悉皆主之。

白話文:

配方

  • 黃耆(五兩,炙)
  • 熟地黃(二兩半,洗)
  • 五味子(二兩半,去枝梗)
  • 柏子仁(二兩半,研磨)
  • 遠志(二兩半,去心秤)
  • 白茯神(五兩,去木)
  • 酸棗仁(五兩,去皮,炒秤)
  • 硃砂(三兩,另研磨成粉末備用)

製作方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煉蜜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再用硃砂粉包裹丸子外層。

藥性與功效

此藥性平和,涼潤,無毒,善於安神鎮定心臟,滋補心氣。專門治療因思慮過度、心氣不足而引發的驚悸、盜汗、噩夢、遺精、心痛、中風不語、風癇癲狂、客忤昏迷、悲傷哭泣不止、面色蒼白、精神疲憊、驚恐不安、吐血、便血、虛勞消瘦、病後虛弱、失眠、孕期安胎、產後虛弱等症狀。對各種心臟疾病都有顯著療效。

恍惚驚悸,怔忡不止,煎人參茯神湯下;盜汗不止,參麩湯下;亂夢失精,人參龍骨湯下;卒暴心亂,乳香湯下;肌熱虛煩,麥門冬湯下;吐血,人參湯下;大便下血,當歸地榆湯下;小便尿血,赤茯苓湯下;中風不語,薄荷牛黃湯下;風癇涎潮,防風湯下三十圓;常服,溫酒或人參湯下。此藥神效不可具述,常服安神鎮心,益壽延年。

白話文:

若感到頭昏眼花、心慌心悸、坐立不安,可服用人參茯神湯;若盜汗不止,可服用參麩湯;若夢境混亂、遺精,可服用人參龍骨湯;若突發心慌意亂,可服用乳香湯;若身體燥熱、心神不安,可服用麥門冬湯;若吐血,可服用人參湯;若便血,可服用當歸地榆湯;若小便帶血,可服用赤茯苓湯;若中風失語,可服用薄荷牛黃湯;若風癇症發作、口涎流出,可服用防風湯,每次服用三十丸;這些藥物長期服用,可以用溫酒或人參湯送服。這些藥物功效神奇,難以一一敘述,長期服用可以安神鎮心、益壽延年。

增減定志圓

養心腎,安魂魄,滋元氣,益聰明。凡健忘差謬,夢寐不寧,怔忡恍惚,精神昏眊,並宜服之。

鹿茸(半兩,酥炙),遠志(一兩,去心炒),菖蒲(炒),茯神(炒),酸棗仁(炒),乾地黃(炒),當歸(五味各一兩,炒),人參(炒),白朮(各一兩,炒),麝香(一分,研入)

上為末,煉蜜圓如梧桐子大,硃砂為衣,三十圓人參湯下。

太上混元丹

河車者,天地之先,陰陽之祖,乾坤之橐籥,鉛汞之匡廓,胚渾將兆,九九數足,我則載而成之,故為之河車,《歷驗篇》中名曰混沌皮,蓋亦生天地陰陽之始,為七十二丹之首。高土垂慈,始開端緒,《太上》云:若欲長生,當修所生。人之所生,實滋於此,所以成功靈應非金石草木夜露曉霜之所比倫。

白話文:

增減定志圓是一種滋補心腎,安神益智的丸藥,適合健忘、失眠、心悸等症狀的人服用。它由鹿茸、遠志、菖蒲、茯神、酸棗仁、乾地黃、當歸、人參、白朮和麝香等藥材組成,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外裹硃砂,服用時用人參湯送服。

太上混元丹以河車為主要藥材,河車被視為天地之始、生命之源,具有滋養生命、增強元氣、延年益壽的功效,其功效非其他藥物所能比擬。

修真之士,服之不輟,誠足以還本元。補益之道,真得其真。(韓伯成傳。)

紫河車一具,用少婦首生男子者良,帶子全(用東流水洗斷血脈即止,入無灰酒三升,椒一大合,同入砂石瓷器內,慢火煮,候酒欲盡去火,候冷取出,不用椒,只將河車入大沙盆內,用大木槌研如泥,攤晾裛汁,入藥下項)

