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信適用方》~ 卷上 (5)
卷上 (5)
1. 治感風中暑
真神仙衛生之妙藥也!功效不可盡述。李武仲傳云:得之洪帥呂殿撰。
柴胡(去蘆頭並土),升麻,乾葛,白芍藥,白朮,防風(去苗),甘草(炙),羌活,獨活,藁本(去),半夏(湯洗七次,薑汁浸),蒼朮(米泔水浸,麩炒),人參(去蘆),藿香(去梗。已上各修事了秤一秤。)
立春已後不加減;立夏已後,一料加柴胡一分,赤茯苓、當歸各半兩;立秋已後減柴胡一分不用,當歸、赤茯苓各半兩,只加麻黃去節半兩,乾薑、炮官桂各一分;立冬已後並無加減。
上件同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大片,棗子二個,煎至一盞,去滓熱服,不拘時候並進二服。如要表散,加白蔥三寸,淡豉三十粒,煎服,衣被蓋覆,汗出而愈。
治初感傷寒頭痛發熱小解五毒散(李武仲傳云:得之王德全二方。)
山茵陳(二兩,去根,焙),麻黃(二兩,去根節),蒼朮(二兩半,米泔浸過一宿,切焙),石膏(半兩,火煅)
上為細末,每服二大錢,熱蔥茶調下。
治傷寒、疫氣羌活散
羌活(一兩,洗,切,焙),防風(洗,切,焙),牡丹皮(洗,切,焙),川芎(洗,切,焙),當歸(去蘆,洗,切,焙),甘草(微炙。五味各半兩)
上為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治三日傷寒(仙授散李仲武傳云:得之陳庭藻。)
蒼朮(四兩,米泔浸一夕,洗淨秤),麻黃(四兩,去節秤),香附子(四兩,去皮毛秤),杏仁(二兩,去皮尖,麩炒,別研),甘草(二兩,生用)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白湯調下,如人行五里間進三服,服訖避風。如一服便有汗,即不必再進。米元暉云:此乃呂先生弟子陸先生方,醫愈翟伯壽六弟子,元道人傳元暉於三茅山。
白話文:
[治療感冒中暑]
這真是神仙般的絕妙藥方!功效實在無法完全描述。據李武仲所傳,此方得自洪帥呂殿撰。
藥材包含:柴胡(去除蘆頭和泥土)、升麻、葛根、白芍藥、白朮、防風(去除莖苗)、炙甘草、羌活、獨活、藁本(去除)、半夏(用湯水洗七次,再用薑汁浸泡)、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再用麩皮炒過)、人參(去除蘆頭)、藿香(去除梗)。以上藥材都處理好後,各自秤取一份。
立春之後,藥方不增減;立夏之後,每份藥材增加柴胡一分,赤茯苓、當歸各半兩;立秋之後,減少柴胡一分不用,當歸、赤茯苓各半兩,只增加麻黃(去除節)半兩,乾薑、炮製過的官桂各一分;立冬之後,藥方不再增減。
將以上藥材一同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杯半,加入生薑三大片,紅棗兩個,煎至剩一杯,去渣趁熱服用,不拘時間,可連續服用兩次。如果想要發汗,可加入蔥白三寸,淡豆豉三十粒,一同煎服,然後蓋上被子,讓身體發汗即可痊癒。
[治療初期感冒傷寒頭痛發熱的小解五毒散](據李武仲所傳,此方得自王德全的兩張方子。)
藥材包含:山茵陳(二兩,去除根部,烘乾)、麻黃(二兩,去除根部和節)、蒼朮(二兩半,用米泔水浸泡一晚,切開烘乾)、石膏(半兩,用火煅燒)。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兩大錢,用熱蔥茶調服。
[治療傷寒、疫病的羌活散]
藥材包含:羌活(一兩,洗淨,切開,烘乾)、防風(洗淨,切開,烘乾)、牡丹皮(洗淨,切開,烘乾)、川芎(洗淨,切開,烘乾)、當歸(去除蘆頭,洗淨,切開,烘乾)、炙甘草(五味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切成散劑,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杯,加入生薑三片,煎至剩八分,去渣溫服,不拘時間。
[治療三日傷寒](仙人傳授的藥方,據李仲武所傳,得自陳庭藻。)
藥材包含:蒼朮(四兩,用米泔水浸泡一晚,洗淨秤重)、麻黃(四兩,去除節後秤重)、香附子(四兩,去除外皮毛後秤重)、杏仁(二兩,去除外皮尖端,用麩皮炒過,另外研磨)、生甘草(二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白開水調服。如果服藥後行走五里路左右就服用三次,服藥後要避開風。如果服用一次就出汗了,就不必再服用。據米元暉說,這是呂先生的弟子陸先生所傳的方子,曾治好翟伯壽的六個弟子,元道人將此方傳給了三茅山的元暉。