沉香(半兩),人參(一兩),白茯苓(二兩),蓯蓉(一兩),乳香(半兩),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入河車攪勻,可圓即圓如梧桐子大,真硃砂為衣,每服四五十圓,空心溫酒下。

白話文:

修煉真氣的人,持續服用此藥,確實可以恢復本源。補益的方法,要真正掌握其精髓。(韓伯成傳。)

取一具紫河車,以少婦第一胎生男的為佳,帶子完整(用東流水洗淨,切斷血脈後停止,加入無灰酒三升,花椒一大合,一同放入砂石製成的瓷器內,慢火煮,待酒將盡時熄火,待涼後取出,不用花椒,只將河車放入大沙盆內,用大木槌研磨成泥狀,攤開晾乾汁液,加入藥材,下項)

沉香(半兩),人參(一兩),白茯苓(二兩),蓯蓉(一兩),乳香(半兩),麝香(少許)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河車攪拌均勻,可以搓成圓形,如梧桐子大小,用真硃砂包裹,每次服用四五十顆,空腹溫酒送服。

十全散

補諸虛不足,養榮衛,三焦五臟六腑沖和清快。

人參(去蘆),白朮,白芍藥,白茯苓,黃耆,大芎,干熟地黃,當歸(去蘆尾),桂(去皮),甘草(炒,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三錢,姜三片,棗二個,擘破,水一盞半,煎八分,不拘時候,去滓溫服。

八味圓問難,但季良傳

或問溫,杲曰:八味圓。李兵部云:久服可為地仙。今老者服之而腹痛,少者服之而發瘡,或小便頻數,或小便結澀,或眼昏,或精滑瀉,其何故哉?杲曰:是八物修事失制度,非方之罪。

白話文:

十全散

功效: 補充各種虛損不足,滋養氣血,使三焦、五臟六腑通暢和諧,精神清爽。

藥材: 人參(去蘆頭)、白朮、白芍、白茯苓、黃耆、川芎、熟地黃、當歸(去蘆頭尾)、桂枝(去皮)、甘草(炒,各等分)

用法: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薑三片、大棗兩個(掰開)加水一盞半煎煮至八分,不拘時間,去渣溫服。

八味圓問難,但季良傳

問答:

問: 為什麼有些人服用八味圓後出現腹痛、長瘡、小便頻數、小便澀滯、眼花、精液滑瀉等症狀?

答: 這不是藥方本身的問題,而是因為藥材的品質或炮製過程出了問題,導致藥性失衡。

今貨地黃以綠礬、豆豉浸蒸,欲其易干也,地黃性本涼,加以礬、豉性冷,此老人所以腹痛;附子多是重三四錢,此是漏籃側子,大熱有毒,此少者所以發瘡;小便頻數,澤瀉生也;小便結澀者,山茱萸不去核也。

今具八味修事如後:地黃生者,去土投水中,浮者為天黃,中者為人黃,沉者為地黃,先將地黃蒸良久,天黃人黃搗汁,取蒸地黃投其汁中,候冷,如此者三,曝乾,以酒浸一宿,蒸,曝乾;山藥,竹刀刮去皮,布巾揩淨,切作片子,向皂角刺上曝乾;茯苓為末,水飛過,掠去筋膜,曝乾;澤瀉,研成塊子,酒浸一宿,略蒸;山茱萸,溫水浸良久,取肉去核,每一斤得肉二兩許;黑附子,緊實重七錢者,銚內以熱灰炮裂,去皮臍;牡丹皮,去心及粗皮,以酒浸三宿;桂,削去外粗皮,不可焙。八味同於石臼中搗為末,不可犯銅氣。

白話文:

現在對於地黃的處理方式如下:使用綠礬和豆豉浸泡蒸煮,目的是使其容易乾燥。地黃本質涼性,加上綠礬和豆豉也屬冷性,這就是為什麼老年人會感到腹部疼痛的原因。附子通常用的是重三四錢的,這是指附子的一種側枝,具有強烈的熱性和毒性,這是為何用量少的人會出現發疹的現象。小便頻繁可能是由於澤瀉的生長特性所致;而小便結澀則可能是因為山茱萸沒有去核所導致的。

現在來製作八味藥物,過程如下:地黃若是生長的,需去除土後投入水中,漂浮的為「天黃」,中間的為「人黃」,沈底的為「地黃」。首先將地黃進行長時間的蒸煮,接著將「天黃」和「人黃」的汁液收集,然後將蒸煮的地黃投入這些汁液中,待冷卻後,此步驟重複三次,再曬乾,然後用酒浸泡一夜,再次蒸煮並曬乾。山藥則是使用竹刀削去皮後,用布巾擦淨,切片,再在皁角刺上曬乾。茯苓則要研磨成粉末,經過水飛過濾,去掉筋膜,再曬乾。澤瀉研磨成塊狀,浸泡在酒中一夜,輕微蒸煮。山茱萸則需用溫水浸泡一段時間,取出果肉,去除核,一斤約可得二兩的果肉。黑附子則選擇緊實重七錢的,放在銚內用熱灰烤裂,再去掉皮和臍部。牡丹皮需去除心和粗皮,並浸泡在酒中三夜。桂則削去外層粗皮,不可用火烘烤。以上八味藥物一起在石臼中研磨成粉末,避免與銅器接觸。

如是修合,服之而仙,復何疑哉?(久服去附子,揀淨五味子代之。)

煎附子法,蜀人王季遠傳

生大附子一個,重九錢以上者,生,去皮臍,切片,槌碎亦得,用水三大碗,入晉棗十枚,生薑切二兩,炭火銀石器煎,別用水一盞,遇沸即以水旋旋點之,點盡水,煎至一大盞為度,取滓,再用水二盞煎至一盞,同前一盞共用沉香磨一錢,青鹽一錢,再煎沸即止,放溫,分作兩次服,服畢以蒸餅壓之,再溫第二服,止用重湯溫,不可再煎也。

酒煎附子四神丹

白話文:

只要按照這個方法調配藥物,服用後就能成仙,還有什麼好懷疑的呢?長期服用可以去掉附子,用乾淨的五味子代替。

治一切虛冷之疾,升降陰陽,順正祛邪,消風冷痰涎,散結伏滯氣,通利關節,破瘀敗凝澀奔沖失經之血,接助真氣,生續脈息,補腎經不足,利膀胱小腸,秘精固氣,定喘止逆,壓煩躁,養胃氣,療五臟虧損,下虛上雍,胸中痰飲,臍腹冷積,奔豚氣衝上下循環攻刺疼痛,脾寒冷汗,中風痿痺,精神昏亂,霍亂吐瀉,手足逆冷,陰毒傷寒,四肢厥逆,形寒惡風,向暗睡臥,乍靜乍亂,婦人產後諸疾,血氣逆潮,迷悶欲絕,赤白帶下,崩漏不止,應久新諸病,未能辨別虛實冷熱證候,用藥未效,悉宜此藥,分勻陰陽氣正,便遂安和。(至不得已,詳證乃服。

白話文:

這藥方能治各種虛寒的病症,調節陰陽氣血,扶正驅邪,消除風寒痰涎,化解積聚的滯氣,疏通關節,破除瘀血,接續真氣,補腎固精,利尿通便,止喘平逆,安神定志,養護胃氣,療治五臟虧損,消除胸中痰飲、腹中冷積,緩解奔豚氣衝疼痛,治療脾寒冷汗、中風痿痺、精神昏亂、霍亂吐瀉、手足逆冷、陰毒傷寒、四肢厥逆、形寒惡風、嗜睡昏沉、神志不定等症狀,以及婦女產後諸疾,血氣逆亂,昏迷欲絕,赤白帶下,崩漏不止等症狀。對於久病新病,難以辨別虛實寒熱證候,用藥無效者,都可以服用此藥,調和陰陽氣血,使身體恢復安和狀態。但若情況特殊,必須仔細辨證後再服用。

水窟雄黃,雌黃,辰砂,透明硫黃

上四物各半斤,並別研,水飛過,滲干,再同研勻,用蜜水相和令潤,緊球作一球,惟緊為妙,次用雞清磨濃墨,塗薄紙作崑崙紙,表裡俱塗,厚塗為妙,裹前藥三重,再以濃墨塗之,候乾,用燒藥合子一個,(無大合子即分作兩處裹盛,)先以牡丹根皮燒煙燻合子,令釅煙氣黑黃色,入所裹藥在內,約留離合子口下及一指,以醋調臘茶作餅子蓋定,與合子口縫平,用赤石脂泥固濟合子,用合蓋子蓋之,令嚴,卻用紙筋鹽泥通裹合子,固濟約厚一寸,放令極干,如有紋,以水再泥補,勿令有縫,候乾,看有縫再補之,入灰泥頂二寸灰,每日卯酉以四兩熟火如裝香法養十四日取出,地面上用醋灰把定,炭五斤圍,一煅於淨室中,不令婦人雞犬孝子見,候火冷取出,丹藥吹去草灰,令淨。

白話文:

以上四種藥物分別是雄黃、雌黃、辰砂、透明硫磺,各半斤。這些藥物要單獨研磨,然後用水洗淨,晾乾後再一起研磨均勻。接著,將蜂蜜水加入,使藥物保持濕潤。將藥物揉成球狀,越緊越好。然後,使用雞蛋清調製濃墨,塗在薄紙上,做成「崑崙紙」,兩面都要塗,塗得越厚越好。接著,用這層紙包裹藥物三層,再以濃墨塗在包裹層上,待乾後,用燒熱的藥物容器包裹,先用牡丹根皮燒製煙霧燻蒸容器,讓煙霧變成深黃色。接著,將包裹好的藥物放入容器內,留下一小段空間,用醋調製的老茶做餅狀覆蓋,與容器口齊平。用赤石脂泥封住容器,再蓋上容器蓋子,確保密閉。接著,用紙筋和鹽泥全麵包裹容器,厚度約一寸,放置至完全乾燥。如有裂紋,再以水泥補上,確保沒有縫隙。等乾後,再補上一寸厚的灰泥頂部。每天卯時和酉時,用四兩熟火按照香薰的方法養十四天後取出。將藥物放在醋灰上固定,周圍放五斤炭,在乾淨的房間裡煅燒,期間不要讓婦女、雞狗和孝子看到。等火熄滅後取出,將草灰吹掉,使藥物乾淨。

(一法,初用炭火燒熱,次加少火燒,令通赤,常約令火五斤以來,漸漸添火氣,小卻添至斤以來,照顧勿令炭厚薄不一,可添至三秤,去火漸令冷,入在地坑內,深一尺已上,用好黃土蓋之,候三日取去,打破合子取藥細研,)研三日如粉,若只如此,便用糯糊圓,即伏火四神丹也,約三十兩末別入下項藥,故曰四神附子煎。

胡椒(末),蓽茇(末。各七兩),真赤石脂(末,三兩),好官桂心(末,六兩),附子(及七錢已上者,炮,去皮臍,取末十二兩,以好法酒一斗熬至三升,然後入附子末為糊,和前藥)

白話文:

首先,用炭火將藥材燒熱,然後慢慢增加火力,直到藥材通體發紅。火力要控制得當,約莫五斤左右,逐漸增加火力,直到一斤左右。注意炭火厚度要均勻,可以添至三秤。之後慢慢減少火力,讓藥材冷卻,放置在地坑中,深度至少一尺,用黃土蓋住,等待三天後取出。將藥材敲碎研磨成細粉,研磨三天,直到像粉末一樣細膩。

如果僅止於此,就可以用糯米糊將藥粉做成丸子,這就是伏火四神丹。大約三十兩的藥末再加入以下藥材,就叫做四神附子煎。

藥材分別是:胡椒粉、蓽茇粉各七兩、真赤石脂粉三兩、好官桂心粉六兩、附子(選擇七錢以上者,炮製去皮臍,取末十二兩,用好酒一斗熬至三升,然後加入附子粉混合成糊狀,再與其他藥材混合)。

上圓如雞頭肉大,留少酒膏,恐藥干。候乾。輕病每服一粒,重病二粒至三粒,米飲湯下,空心食前,溫酒、鹽湯亦得。小兒吐瀉慢驚,研一粒,米飲灌下。如有固冷陳寒,宜常久服餌。如病安愈,不得多服。如覺熱渴,即加木香、桂末一錢,同和服之。趙丞相云:此方得之國醫李安仁,安仁云此藥比之四神丹,尤為有造化也。

神仙養氣丹

補虛養五臟,接氣助真陽。治男子五勞七傷,腎氣冷憊,精耗髓竭,耳鳴目眩,腰膝冷痛,小便頻數,怔忡健忘,神思不樂;婦人血海虛冷,臍腹㽲痛,經脈愆期,赤白帶下,久無子孕,雖孕不成,及治脾胃虛弱,浮腫氣滿,全不思食,腸鳴切痛,大便滑泄;新病差後,氣短力微,真氣不復,形容憔悴,但是虛冷並皆治之。此是煅煉,非火力僭燥既濟心腎之功,速有神效。

白話文:

這是一種叫做“神仙養氣丹”的藥方,藥丸形狀像雞頭肉大小,用少許酒膏包裹,避免藥材乾燥。藥丸製成後,輕病患者每次服用一粒,重病患者每次服用二到三粒,用米湯送服,空腹時飯前服用,溫酒或鹽湯也可以。小兒吐瀉驚厥,研磨一粒,用米湯灌服。如果有久病積寒,可以長期服用此藥。如果病好了,就不要再服用了。如果服用後感到口渴,可以加入木香、桂皮粉末各一錢,一起服用。

據說,這個藥方是趙丞相從國醫李安仁那裡得到的。李安仁說,這種藥比四神丹更神奇。

神仙養氣丹可以補虛養五臟,補充元氣,溫補陽氣。主要用於治療:

  • 男子:五勞七傷、腎虛、陽痿早洩、耳鳴眼花、腰膝冷痛、尿頻、心悸健忘、精神不振等。
  • 婦女:血虛、宮寒、痛經、月經不調、白帶、不孕、脾胃虛弱、水腫、腹脹、食慾不振、腹痛、腹瀉等。
  • 其他:新病痊癒後,氣虛乏力、元氣不足、面色蒼白等。

此藥是經過特殊的煅煉製成,並非用火直接乾燥,能有效補益心腎,效果顯著。

(沈德器傳。)

代赭石(一斤,火煅赤,醋淬十數遍),紫石英,禹餘糧(各半斤,火煅赤,米醋淬數遍),赤石脂(半斤,不須醋淬)

四味研為細末,水飛極細,入坩堝內封口,鹽泥固濟,候乾,用炭三十斤煅,火盡為度,再研細如粉。

天雄(炮製,去皮臍),附子(炮,去皮臍),肉豆蔻(濕麵裹,炮香去面),丁香,沉香,胡椒,破故紙(炒香),乳香(別研入),沒藥(別研入),鍾乳粉(別入已上十味,各一兩。一方去丁香、胡椒,入當歸、血蠍,亦等分)

白話文:

沈德器傳方

藥材:

  • 代赭石(一斤,用火煅燒至紅色,再用醋反覆淬煉十餘次)
  • 紫石英(半斤,用火煅燒至紅色,再用米醋反覆淬煉數次)
  • 禹餘糧(半斤,用火煅燒至紅色,再用米醋反覆淬煉數次)
  • 赤石脂(半斤,不用醋淬煉)

製法:

  1. 將以上四味藥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再用水漂洗至極細,放入坩堝中封口,用鹽泥封固,待其乾燥。
  2. 以三十斤炭火煅燒,待火熄滅後,再將藥粉研磨成細粉。

藥材:

  • 天雄(炮製,去皮和臍)
  • 附子(炮製,去皮和臍)
  • 肉豆蔻(用濕麵包裹,炮製至香氣溢出,再去除麵皮)
  • 丁香
  • 沉香
  • 胡椒
  • 破故紙(炒香)
  • 乳香(單獨研磨)
  • 沒藥(單獨研磨)
  • 鍾乳粉(單獨加入以上十味藥,各一兩。另一種配方則去除丁香、胡椒,加入當歸、血蠍,各等分。)

備註:

  • 上述藥方為沈德器傳方,詳細的炮製方法以及使用劑量,需要根據具體的病症和患者體質進行調整。
  • 此方中,各味藥材均需經過特殊的炮製處理,才能發揮其藥效。

上為細末,和勻,用粽子入少湯研開,搜藥為圓如雞頭肉大,或差小亦可,每服三四粒,虛甚者服一二十粒,空心溫酒、溫湯下。

既濟丹

治諸虛不足,膀胱腎經痼敗,陰陽不交致生多病。凡水欲升而沃心,火欲降而溫腎,如是則坎離既濟,陰陽協和,火不炎而神自清,水不濟而精自固。久服秘精補益,永無膏淋白濁遺精之患,神效非一,難以具述。

辰砂(一兩),附子(六錢以上重四個,生去皮臍,各切下頂,剜空心中,安硃砂在內,以前頂子蓋定,用線扎),木瓜(大者二個,去皮穰,切開頂,入硃砂、附子四個在內,以木瓜元頂子蓋之,線扎定,爛蒸訖,取出附子切作片,焙乾為末,辰砂別研細,木瓜研如膏,若得宣木瓜為妙),鹿茸(二兩,作片,酥炙),當歸(洗,焙,秤一兩),遠志(二兩,去心,焙乾秤),菟絲子(水淘,酒浸,爛研成膏,焙乾為末,秤一兩半),柏子仁(別研,一兩),沉香(一兩),杜仲(去粗皮,一兩半,酒浸一宿),巴戟(去心,秤一兩),肉蓯蓉(切細,酒浸一宿,焙乾,一兩),黃耆(蜜炙,秤一兩),五味子(去皮,秤一兩半),牛膝(去苗,銼,酒浸,干秤一兩),石斛(去苗,酒浸一宿,干,一兩)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混合均勻後,用少許水和成雞頭肉大小的藥丸,或稍小也行。每次服用三到四粒,體虛者可服用一二十粒,空腹時用溫酒或溫水送服。

此方可治療各種虛弱不足、膀胱腎經虧損、陰陽失調引起的各種疾病。水應該上升滋潤心臟,火應該下降溫暖腎臟,如此則坎離相濟,陰陽調和,火不炎上,精神自然清明,水不外泄,精氣自然固守。長期服用可補益精氣,永除遺精、白濁、淋病等困擾,功效無數,難以盡述。

配方:辰砂一兩,附子(去皮臍,切下頂端,挖空內部,放入硃砂,用頂端蓋住,用線綁緊)六錢以上,重四個,木瓜(去皮核,切開頂端,放入硃砂和附子四個,用木瓜頂端蓋住,用線綁緊,蒸熟後取出附子切片,烘乾研磨成粉,辰砂另行研磨成細粉,木瓜研磨成膏狀,最好用宣木瓜)兩個,鹿茸(切片,用酥油炙烤)二兩,當歸(洗淨,烘乾,一兩),遠志(去心,烘乾,二兩),菟絲子(用水淘洗,浸泡在酒中,煮爛研磨成膏,烘乾成粉,一兩半),柏子仁(研磨,一兩),沉香(一兩),杜仲(去粗皮,酒浸泡一晚,一兩半),巴戟(去心,一兩),肉蓯蓉(切細,酒浸泡一晚,烘乾,一兩),黃耆(用蜜炙烤,一兩),五味子(去皮,一兩半),牛膝(去苗,切碎,酒浸泡,烘乾,一兩),石斛(去苗,酒浸泡一晚,烘乾,一兩)。

上件同為細末,用茯神、乾山藥各一兩為細末,酒煮作糊,同木瓜膏及前件藥末搜和為圓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圓,空心米飲下,溫酒或菖蒲鹽湯皆可。

白話文:

以上所述的配方為:

茯神與乾山藥各一兩,研磨成細末。接著,以酒煮至成糊狀,再與木瓜膏以及上述藥末混合調和,做成大小類似梧桐子般的丸狀。每次服用五十個丸,空腹時以米飲送服,亦可用溫酒或是菖蒲鹽湯來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